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办方总结了"上海6000年系列"凸显的上海先民诸多宝贵品质

11月23日那个周六下午,14岁的华东师大附属宝山实验学校的初二学生叶准一有点兴奋,他匆匆赶往文汇讲堂,这是他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第12次参加,但这次的地点是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四楼的上海通志馆。而从松江方向赶来的西南工程学校教师熊明秋提早1小时到达。

和130余名169-7期文汇讲堂的听友一样,他们来听"上海文明探源 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简称"上海6000年")的最后一场"当钱庄庄票和银行支票结算时"。七场演讲在5个场地举办,他们也领略了自己生活的城市的不同风貌,有时尚的张园,有全国网红点徐家汇书院,有坐落在苏河第一湾的闵行华漕赵家村王圻故里,有起步于1932年的上海通志馆,当然还有上海报业大厦43楼科技感极强的融媒创新空间,站在曲面屏前领到优秀提问奖和嘉宾合影的感觉,熊明秋觉得自己也酷酷的。这一次他俩有着特殊的任务,作为少数的全程参与者听众代表与三家主办方代表对话,那个环节的名字颇有哲学味——是结尾也是新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话尾声屏幕展示了"上海6000年"系列场景回顾

上海博物馆:从大克鼎到金字塔之巅的相约,把城市文脉带回家

"上海6000年"系列七讲分考古段和史料段,上海的考古主力是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在对话环节尾声的十位积极分子奖品里,既有大克鼎文创也有正在展出的埃及神庙文创。项目策划之一的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副研究馆员杨烨旻在颁奖时强调,上海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底色之一是国际化,备受关注的埃及文物展是上海博物馆在上海城市文化高度国际化的底色之上进行的文化实践。镇馆之宝大克鼎文创代表传统和本土,埃及展文创代表国际,观众把文创带回家,也是让传统走进了现代,把城市文脉融入了今天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烨旻代表上海博物馆给考古段积极分子颁奖

系列讲座从距今6000年的史前考古作为起点,完整讲述了史前史三千年——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激发了诸多考古爱好者对这段历史的好奇和求知。虽然参加了"512青浦研学"过了把瘾,叶准一还是疑问重重,在对话中向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馆员王建文询问,为何崧泽遗址博物馆里"上海第一稻"的解说会从中国最早稻谷种植地更改为中国较早的耕种稻谷之地。

王建文解释了崧泽遗址和崧泽文化的不同处,崧泽遗址是1957年在上海发现的最早以上海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即崧泽文化。一个遗址可以包含多个考古学文化,崧泽遗址从马家浜文化以来就连续不断有人类在此生活,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春秋战国直至唐宋时期,绵延不绝。由于上海由西向东逐渐成陆的历史过程及冈身特点,上海的最早遗址比如崧泽遗址等都是在上海西部。

崧泽遗址上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是上海地区年代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因此有了上海第一稻、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井等多个"第一"的发现。"上海第一稻"发现是在1960年代,王建文介绍,稻谷有驯化的过程,从野生稻到人工栽培稻,伴随着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定居的过程,生活生产方式有了重大改变,而农业起源研究是目前世界考古学界三大重大课题即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之一。崧泽遗址发现的人工栽培水稻是当时国内比较早的发现,为研究水稻栽培驯化非常重要的材料。196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各地考古新发现,最早驯化的水稻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比如在湖南等地方也有万年水稻发现,以及新近发现的浙江上山水稻,因此解说词也有所修正。

但王建文也特别补充,崧泽遗址上发现的古水稻尽管放到现在年代不算最早,但在当时是非常重大的发现,"崧泽遗址也是入选了二十世纪中国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建文解答

系列讲座期间,恰逢"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这是"何以中国"的第三展,第二展是"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叶准一参观后大为惊叹。他好奇是否还会有"何以中国"的第四展?王建文透露作为"何以中国"的系列特展,下一展将会聚焦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他补充,上海博物馆近几年特展主要围绕"何以中国"与"对话世界"两个主题展开,希冀以此来增进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认识,促进各个文明之间的了解、包容、交流与互动,希望世界变得更好。在七月开馆的上海博物馆东馆"考古·上海"常设馆也展陈了上海七十多年来丰富的考古成果,是了解上海城市历史发展的实物资料,这也是系列讲座研学的方向之一。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盐业的记录从南宋延续至今,开卷有益

包含晚明大儒王圻介绍的第六期是在王圻故里举办,熊明秋很早就去王圻故里展陈馆参观过。她注意到这位晚明先贤、退休后编撰过1100万字的史学大家也编撰过《重修两浙鹾志》,即盐志。她好奇地询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姜复生,南汇很早就能晒盐,像这样的上海支柱产业,在地方志里是怎样记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众代表熊明秋和叶准一

尽管时间有限,姜复生还是简洁而完整地描绘了上海地方志里的盐业那些事,刷新了在场听众对地方志功能的认识。

现存上海第一本志书——南宋绍熙《云间志》中有"煮水成盐,植芦为薪"的记载,说明在当时已形成产业;清代雍正八年所修《分建南汇县志》的卷二《疆土志》、卷八《赋役志》等章节也有盐田、盐场及盐科税赋等相关记录。姜复生解释,以上两部都是综合性志书,另有专门记录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的"专志",王圻所修就属于此类。上海也有盐业专志,还是一部图志,即元代华亭县下砂盐场(地处故南汇县)的盐司陈椿编撰的《熬波图》,用47幅图详细描绘了熬制海盐的全过程,每幅图还配诗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两轮新方志的编修。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上海第一轮新编地方志形成了市志、专志、区县志"一纲三目"的体系。"一纲"市级总志《上海通志》有42个门类,已较古代远为丰富;"三目"中的"上海市专志系列"则包含了110部专志。2010到2021年历经12年编纂完成的上海第二轮新编地方志包括上海市志140部,专志54部,总共约3.21亿字。这194部志书里涵盖了上海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可以说,上海地方志不断扩充的历程就是上海产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地方志记载和印证了千百年来上海产业的腾飞与创新。"如果要查产业资料,到地方志书中查阅非常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复生解答并分享方志第三轮的目标

