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社会近代化的推进,晚清社会的物质生活模式也发生明显的富于时代意义的变化。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悄无声息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社会变迁的力度和深度。

在封建等级社会里,服饰除了蔽体御寒的实际功用外,也是等级身份的外显标志。清朝制度对于皇帝、皇后以及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的服饰规制,均有严格的规定,不容轻易僭越。因而,晚清时期除了武官和学子的冠服接受欧化发生根本性变革外,其余官服迄无变化。

晚清服饰的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民间服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传统的民间服饰,主要以长袍、马褂、马甲、短衫为主,即通常所称的“长袍马褂”。其质料为农家的“家机布”,坚实致密,以蓝、青、灰等深色为主色。

随着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和欧风美雨的浸染,西方服饰及生活方式逐步传入并推行开来。最初的西装是在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少数买办中穿用的,一般市民绝少穿服。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中国留美幼童通过与学监的斗争,开始改服西装,并发生了剪辫之举,揭开了近代社会“剪发易服”运动的序幕。

20世纪初年,由于民主革命思潮和运动的勃兴,在新一代青年学子中,剪辫易服的呼声也日趋高涨。许多进步报刊如《湖北学生界》、《黄帝魂》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号召剪发易服,指斥传统发式服饰"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清王朝采取了各种措施严禁剪发易服的“逆举”,但仍无法阻抑“欧化东渐,翩翩少年多有易装以炫人者”的历史趋向。

普通百姓的服饰,虽然样式无太大变动,但由于洋布、洋纱大量涌入中国内地,平民百姓日常穿用的服饰质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穿服洋布、洋袜也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中国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南北分别以米食、面食为主,佐以各种不同风味的菜肴和酒水,并形成了风味各异的南北菜系。

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传统的饮食结构和惯制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主体,但西式饮食也逐步在通商口岸城市中出现并流传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餐,中国人初称之为"番菜",最早由传教士献艺款客和使节进贡方式传入。西洋饼、葡萄酒等西式名品开始只是在宫廷、王府和权贵之家的宴席上可以见到。

鸦片战争后,西餐开始在一些口岸城市流行。到清末,许多大中城市已出现了以营利为主的“番菜馆”、“面包房”和“咖啡店”,不少中国食店也增设了西餐和“日本料理”。北京在光、宣间,就有醉琼林、裕珍园、得利面包房等30余家西食店;天津、上海、广州、汉口等城市也出现了不少的西式食店。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是物质生活的要素之一。在传统生活方式和生存条件制约下,晚清时代人们的居住大体仍沿袭数千年来的传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方居住以四合院为主,一般人家都四周围墙,形成相对独居的院落。其形式南北稍长,左右对称,中庭开阔,似一矩形。富绅之家则建成多进的四合院,有多至四进五进,几院相连一体者。

窑洞是穷困山区百姓的主要居住形式,以华北、西北为多见。它利用黄土层质地坚硬的自然条件,随山势向阳挖掘成居。如山西隰县“民皆穿土为窑,工费甚者,久者可支百年。……平地亦多垒砖为窑,山木难购,且窑中夏凉冬暖也。"

南方地区河道纵横,住宅一般临河依水,形成宅前、场地和住房的居住格局。邻水面街的房舍多为楼房,以防水浸。

城市居住形式以集合式大院和里弄为多。集合式大院多见于北方城市,由多户集中居住,是四合院的扩大形式。院周围建有二三层外廊式楼房,以砖木结构为多,院内设集中公用的下水口和厕所。这是城市一般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弄,是一种毗连式的木屋,也有砖木结构者,是南方城市市民的典型居住形式。这是四合院房舍的变形,它将门棣改为石库门,前院改为天井,形成三间两厢及其他变体。里弄住宅占地面积省,用材简单,是普通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随着口岸城市的发展和西方侨居人口的增加,西式住宅以其特有的豪华、坚固和风格多样主要出现在晚清城市中,其形式有独院式高级住宅和花园式住宅两类。

独院式住宅于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于各大城市,多为两层小楼,室内有数间卧室及餐厅、厨房、卫生间,并设有火墙、壁炉。花园式住宅一般是洋商、买办、资本家的住宅,庭院宽敞,占地大者百亩,小者也有数亩;装饰豪华,设备齐全,绿荫成林,花卉竞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如翁同龢对买办徐润住宅的描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种“夷气”即西洋风格的花园住宅在大城市中逐步增多,"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

与豪华堂皇的洋商、买办和官绅们的住宅截然不同,大城市中下层贫民都住在棚户区。用几根毛竹为柱,抹泥为墙,破布为门的草棚,以几张苇席弯成半圆形的窝棚的滚地龙,或用毛竹、木桩插入河底为柱,抹泥为墙、铺草为盖的水上阁楼组成棚户区的居住形式。仅居住在上海的棚户居民就有十多万户。

交通工具在晚清时期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但近代化的铁路、汽车、电车和火轮船的引进发展、导致晚清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质的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鸦片战争后不到30年,在各商埠进出口的外国先进的船舶就达到16625艘之多。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开中国轮船运输业的先河。19世纪90年代后,上海、汕头、广州、杭州等大口岸都出现了不少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发展。

从光绪二年(1876年)吴淞铁路始,经过80年代的缓慢起步,近代化的铁路交通已经成为晚清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清朝灭亡前,全国有20 多条铁路干线建成并运行,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畜力加人力的交通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此后,汽车相继在各大城市里出现,成为权贵、富绅和社会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时至宣统元年,上海的汽车已有156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比利时人辛迪加在天津开始敷设有轨电车;三十四年,上海电车公司成立。

虽然,在绝对数量上,传统的人力、畜力车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新式的火车、汽车、电车和轮船,毕竟从质的方面,影响并带动了晚清社会生活在交通方面的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