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6年9月,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这次大会上,毛主席代表所有领导致开幕词,不到三千字的开幕词,获得了三十多次的热烈掌声。
尤其是现在人们常说的那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正是出自这篇开幕词。
因为致开幕词是毛主席的任务,而且这篇文章的风格与毛主席的文学风格极其相似。
再加上毛主席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所以大家都默认这篇开幕词出自毛主席之手。
大会休息期间,当代表们纷纷夸赞这篇开幕词写得精彩时,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说了一句:“这篇开幕词不是我写的,是别人写的。”
那么这篇开幕词是谁写的?毛主席又为何不自己写开幕词,其中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将时光倒回到八大之前。
图|中共八大的召开
一、繁忙的筹备工作,开幕词未完成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后,第一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日本人的魔爪,国民党反动派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转眼11年时间已过,在这十一年中,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共产主义革命同样取得伟大胜利,第一个五年规划也进入收尾阶段,中国已经翻开崭新的篇章。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1956年的中共八大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次会议上,由毛主席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总理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报告,邓小平作修改党章的报告。
如此重要的会议,必须由毛主席亲自审阅各个报告的内容。这样一来,毛主席的工作就显得尤为繁忙。
195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七届七中全会一次会议召开。9月8日和9月13日,中共中央七届七中全会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相继召开。
这三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八大作准备工作。
从8月24日开始,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人就陷入了没日没夜的繁忙工作中。对于政治报告,毛主席尤为上心。
刘少奇关于八大政治报告的草稿完成后,立刻送给毛主席审阅。不到一天时间,毛主席就在这个草稿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并将其送给刘少奇修改。
不到五天的时间,刘少奇连夜将修改稿再次送给毛主席检阅。接到稿件后,毛主席连夜阅读。
七个小时后,毛主席召开一次会议,就政治报告的修改稿进行分析,集思广益重新编排。
这时,时间已经来到8月30日,距离会议只剩半个月时间。
30日晚上,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八大会议的预备会议。
图|刘少奇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令陈伯达修改政治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并要求胡乔木将报告尽心缩写。
9月10日,中共八大预备会议召开,毛主席等人继续对政治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可以说自从刘少奇完成政治报告草稿开始,毛主席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上面,接连召开多次会议,有时甚至整夜不睡觉。
虽然政治报告尤为重要,但毛主席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致开幕词。
在此期间,毛主席手写了两份开幕词的草稿,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论怎么修改,毛主席都不满意这两份开幕词。
会议的筹备工作已经耗费毛主席的大部分精力,此时距离中共八大开幕只剩几天时间,还有一大堆工作等着毛主席参与。
这样一来,毛主席就不得不将这份任务交给自己的秘书代劳。
众所周知,毛主席有五个信得过的秘书。除了机要秘书叶子龙和生活秘书江青外,上文提到过的陈伯达、胡乔木,以及后起之秀田家英,都是此次任务的不二人选。
二、大秘书陈伯达
陈伯达1904年出生在福建,祖上曾经出过秀才。只不过因为社会环境问题,到了陈伯达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
好在家里人十分支持陈伯达的学业,这才使得他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
在学习过程中,陈伯达亲眼见到百姓疾苦,原本想加入共产党闹革命。恰逢此时正值国共合作期间,陈伯达在上海担任记者工作,结果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国民党。
加入国民党之初,陈伯达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现状,所以坚定地跟随国民党的脚步。
图|陈伯达
可当大革命失败后,陈延年、陈乔年等共产党相继被害,国民党不再致力于改变中国,反而掀起政治斗争,残害同胞。
陈伯达看清了国民党的真实面目,在白色恐怖笼罩之下,毅然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
只不过这时的上海已经没有陈伯达的容身之地,最后辗转前往莫斯科留学,于1930年回国,从事组织、宣传工作。
这时的陈伯达,还并没有获得毛主席的赏识,甚至还没有见过毛主席本人。他与毛主席的缘分,还要从延安时期的一次辩论说起。
1937年北平沦陷后,陈伯达前往延安工作。在一次座谈会上,陈伯达脱颖而出。
当时的座谈会有两个观点,一方认为孙中山思想属于小资产阶级,另一方认为孙中山思想属于民族资产阶级。
正当两方辩论员争执不休时,陈伯达突然起身说道:“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单一看待,孙中山思想既有小资产阶级性质,又有民族资产阶级性质。”
这番话不仅震惊了所有辩论人员,更吸引前来旁听的毛主席的兴致。这天晚上,毛主席就将陈伯达叫来一同吃饭,二人就文学话题越聊越投机。
这天过后,陈伯达成为中央处秘书,从此跟随在毛主席身边,成为毛主席的大秘书。
在毛主席的所有秘书中,陈伯达是跟随毛主席时间最长的一个,以笔杆子过硬而闻名。
当毛主席的开幕词陷入瓶颈后,第一个就想到了陈伯达。
“你替我写一个开幕词吧,一定要简短精简,而且要包含缺点和优点,不要全是赞美之词。”
“好的主席,我马上就写。”
接到任务后,陈伯达以最好的状态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每个字都经过仔细斟酌后,这才将草稿交给毛主席审阅。
图|毛泽东
可没想到毛主席并不满意这篇开幕词,因为陈伯达的文笔太好了,前面写的词太过优美,这就导致这篇开幕词的铺垫过长,很久都没进入主题。
而且在毛主席看来,这篇开幕词也不够精练。
既然大秘书陈伯达没有完成这个任务,那么毛主席会将这个任务交给,号称共产党内一支笔的胡乔木吗?
