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一个中国老兵在编写书籍时意外得知。

自己43年前的一泡尿,竟然送走了一名日军中将。

这名老人叫黄士伟,曾经在抗战时期参与了浙赣战役等多次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那天,已经六十五岁的黄士伟老人,打开了一本名为《川军抗战亲历记》的著作。

当他看到一段历史记载时,黄士伟老人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

“儿啊,你看看这,你给我读一读!”

他连忙把书递给自己的大儿子黄良璠,让他念书上的那段话。

原来上面明确记载了一位名叫黄士伟的副营长,用地雷炸死了当时的一名日本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军抗战亲历记

不管是副营长的身份、名字还是当时的时间,都与黄士伟老人的信息吻合。

最重要的是,这件事确实发生过,一直清晰地刻在黄士伟老人的脑海里。

可为何旧事重提却让黄士伟老人这般悲喜交加?

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投笔从戎少年时

这个故事颇为久远,还要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说起。

1937年7月7日的夜晚,这是令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记的一夜。

日军用一个蹩脚的借口,趁着漆黑的夜色,在卢沟桥对我军发起了猛烈地进攻。

这场“卢沟桥事变”,也就此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沟桥

任何战争都是可怖的,枪林弹雨之下是人的血肉之躯。

斗志昂扬的欢呼同样伴随着痛苦的哀嚎。

可战争除了带来漫天滚滚的硝烟外,还激起了我国无数爱国志士心中熊熊燃起的烈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夜之间,保家卫国的信念让他们满怀着一腔热血,誓要驱除侵略我国的敌军。

当时还不到十七岁的黄士伟就是其中一人。

在得知战事之后,黄士伟的心里便有了其他想法。

黄士伟是重庆荣昌人,家里的长辈一直教导孩子们要有一颗爱国之心。

他的父亲曾在中国同盟会任职,卸任后也一直在关心着时政要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资料图片

黄士伟是家里的独生子,家中长辈一直对他爱护有加,几乎没有让他受过一丝委屈。

当时年满十六岁的黄士伟正在读高三,可卢沟桥事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学校。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日军的侵略恨之入骨。

可作为学生的他们,却只能被老师不断地安抚在学校上课。

在教室上课的黄士伟,坐得端端正正,可心思早就已经不在课本上了。

前线战事紧张,黄士伟听说部队在征兵,这个消息已经让他的心按捺不住了。

作为一名中国人,在祖国需要自己的时候,如何能够坐以待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战争场景

他偷偷地给自己报了名,并成功地入伍了。

可黄士伟心里知道,自己参军没那么容易,最难的就是家里这一关。

他回到家后,将自己要参军的想法讲了出来。

家人在听到后都露出了诧异的目光,他们难以想象十六岁的黄士伟竟然有要参军的想法。

“人家都恨不得躲着打仗,你可倒好,还往上面跑!”

黄士伟的母亲无奈地对儿子说道。

“这是为了祖国打仗,我们都是祖国的一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壁画

黄士伟并没有退缩,在他看来自己现在做的决定是个正确的抉择。

“你是咱家的独苗啊,你有没有为了家里着想啊?”

黄士伟的爷爷奶奶见他心意已决,忍不住流着泪对他说道。

他们是多么的心疼自己的独孙啊,从小呵护着长大,不让他受一点伤。

可现在这个原本要规规矩矩读书的孩子,却选择去战场上“舔刀尖”。

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啊?

黄士伟的父亲在得知儿子的想法后,在一旁一言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壁画

虽然这件事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但黄士伟的决心并没有动摇,他决定从父亲这方面入手。

他挥挥洒洒地写了一封抗日出征的“遗书”,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将“遗书”交给父亲时,他已经做好了迎接雷霆暴雨的准备,也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来看待此事。

可令他惊讶的是,父亲并没有震怒,只是挥笔给他写了一首诗——《勉子出征》。

“天下兴亡皆有责,岂图富贵著春秋。”

黄士伟看到其中这句诗时,他便知道父亲已经同意了自己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炎武名言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在得到父亲的认可时,黄士伟止不住的泪如雨下。

