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患者经常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长期且严重的耳鸣会给患者健康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患者在无明确声源条件下自觉耳中鸣响。

目前大多数耳鸣产生的原因、机制不详,少数耳鸣是大脑对耳部、听觉系统损伤的一种反应。

比如外耳道耵聍栓塞、肿物、异物;中耳各种中耳炎、耳硬化症;内耳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外伤、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等,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低血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抑郁等均可能引起耳鸣。

二、耳鸣伴随症状

(1)听力减退:在耳鸣患者中约有2/3的人群伴有听力下降。

(2)耳闷胀感:患者常常感觉到耳胀、耳闷、耳堵、耳部不舒服。可在耳鸣同侧出现,也可出现在对侧。

(3)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或者伴有恶心呕吐,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眩晕发作前耳鸣会明显加重,但眩晕过后耳鸣则减轻。

(4)抑郁等精神症状:耳鸣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烦和失眠等情况。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耳鸣的影响程度不同。

三、如何预防耳鸣

(1)尽量避免接触噪声:应避免接触过多的噪声,使用耳机时音量也不宜过大。在嘈杂环境下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

(2)鸣天鼓法锻炼:鸣天鼓法锻炼可使耳膜得到震动,能保持听力,有助于预防耳鸣,但是患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患者不适合采用此方法。

(3)戒除掏耳朵的习惯:掏耳朵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造成听力下降。耳部外伤也可引起鼓膜破裂,造成听力损害。

(4)洗澡、洗头时防止水流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先有鼓膜破裂者,水进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5)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擤鼻不当可能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6)避免含有耳毒性、肾毒性药物:如非必要,不要服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阿卡米星等)、抗肿瘤药物(如顺铂、卡铂、氮芥等)。

三、西医治疗耳鸣

(1)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烟酸等)可改善耳内血流;抗凝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可改善耳朵内部的血液循环;神经营养药物(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₁等)可帮助促进神经纤维再生,恢复其传导功能。除此之外,抗痉挛剂、精神安定剂、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局部麻醉剂、类固醇激素等可抑制耳鸣。

(2)耳鸣伺服疗法:原理即通过长期训练,整合患者的神经系统,帮助其对听觉系统的过滤功能进行重建,使中枢兴奋性降低,增加中枢抑制,以此帮助患者适应耳鸣。

(3)高压氧疗法:高压氧疗法主要通过吸取纯氧促使血氧分压升高,改善耳内、外淋巴液循环,从而缓解听觉神经的缺氧状态,促进神经修复。

四、中医治疗耳鸣

(1)蝶腭神经节针刺术:结合西医解剖学及中医穴位疗法,针刺蝶腭神经节以调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的平衡来调整阴阳平衡,唤醒紊乱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信号做出迅速的反应,对失控的自主神经作出相应调整来治疗耳鸣、耳聋。

(2)朱氏头皮针:是一种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疗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3)体针: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诸穴相伍养窍聪耳、息鸣开聋。

(4)耳穴疗法:埋针或用生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5)导引法:“营治城郭”: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做15分钟左右;“鸣天鼓”:鼓膜按摩,两侧各按15~30次,3次/日。

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耳鸣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些疾病的症状。人可以出现生理性耳鸣,当耳鸣超过了生理限度,就成为症状性耳鸣。

大家需要对耳鸣加以重视,及时了解耳鸣发生的原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此外,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耳鸣,远离疾病困扰。

作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方勤

编辑:唐蔚李硕然

审核:姜峰 李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