三、共产党第一支笔:胡乔木
胡乔木出生于江苏盐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文学和历史,对文史知识充满了兴趣。
18岁那年,胡乔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不久后转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
自从来到北京读书开始,胡乔木就接触到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
1932年,胡乔木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了多次学生、工人运动。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胡乔木前往延安,在中央宣传部工作。这时的他,还没有成为毛主席的秘书。
1939年,胡乔木在《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毛主席知道了队伍中有一个叫做胡乔木的年轻人,文笔不错而且观点一针见血。
两年后,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被取消番号,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态度有了极大转变。
日本侵略者还没有完全清除,国民党又开始阻止我党的发展。这时的毛主席工作更加繁忙,急需一个文笔过硬的年轻人替他分担工作。
毛泽东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人,就是胡乔木。
图|胡乔木
1941年的一个晚上,王若飞找到胡乔木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毛主席钦点你去当他的秘书。”
听到这个消息,胡乔木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可激动过后又有些担心:
“我没当过秘书,而且毛主席的工作那么重要,我怕我当不好呀。”
“毛主席为人亲和,不明白的地方就直接问就好了,而且他非常喜欢年轻人,不用担心,主席都说你能胜任了,你还担心什么。”
就这样,胡乔木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内报到,在毛主席身边担任了23年的秘书工作。
因为研究、编撰过大量党史,所以被党内同志称为共产党内第一支笔。
1950年,美国国务卿为了挑拨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发表声明称中国要将东北、新疆和内蒙古割让给苏联。
这个消息一出,直接将我国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我国立刻与苏联方面联系,商量着同时发出一则针对这个阴谋的声明。
中国发表的文章,由毛主席亲自撰稿。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毛主席将文章的作者署名为胡乔木。
如此重要的国际性质的文章,毛主席能将胡乔木的名字写在上面,可见胡乔木的能力及重要性。
一年之后,胡乔木不顾刚刚做完手术的虚弱身体,短时间内将党史总结为四万多字,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一直以来,毛主席对胡乔木的评价都是:“靠乔木,有饭吃。”
尤其是胡乔木善于简短精简的总结,按理说应该能胜任编写开幕词的任务。
但考虑到胡乔木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而且还有其他工作,所以毛主席将开幕词的任务交给了另一位秘书——田家英。
四、日常秘书田家英
相比于陈伯达和胡乔木来说,田家英的年纪虽小,但文史功底及资历却并不欠缺。
田家英原名叫做曾正昌,四川成都人,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
图|田家英
在田家英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六年过后,他的母亲也撒手人寰。年仅9岁的田家英只能跟着大哥大嫂生活。
但大哥大嫂心疼钱,不论田家英如何哀求,都没有让他继续读书,而是在小药铺里当学徒工。
此后的三四年时间里,田家英一有时间就拿起书本读书,包括《资治通鉴》、《三国志》这样的历史书籍,都是田家英的必读之物。
阅读了众多书籍后,田家英开始不停地向各个杂志发稿,稿费也变得越来越多,逐渐可以依靠稿费维持生活。
此时的田家英终于有了经济能力,曾经被中断的上学梦想再次浮现心头。
1934年,田家英考上县里的中学,继续学习文化知识。
等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田家英随即前往重庆,长途跋涉几千公里。途经武汉、郑州、西安后,最终来到延安。
在延安工作的几年时间里,田家英一直在中央宣传部工作。因为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过文章,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
起初毛主席以为田家英是个大年纪的男子,才会有如此犀利又独到的见解。可当看到田家英本人后,毛主席才知道这是个比胡乔木还要小的年轻人。