不久后,黄士伟拜别家人,正式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行军之路轻生死

参军的路没有黄士伟想象中的容易。

每天除了特定的训练外,连温饱都是问题。

虽然自己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可家人对自己诸多疼爱,一直也没少了吃穿。

到了部队,黄士伟才真的意识到当兵的不易,这些辛苦是自己远远想不到的。

可看到大家每天这般辛苦,还依旧苦中作乐,脸上时常洋溢着乐观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壁画

黄士伟觉得时间并不难熬,在部队里他认识了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战友,亲如一家。

即使生活环境让大家的习俗和饮食不同。

可因为同样拥有的一颗爱国心,把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前线战争的残酷黄士伟没有感受到,他和众多战友一样,只是每天听着前线传来的消息。

我方胜利了,大家欢呼雀跃,我方失利时,个个垂头丧气。

即使没有参与前线战争,但每个人的心都时刻牵挂着前线的战友们。

黄士伟每天刻苦训练自己,竭尽所能地完成组织交代的每一个任务。

1938年,是黄士伟参军的第二个年头了。

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左)和战友

危险不只是在前线,只要为了保家卫国,敌军随时突击,哪里都有可能是“战场”。

黄士伟当时做得最多的,便是和战友一起潜伏在隐蔽处,进行埋地雷的工作。

这项工作可以说是离危险最近的,因为他们作业的地方都是敌军的必经之地。

距离敌军的位置都很接近,有时刚进行作业不久之后,便会听到敌军的惨叫声。

这样的工作他们做了不少,可谁也不能保证有经验就没有危险。

那是一个傍晚,黄昏已经落幕,山坡上除了鸟鸣便是一片寂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图

黄士伟和战友一起,再次进行埋地雷的工作。

他们勘测了附近的地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不断地观望着四周,看看有没有危险。

他们两人已经多次配合埋地雷的动作,彼此也都很有默契。

“这处是鬼子的必经之地,埋在此处甚好。”

两人商量一番后,便开始了作业。

可刚准备进行工作,黄士伟便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不好,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黄士伟小声地问道另一旁的战友。

“危险!”

可战友还来不及回答他时,便看到一旁的山坡出现了敌军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资料图片

两人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准备紧急撤退。

“啊——”

黄士伟听到战友痛苦地喊叫,战友身上已经中了一枪。

敌军近在咫尺,自己现在逃跑还尚有一丝生机。

可如果带着受伤的战友,那么自己恐怕也会命丧于此。

黄士伟并没有多想,因为在下一刻,他已经在前行了,而战友已经被自己背在了身上。

敌军还在紧追不舍,不断地朝着黄士伟二人开枪,来进行恐吓和试探。

“士伟,你把我放下吧!你快走,不要让我拖累你!”

战友在黄士伟的背上,流着泪水不断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战友图

“胡说什么!”

黄士伟低声呵斥道。

他不知道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似乎已经没有了惧怕,只盼着能够不停地前行。

就这样,黄士伟背着战友整整跑了十几公里。

回头的时候才发现,敌人早就不见了。

黄士伟这才停下脚步,将战友放下后,两人相视一笑。

后来黄士伟写信将此事告知了父亲。

父亲一听大为称赞,立刻又赋诗一首。

“肩扛难友轻生死,不愧吾家千里驹。”

在听到父亲的表扬后,黄士伟并没有骄傲。

他心里知道,自己只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史图

后来战况愈加激烈,黄士伟与家人失联,传到家里的消息几乎都是不好的。

甚至有人说浙赣会战里川军那几个师全军覆没。

在荣昌的黄家人听到后崩溃不已。

有的邻居开始劝黄家人再收养一个义子,可遭到了黄家人的强烈反对。

“这是抗日战争,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战,就算是死了,那也是死得光荣!”

