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5月,是周总理逝世后的第4个月,人们依旧沉浸在悲痛中。这天,邓颖超将侄女周秉德叫到身边,交给她一个陈旧的黑色皮夹,并说:“这是你伯伯贴身携带的,现在送给你留个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周总理没有孩子,但却将周秉德视为自己的亲生女儿,尽心培养,倍加爱护,让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周秉德好奇地接过皮夹子,却在里面发现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大概3英寸左右,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已经泛黄,但依旧保存完好,不难看出,照片的主人对其爱护有加。

照片的正面,一位老人正襟危坐,眼睛里充满了真诚和善良,翻过一面,可以清楚地看见由 周总理书写的四个大字:“爹爹遗像!”

是的,这张照片上的老人,正是周总理的父亲,周贻能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贻能

看着这张泛黄的照片,邓颖超眼睛里满是悲伤,她微微动了动嘴唇,略带哭腔地对周秉德说:“这是总理一生之痛!”

周总理生前极少对家人们谈起自己的父亲,只有在1964年8月,他对亲属的讲话中提到过:“我对父亲是同情的!”

为何周总理会用“同情”这个词?也许看完接下来的故事,你就会明白!

周总理的父亲,名叫周贻能,他是周起魁的第二个儿子,在整个大家族中排行老七。

1890年,17岁的周贻能和哥哥们一起参加县试,考取功名,但遗憾的是,这次他并没有考中秀才。

为了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周起魁把他送到绍兴学习幕业,虽是无奈之举,但也能学到本领,不至于碌碌无为。

1897年,周贻能由父母做主,娶了清江浦万家小姐万十二姑为妻。第二年3月,万氏在驸马巷周家诞下一名男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在万氏临盆之际,曾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一只鸾鸟飞入怀中,颇为神奇。当时,全家人都以为这是吉兆,便给孩子取乳名为大鸾,谱名恩来。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周恩来在年轻时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飞飞”,也有鸾鸟飞于天空的含义。

周恩来出生后不到一年,周贻能的十一弟周贻淦因病去世,不久父亲周起魁也去世了。他们二人的葬礼虽办得体面,但也花了一大笔钱,从那以后,家庭收入就开始变少了。

周贻能为人忠厚,不善应酬。父亲去世后,他也丢掉了官家的工作,来到武汉教书,家里大小的一切事务,都需万氏一人打理。

1907年,操劳过度的万氏不幸去世,当时周贻能在外谋生,养活家里,所以周恩来等几个小孩,便来到八伯父周贻奎家,和伯父伯母一起生活。

少年坎坷的经历,并没有让周恩来对父亲产生埋怨,相反,他知道父亲在外工作不容易,更加发奋学习,并在不久后的将来,加入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总理

我们再说回周贻能,周贻能虽然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平时言语不多,但也是个有主见的人。就拿儿子周恩来参加革命这件事来说,周贻能不但从不阻拦,而且在内心里是非常支持的,只不过从那以后,由于各种原因,父子俩见面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周恩来作为代表,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紧接着11月,南京陷落,武汉成为了政治中心。

这年的12月,周恩来从延安到武汉同蒋介石谈判,随后,又在汉口大石洋行公开挂出八路军办事处的牌子,生活相对稳定下来。

1938年1月,周恩来给父亲周贻能写信,让他到武汉同自己一起生活,父子俩这才有了见面的机会。

可是,战争年代,兵荒马乱,这种看似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1938年8月,日军逼近武汉,情况十分危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周贻能和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在八路军办事处副官长袁超俊的带领下,从武汉撤退到湖南湘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总理

虽然撤退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遇到危险,但在八路军办事处这支革命队伍中,周贻能却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尤其是经常和那些年轻的战士们待在一起,让平时沉默寡言的周贻能开朗了许多。

那些战士都非常喜欢周贻能,亲切地称呼他为周老太爷,觉得他有文化,还非常谦和,没有什么架子,愿意和群众交谈。

就这样,众人在湖南待了一段时间,直到这年的11月,长沙大火,袁超俊又奉命安排撤退。这次,他们要去贵阳。

一路上,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两位老人饱经战争之苦,但始终严于律己,从不提什么要求、意见,甚至还会在中途休息的时候,给战士们讲故事,缓解赶路的疲劳,大家说说笑笑,很快就来到了贵阳。