尤其是得知田家英喜欢古典文学和历史后,二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1946年,在苏联学习多年的毛岸英回到国内。毛主席考虑到毛岸英从小生活在混乱的环境中,没有在学校中学习太长时间,而后又在苏联生活了几年。
毛主席怕儿子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学,想着请一位教师给毛岸英补补课。年轻又博学的田家英,成为毛岸英老师的不二人选。
1948年中国解放前夕,毛主席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在陈伯达与胡乔木共同推荐下,田家英也成为毛主席身边的秘书。
图|田家英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何处出现的状况,为了更好地听取基层的声音,中央决定设立信访部门,集中解决百姓反映的问题。
但让谁负责这个信访部门却成为一个大难题。
首先这个人要有耐心,要能听取大家的声音。其次这个人还要有能力,能够真正解决出现的问题。
听说这件事后,周总理建议道:“不如让田家英同志负责这件事情吧,我相信他能完成这个任务。”
当听说组织上要将这个任务交给自己后,田家英激动地保证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关于百姓的问题,我一定完美的解决。”
事实证明,田家英确实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展现出自己出色的实力。
五、田家英编撰开幕词
当陈伯达的开幕词被毛主席否定时,已经到了9月中旬。毛主席直接找到田家英,对他说道:“你来替我写一篇开幕词吧,要短要简洁,千万不要太长。”
田家英知道这个任务的重要性,更知道时间紧任务重的事实。自从接到这次任务起,田家英一颗心完全放在开幕词上,写了两天终于完成开幕词的草稿。
幸亏在跟随毛主席的日子里,田家英早就养成了夜间工作的习惯。
9月14日早上四点多,田家英将开幕词的草稿送给毛主席审阅。读完这篇三千字左右的开幕词,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拿出笔在草稿上修改几处。
随后毛主席写信给杨尚昆,让其将修改过的草稿交给各书记修改。
集中了所有意见后,陈伯达、胡乔木和田家英一同完成最后的修改稿,并于下午三点交给毛主席。
看到最后的成稿,毛主席满意地将这张纸折好,放到自己衣服的口袋里:“开幕词的事情终于解决了,我也可以放心了。”
图|田家英
第二天,毛主席早早来到会场,1026位政治代表,以及各民主党派代表相继到场,兄弟国家的党派代表也一一落座。
宋庆龄与黄炎培也受邀参加这次大会,被安排在主席台落座。
下午两点一到,只见毛主席缓缓起身,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开幕词,洪亮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了!这次大会的任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最后一句话结束,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致开幕词过程中,各代表一共响起6次长时间的掌声,可见这篇开幕词带给大家的震撼有多大。
中途休息过程中,毛主席代表们一同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称赞道:
“主席,您的开幕词写得太好了!”
“开幕词既简练又一针见血。”
“最后一句‘骄傲使人落后’说得太对了!”
在大家的固有思想中,毛主席的文学造诣这么深,而且这篇开幕词又充满毛主席的个人风格,一定是毛主席亲自写的。
没想到毛主席却坦诚地说道:“这篇开幕词不是我写的。”
不是毛主席写得?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还不等大家开口询问,毛主席继续说道:“他是我的秘书写的,他叫田家英,是一个年轻人,而且是个少壮派。”
少壮派这个词,毛主席在中共中央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曾经提出过。他将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独自写报告,独自完成工作,没有经过大家多次帮助的人,称为少壮派。
少壮派的本义,是指精力旺盛的年轻人。
而像毛泽东、朱德以及半个刘少奇,被毛泽东戏称为跑龙套的。为什么说半个刘少奇呢?
图|毛泽东
因为刘少奇的政治报告最初是由自己所写,之后的修改稿则凝聚了大家的心血,毛主席为此更是召开多次会议共同商讨。
毛主席将田家英称为少壮派,一方面是因为田家英比较年轻,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幕词主要由田家英独立完成,其余人的修改意见相对较少,更没有经历过多次更改。
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共八大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功劳。
而毛主席能够坦然承认开幕词不是自己所写,更加说明毛主席坦诚、宽广、诚实的高尚人格。
中共八大结束后,中国的发展迎来崭新的篇章,参加中共八大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次大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