黄父眼含热泪,铿锵有力地说下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图

而实际上,黄士伟不仅没有死,还在部队升了官。

并留下了一件自己人生中最光荣的事迹。

浙赣战役敌将卒

1942年,从军五年的黄士伟已经是第二十三集团军下,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的副营长 。

他的埋雷工作依旧进行,并且成了部队赫赫有名的埋雷高手。

战争的紧张度依旧没有减弱,每个战士都不能放松,需要时刻绷紧了神经。

除了国内的激烈战事,国际上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日军似乎成了一个到处乱窜不消停的作恶分子。

一边在中国作恶,一边又跑去偷袭了珍珠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偷袭珍珠港

美军也不是好惹的,在日军偷袭了珍珠港后,便立刻进行了报复。

即刻出动了十六架轰炸机,开始轰炸东京、名古屋以及其他地方。

轰炸结束后,轰炸机的油箱告急,美军便就地停在了中国沿海的机场。

日军心里直打鼓,十分担心中方会和美军联盟,于是决定击垮浙赣地区的航空要地。

并派出了日军中将酒井直次进行亲自率兵。

酒井直次的恶名在当时已经是如雷贯耳,他在中国做的恶事简直令人发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井直次

他从1937年进入我国东北后,几乎是恶事做尽。

恶人终将会受到上天的谴责,作恶的路就是自己的不归路。

猖狂得意的酒井直次没有意识到,不久后的自己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国家了。

1942年5月,黄士伟时任146师独立工兵第八营的代营长。

他从江西远赴浙江前线加入浙赣会战。

在兰溪之役正式打响的前一天,酒井直次和他的部队从萧山来到了兰溪北部的马涧地区。

此次战争并没有酒井直次想的容易,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我军没有懈怠,依旧顽强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井直次(左)

而日方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武器,伤亡惨重。

5月27日,酒井直次决定不再观战,他要亲自奔赴兰溪前线进行指挥。

同一时间,黄士伟也接到组织的任务,在酒井直次的必经之路进行埋雷作业。

接到命令那一刻,黄士伟便立即行动起来,趁着夜色准备埋雷。

夜晚的兰溪是静谧的,即将迎来六月,已经到处都是蛙声一片。

黄士伟带着工兵,在月色和云层的掩护下,走进了兰溪江。

他们要跨过兰溪江,在对面进行埋雷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雷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严肃的表情,头顶上放置的是装着地雷的竹筐。

兰溪江的水没过他们腰部,一股凉意袭来。

到达地点后,黄士伟立即开始行动起来,指挥着工兵们进行作业。

这时,黄士伟突然想解小手,他看到前方有个三岔路口,便走了过去。

小解结束后,黄士伟突然心中一动,有了新的想法。

这个地方路口多,敌军来了之后肯定会犹豫,不知道走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史图

三岔路口处正好有个高起的山坡,敌军的指挥官必定会到上面进行勘察观望。

想到这里,黄士伟立即进行行动。

他和几名工兵一起,在山坡上投放地雷。

想到敌军在此处的可能性极大,于是便放置了一般大的地雷,多达六十多颗。

这样的地雷,只要体重超过六十五公斤便可引爆。

能上高地进行勘测的指挥官,必定是骑着战马的。

再加上战马的重量,那必然会引爆地雷。

做好一切工作后,黄士伟便带着工兵迅速离开了。

到了28日的清晨,酒井直次骑着战马,带着部队果然来到了此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在让士兵用精密的测雷仪检查一圈后,成功清除了多个地雷。

在三岔路口的时候,酒井直次勒马停了下来。

“稍等,我看看地形。”

他看到那处高坡,便急忙骑马上去了。

在战马刚刚踏上的那一刻,只听见“轰隆”的一声巨响。

功勋伟绩真相迟

黄士伟的地雷铺设的十分准确,就此让日军慌作一团。

酒井直次的战马直接被炸飞,而他的左脚几乎被炸得粉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井直次

随行的军医进行了紧急地救治。

可因为伤势过重,终于还是毙命了。

日军其他将领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为了防止军心所乱,决定将这一消息隐瞒下来。

而当时的黄士伟只是得知了自己所埋设的地雷发挥了作用。

不知道自己炸死的是日军的一名中将。

到了1944年,日军各个部队被打散,黄士伟七年的抗战生涯也结束了。

最令黄士伟感到神奇的是,自己这七年的抗战生涯里,几乎从没有受过伤。

他不知道是自己的幸运,还是家人对自己的日夜祷告。

他很思念自己的家人,决定解甲归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经过长途跋涉,黄士伟终于回到了自己家。

