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前面一直在讲看图列算式、排队、之间、推迟、读书等等问题,是课本重点、难点,孩子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格外关注。
除了这些有难度的知识之外,还有很多简单知识理解起来不难,但是用起来却容易出错,或者做题摸不着头脑。
这些知识点常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容易被低估,增加出错机会。总结来说,大概有以下17题出错率颇高,赶紧让孩子练练,别再重复出错,争取考个好成绩。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2小,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3,这个数是( )。
分析:比2小的数是0和1,0不可能在十位上,只能是1,那么个位上的数就是3+1=4,所以这个数是14。
2、两个数加数都是5,和是( );被减数与减数相同,差是( )。
分析:这是两个题,孩子以为是前后连贯的题目,导致混乱信息,抓不住重点,影响判断。
这一题考查的是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相加的数叫加数,加得的结果叫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差。
加数都是5,就是5+5=10。被减数与减数相同,就是一个数减掉本身,例如2-2,差是0。
3、下面的图形表示?
分析:这类题型就是带括号加减运算,孩子常常不会思考,计算完一边的得数,草草填上答案,或者因为没看明白怎么做而空着不做。
应该启发孩子用数的分合考虑问题,就知道如何解答。
第一个小题,先算3+5=8,再想8可以分成4和几?是4,那么图形就是4。
第二小题,先算10-6=4,再想9可以分成4和几?是5,那么图形就是5。
第三小题,先算9-5=4,再想几可以分成3和4?或者3和4组成几?是7,那么图形就是7。
4、16里有( )个( ) 和( )个( ) 。
分析:考察的是两位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相关知识,第一个括号要填阿拉伯数字,表示数量,第二个括号要填汉字,表示计数单位,孩子常常分不清该填哪个文字而出错。
16是两位数,十位数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数上的6表示6个一,所以16里有1个十和6个一。
5、( )和( )在11的前面, 12后面的两个数是( )和( ) 。
分析:孩子可能分不清前面和后面导致错误,前面的数是比11小的数,倒着数是10和9,后面的数是比12大的数,正着数是13和14。
6、15后面第4个数是( ),18前面第3个数是( )。
分析:既要分清前后还要知道“第”指代的意义。
15后面的数比15大,要数16、17、18、19,数到19是第4个数。
18前面的数比18小,要数17、16、15,数到15是第3个数。
7、
分析:是之间问题,不包括头和尾。即使是填空题,也要当作大题来做,画图不会出错。画图、数数,是5人。
8、乐乐家的上面有5层,下面有8层,这栋楼一共有( )层。
分析:是求一共,不是之间问题,不要和课本上学的楼层之间搞混,保险起见还是要画图,画图时一定要包括乐乐家,由图数数或者加和计算得到的是14层。
9、小杰看一本故事书,从第4页开始按照顺序看,第一天看了4页,第二天看了5页,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分析:在读书问题时已经详细解答过该题,截图如下。
10、这个队伍一共有( )人 。
分析:是排队问题的典型题型,不要忘记加乐乐,画图数数或加和计算得知一共有13人。
11、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 ) 。
分析:同第二题,考察加法概念,10+5=15。
12、被减数是13,减数是2,差是( )。
分析:同第二题,考察减法概念,13-2=11。
13、涂一涂、比一比。
分析:出错点在于写数字时,不知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掌握的原则是哪个图形在前,对应的数量就在前。
圆形比红心多,圆形涂5个,那么后面的数字比较是5>4。
五边形比红心少,如果五边形涂3个,那么后面的数字比较是3<4。
14、选择题,填序号。
分析:考察减法的概念、两位数的组成。
减数是要减去的数量,选项中第二和第三选项中的“拿走”符合题意。“3”在个位上,是3个一,所以选择第三个选项③。
15、选择题,填序号。
分析:孩子不习惯填序号,导致错误。
添一个珠子,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添在十位上,那么就是20,一种是添在个位上,那么就是11,所以不可能是2,要填序号②,不要误填数字2。
16、选择题,填序号。
分析:孩子容易忽略掉小丽,而选择错误答案。
一共14人玩游戏,也包括小丽1人,找到4人,还剩多少人?列算式14-4-1=9(人)。
17、按要求做一做。
分析:出错点在于左右不分、忽视箭头所指玉米是第7个而不是第1个,还有的题目是要求在某个图形上面划圈或三角形,孩子搞不清上面和下面。
第一小题,要从第7个开始数,找到第10个。
第二小题,右边是第20个的那一端。
第三小题,求一共有多少,包括两头,数12、13、14、15、16,共5个。
写在最后:从过去的检测练习中挑出了容易出错的17个题目,分析了出错点和做题思路,让孩子再次练习,弥补薄弱点,不再出错。孩子有共性也有差异,仅供参考。
我是@凝妈悟语
家有两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读12年后重新出发
分享学科学习、阅读、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