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体育赛事中的记者采访被怼事件频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今年的各项赛事中,已发生多起类似案例,引发业内广泛讨论。
在2024年世界女子排球俱乐部锦标赛决赛后,浙江电视台《1818黄金眼》的一名记者在混采区向朱婷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质疑朱婷与李盈莹的关系。这一问题挑起了不必要的误会和争议。
朱婷当场愤怒回击,指责该记者“是在挑拨离间”,并希望在场的媒体能够发布她和李盈莹拥抱的画面以正视听。
此事曝光后,众多网友纷纷指责该记者提问失当,有故意引导对立之嫌,并要求《1818黄金眼》节目组向朱婷道歉。然而,截至发稿,该节目组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同样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个别记者的提问也备受诟病。有记者向跳水冠军全红婵提出了一个“练不练三米板”的荒谬问题,让全红婵哭笑不得。
无独有偶,00后游泳冠军潘展乐被知名主持人华少问及如何保持身材时,潘展乐忍不住笑出了声,并调侃道:“怎么会有这种问题?(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身材(当然)就很好啊!”
除此之外,潘展乐还曾一天接受三场直播采访,记者的问题却始终关注在他爱吃啥、吃得怎么样、关注的人多是压力还是动力、奖牌为啥挂在蚊帐上等问题,潘展乐最终直接表示:你们问的还没有弹幕有意思。
这些事件表明,部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出于追逐流量、追踪热点的考虑,提问水平堪忧,不仅未能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让被访者替记者感到尴尬,甚至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媒体从业者应以此为契机,深刻反思自身的报道行为,坚守新闻报道的边界与底线。在追求新闻时效性和热点话题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深度,尊重被访者的感受,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有价值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