在贵阳,周贻能和其他家属被安排在青岩,他和当地的百姓相处十分融洽,经常到田里和农民聊天,给他们读报纸,有时候还会教他们识字。

有一次,周贻能听说农民刘月轩得了水肿病,于是他特意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藏青果,治好了刘月轩的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周贻能还会用自己不舍得花的一点积蓄,救济那些贫苦的百姓,让他们暂时渡过难关。

1940年秋天,周贻能又随部队转移,来到了重庆红岩。这次转移,是他最后一次转移,此后,他便再也没有离开过红岩。

在红岩,周贻能住在一座小楼楼下一间很小的房子了,这里公开是八路军办事处,实际上是中共南方局的办事处。

办事处负责为我党筹集经费,转运人员和物资。所以,平时大家的工作是非常繁忙且繁重的。

由于红岩村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里面没有闲杂人员,和外界也有些隔绝。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周贻能很少出门,大多时间都在红岩村内活动。他常常一人看报纸,或者到附近的果园转转,又或者和煮饭的妇女聊聊天,但办事处的人工作都很忙,所以这种机会也是非常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恩来知道父亲在红岩村很寂寞,所以他也找了机会,交代临时在红岩村养病的张颖,让她没事的时候多陪陪自己的父亲。

后来据张颖回忆,周老爷子一点都不怪儿子忙,只是觉得自己老了,不能更多地帮助儿子,对儿子有亏欠。

周贻能是一个识大体的老人,他从不去打扰周恩来的工作。有时候周恩来到红岩村办事,进城时总会问:“你们谁要进城,可以跟着我的车走。”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周贻能都会闭口不言,从没有提出过要搭儿子的车。因为他知道,这种机会有限,想留给其他人。另外,如果自己跟过去,肯定会使儿子分心。

那时候,日军经常会派飞机过来轰炸,办事处也挖好了自己的防空洞,每当防空警报响起时,大家全都躲进防空洞内。

在洞里,周恩来经常挑着马灯继续工作,而他的父亲周贻能,则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静静地看着儿子,从不打扰。虽然他有很多话想对儿子说,但还是憋在了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总理

1942年6月下旬,周恩来因为小肠疝气,住进了医院。大家怕周贻能担心,所以都瞒着他,没有告诉他这个消息。

过了几天,也就是7月5日,周贻能也生病发烧了。邓颖超前去看望老人,可老人十分想念儿子,对邓颖超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我的儿子呢?为什么没有来看我。”

邓颖超为了宽慰老人,不让老人担心,只借口说:“恩来忙,出差了。”

另一边,周贻能生病的消息,大家也不敢告诉周恩来。周恩来虽然住进了医院,但他还是惦记着父亲的生日。

7月6日这天,周恩来对邓颖超说:“我因为手术的原因,没办法赶回去给父亲过生日,如果他愿意等我回来补办,就等我回来,不过据我所知,他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生日总喜欢当天过,儿子在不在身边是次要问题,因此,你还是多将就他一点吧!”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周贻能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邓颖超不得不将父亲生病的消息告诉给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总理和邓颖超

当周恩来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心神不宁,整整两夜没有睡好。7月10日,他还写信给邓颖超,让她好好照顾父亲。

可是,也就在这封信写好的那天,周贻能老人去世了,享年69岁。

对于老人的去世,大家都很悲痛,但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恩来,大家经过商讨一致决定:先隐瞒下来,等周恩来出院后再告知。

可是,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细心的周恩来还是发现了不对劲,当他得知父亲已经去世,整个人险些跌到。他不顾自己病重的身躯,在人们的搀扶下回到办事处,随后大声责问:“老爷子过世这么大的事情,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

这天晚上,周恩来为父亲守灵到天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周总理

在周恩来的心中,他一直觉得对父亲是有亏欠的,没能好好尽孝,甚至连老人最后一眼也没见到。所以,他会对自己的亲人们说:“我对父亲是同情的!”

我想,这种“同情”,既有对父亲一生坎坷经历的不忍,又有对自己没能好好侍奉的自责。但不管怎么样,周总理对父亲的深深的爱,远在天国的老人,会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