在看到黄士伟的那一刻,全家人都在哭泣。

就连他的父亲也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日军落败。

在四川的黄士伟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

可那个时候,他依旧不知道自己曾经做出了伟大的“功绩”。

后来黄士伟结婚生子,有了四个子女,儿孙满堂的他生活十分惬意。

1984年,日本出版的《中国派遣军》(上卷)传到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派遣军

这才透露出封锁了四十多年的日军中将酒井直次的死亡原因。

并且是日本新式陆军建设后,第一个在战场上死亡的日军中将。

这件事必须要记载在中国的史册里,也是浙赣会战中的一个亮点,是永载史册的卓著功勋。

1985年,已经退休的黄士伟也到了六十五岁的高龄。

他作为曾经参与抗日战争的老兵,受邀参与编写著作《川军抗战亲历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军抗战亲历记

他看到该书编写者,是曾经部队的参谋长吴鹤云,忍不住悲喜交加。

书中明确的写到了自己的职位、名字,以及所做的事迹。

他这才知道是自己炸死了酒井直次。

黄士伟心里大喜又大悲,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喜的是自己曾经做了这般丰功伟绩,悲的是这件功勋整整迟到了四十三年。

随后,他立即写了一首诗——《江城子·黩武穷兵必自焚》。

自己参军七年,也常常在感慨自己没有立下什么特别大的军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这一直是黄士伟的遗憾,可没想到却突然得知,自己曾经做过这般大的功劳。

遗憾和感慨不停地徘徊在黄士伟的心头,这个功劳是不是来得迟了一些。

老天是公平的,功勋虽迟未晚。

当地政府得知消息后,立即对黄士伟进行了表彰,也算圆了黄士伟的梦。

黄士伟的抗日经历有七年,可这七年不仅影响了他一辈子,更是影响了他的儿孙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上过战场的老兵们,在生活中总是与旁人有所不同。

黄士伟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更是对自己的孩子们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早起早睡是最基本的,就连假期几乎也是不能睡懒觉的。

吃饭更是严格,不能有一丝一毫浪费粮食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左一)和战友

严格的作息来源于当时部队的训练,可对食物的要求却有着一个故事。

在梅埂一战时,黄士伟和战友被困在湖里不能行动。

战友身受重伤,黄士伟一边扶持战友,一边奋力让自己精神起来。

他们多次想出去却不能,因为敌军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的巡逻。

黄士伟和战友两人就这么在湖里被困了整整三个昼夜。

不仅时刻躲藏着,还要想办法补充体力。

可是没有什么途径进行食物的补给,两个人又冷又饿。

夜晚的时候,温度骤降,战友几乎已经支撑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黄士伟看到了湖里的菱角,便偷偷摘下,和战友进行充饥,这才逃过了一劫。

从那以后,黄士伟对于粮食便十分珍惜,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亲友做出糟蹋粮食的事情。

黄士伟的爱国情怀也十分浓烈,常常给家里的孩子讲述自己在战争中遇到的事。

孩子们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自然更加地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黄士伟九十岁大寿之时,已经是四世同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

“黄老,您的身体为何这般健朗啊?”

“哈哈哈,这我哪知道啊,许是心情好吧!”

已经是耄耋之年一直有着乐观的心态,不仅待人和善,自己也会给自己找乐趣。

他最喜欢看的电视剧就是《亮剑》,每一集都不落下。

不抽烟不喝酒,不麻烦小辈,儿孙满堂,孩子孝顺,这大概就是最好的老年生活了吧。

2014年10月,黄士伟在家里与世长辞,享年9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士伟儿子和黄士伟照片

烽火连天的岁月已然过去,见证历史的老人终将离世。

可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子孙孙心里永远铭记,历史永远不会忘怀。

如果有一天我们将历史忘记,那就是我们将战场上的亲人残忍抹杀的时候,终将受到严厉的谴责。

如今我们有幸身处和平盛世,你想对曾经的老兵们说些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