姜复生娴熟枚举后,又趁热打铁分享了正在谋划的三轮修志,它将关注"专精特新"产业。"因为社会发展非常快,有些行业产生了,可能十年左右就灭失了,不像旧的志书立一个产业持续几百年。所以我们要提前布局,早去实地把资料留下来,为将来修志打好基础。"

叶准一称在历史课上也接触过方志,总觉得比较难啃,但也知道方志很有史料性可以借力。姜复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修志书必须用客观公正的立场,用平实的语言写,某种程度如同班主任,天天板着面孔给你讲课。"为了改变形象,方志也在做一些改变。

姜复生介绍,一是编撰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了5辑,共约30本。二是将志书改编成"简志","融六亿字资料于一身,汇上海五千年文明于一体",便于整体通读,以及按图索骥进一步查阅志书。三是开发"图志",让志书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四是致力于宣传普及,比如自2024年3月8日起每周五晚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一集5分钟的微纪录片《志在上海》。去年成立的"上海方志讲师团"讲述上海不同领域的历史印记和当代新貌。这次联合主办的文汇讲堂系列七讲,也正是方志普及的举措之一。五是研发上海数字方志馆,建设上海方志数据库,并在互动应用中加入AI技术。

"开卷有益,只要去翻看,总会受益。"

文汇报社:做好连接器、整流器、放大器,让优质内容产生更大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办方之一上海博物馆代表杨烨旻和十位考古段听友同框

每次的讲座之后,作为主办方之一也是主要执行操作方的文汇报总是会以多种方式的报道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用户,也收到不同的效果:文汇App上的内容整理、文汇报两个整版的刊发、若干短视频展现,以及与出版社合作的书籍,这一次又多了九次研学。7次讲座,500人次的现场听友,50000人次的线上聆听,45篇客户端报道、33个短视频,200万人次阅读,走入五大场馆,"上海6000年"的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

熊明秋是在2022年下半年的"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线上跨年四讲"时就全程跟随的,看到今年转入"上海6000年"系列,自然生出更强动力。在听了第三讲所聚焦的上海简称申城、华亭、沪渎的文化意蕴后,她读到三国吴末晋初的上海守城英雄袁山松在沪渎边抗敌,后来静安寺(当时叫重玄寺)就修筑在沪渎旁,以示纪念。作为新上海人,她颇为激动;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她将此传播给更多的学生。对话环节,熊明秋请教文汇报社总编辑季颖,文汇报是怎样构筑这些策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办方之一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与十位史料段听友合影

季颖介绍,作为全国人文大报,坚持举办品牌讲座文汇讲堂20年,是想发挥好作为主流媒体的平台作用,"这作用形象比喻就是做好连接器、整流器、放大器"。

连接器,是把优质学术内容和社会大众做连接,也是把专家学者和读者受众做连接,所谓"从大家走向大家",串联文化现场抵达历史深处展望远大前程;整流器,是整合集聚各种优秀文化资源学术资源,通过每年的讲堂形成系列,推荐给读者受众。这几年讲堂内容既覆盖了传统的哲学人文,又有科技的新质生产力、文明起源的考古文化,在全球视野下,连接着上海和全国,十多年来久久为功,连续出版八本主题书;放大器,是指通过新媒介、新技术,比如直播等放大专业的声音自信的力量,让更多感兴趣的受众受到启发,把故事传播得更远。

"所以,今天是结束但又是新的开始。讲堂会在专业度和新鲜度上持续下功夫,也欢迎听众读者不断给讲堂提好的建议。"季颖说的新鲜度既指讲堂内容选择上会更关注新兴业态、新鲜话题,也包含了今后讲堂邀请的主讲嘉宾会有更多"新面孔",比如术业有专攻的网上文章高手,或者某些方面很有研究的新锐。

在4月27日首场开幕式上,季颖曾表示"上海6000年"是文汇报"以文言志、以文聚友"的又一次出发,是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媒体智慧书写文汇答卷,如今曲虽暂终,"更加精彩、更加难忘、更加有价值"的社会责任、传播目标依然如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颁奖给赵永明听友

当史料段的十位积极分子代表赵永明从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手里接过主办方给予的奖品《红色金融》一书,并11人共同合影后,面对面的"上海6000年"系列七讲从从4月开启到11月就此画上句号,但是播在多层级读者观众心里的种子还在发芽开花成长,主持人的话也留在线上线下听友的脑海里:

如果生活在六七千年前,您会和马家浜先民一起,从外地来到这里,筑起"冈身",拓荒建我们的新家园吗?

如果生活在2200年前,您会跟随春申君一同治水吗?在唐宋元时期,您会从青龙港、上海港出海去做贸易吗?

如果穿越到晚明时期,您会参与王圻的修书撰典事业吗?会和董其昌、陈继儒一同在书画中抒怀言志增雅趣吗?

贯古通今是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站在加深建设"五个中心"的新使命台阶上,回望先民和先贤们留下的原创拓荒、民本实践、聪慧变通、开放融合、创新进取,感受流淌在血液中、沉淀为文化基因的诸多精神,我们的步伐也会迈得更加坚实更加自信……

作者:李念

文:李念 图:周文强 林晓彤 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