“促进职校资源就地转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利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希望各职业院校在‘工匠’培育、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地方链精准对接促进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12月20日,在广元市利州区职校资源就地转化座谈会暨校企合作集中签约仪式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廖煜松说道。
去年以来,广元市利州区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加强新时代“工匠”人才队伍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构建“三大体系”,持续育强新时代川北特色“工匠”人才队伍。
构建多元培育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技工(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多元培养格局,探索建立“工学一体”“校企双制”等协同培育模式,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试行职校优秀高技能人才“选调”机制,促进辖区职校资源就地转化,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目前,已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1个、市级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9个,今年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2万人次,1900余人参加学徒制培养,预计3年内辖区技能人才总量达5万人。
构建特色品牌体系。依托产业结构、文化积淀、传统习俗等,充分挖掘本土技能人才特色品牌,持续育强“川育核工”“水电技师”2个产业工匠品牌,做靓“白花石刻”“广元窑”“云峰剪纸”“女皇蒸凉面”“古法榨油”“川北酿酒”6个非遗技艺文化工匠品牌,形成“2+6”工匠品牌体系。同步优化空间布局,着力建设宝轮“工匠小镇”和兴安汽修、泽天根雕、千佛石刻、利东饮食等4个特色“人才街区”,形成“1+4”空间承载。
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实施以赛促评、以奖代补、重点扶持“三大行动”,配套建立专项支持措施,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人才“人人持证”。创新推行职业能力企业自主评价改革,探索建立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比照认定机制,畅通综合性人才职业发展绿色通道。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重点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不断扩大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比。跟进优秀技能人才的待遇保障,从引进、落户、安居、子女教育等4个方面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从医疗服务、表扬激励、薪酬待遇等3个方面提升荣誉感获得感。(向新宇、杨雅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