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流感、支原体感染、人偏肺病毒

来势汹汹

秦皇岛不少人已中招!

近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全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其中,人偏肺病毒感染逐渐增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人偏肺病毒

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种会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

与流感等传统呼吸道感染病毒相比,人偏肺病毒相对“年轻”,其发现的时间较晚。2001年,荷兰学者首次从未知病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样本中检出该病毒。

虽然发现较晚,但血清学研究表明它已在人类中存在60多年,且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MPV电镜下形态观察(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人偏肺病毒感染症状

和流感相似吗?

发病时,症状与流感相近,但是人偏肺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现为感冒,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流感病毒则会出现高热和全身乏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尚无疫苗!具有传染性!秦皇岛已接诊多例

目前,人偏肺病毒尚无疫苗和特效药物,治疗措施多为对症支持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欢挑小孩、老人下“重手”

人偏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6天,全人群普遍易感,但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1.常见症状:咳嗽、发热、鼻塞和呼吸短促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轻症感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偏肺病毒感染表现为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在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3.重症感染:对以下高危人群,人偏肺病毒可能引发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① 5岁以下儿童:可能导致毛细支气管炎或重症肺炎;

② 老年人:可能诱发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

③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接受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人,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肺部炎症。

因此,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必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烧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人偏肺病毒如何传播?

人偏肺病毒的传播方式与大多数呼吸道病毒相似,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传播;

2.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人偏肺病毒感染者,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如门把手、手机、玩具等),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导致病毒进入体内。

需要注意的是,人偏肺病毒的免疫保护时间较短,这意味着人可能会反复感染。这种病毒对儿童的威胁尤其大,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支原体肺炎同样对儿童威胁极大

最近一个多月

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

当地一些医院的儿童院区爆满

让这么多孩子都中招的

“罪魁祸首”

正是支原体肺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疾控最新发布!

近期支原体检出率

排名第二!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12月23日从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近期,河北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结果显示支原体检出率排第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秦皇岛的医院

也接诊了不少患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原体肺炎

典型症状

儿童支原体肺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咳嗽。

咳嗽有一定特点,初期是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部分症状严重的孩子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

如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项,都需及时就医:

● 持续高热(39℃以上)≥5天或发热≥7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

● 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的其中之一。

● 精神差、头痛、抽搐、频繁呕吐、不能进食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肺炎支原体

目前尚无疫苗!

具有传染性!

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据了解,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

医生提醒,肺炎支原体感染虽然不是传染病,但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避免感染很重要。

警惕!警惕!

大批儿童出现耐药性!

家长不要擅自用药!

专家表示,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对其无效,抗生素滥用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尤其是脏器损害等。

因此孩子发病后不要擅自用药,应由医生诊断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和最佳治疗时间。

如何预防?

  • 好习惯: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 常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通畅;

  • 少聚集:尽量避开人群聚集或者空间密闭的场所;

  • 提高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

公众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最好佩戴口罩

同时做到勤洗手、勤通风

科学消毒等预防措施

可有效降低感染机会

了解更多本地消息关注“易览见闻Plus”官微

责任编辑:刘莲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国家应急广播、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中国疾控中心、河北交通广播、河工新闻网、海报新闻、澎湃新闻、看看新闻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