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璋

清末民初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的冯国璋,字华符,一作华甫,1859年1月7日(农历1858年十二月初四日)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市西诗经村的一个大户人家,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

北洋武备学堂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培养淮军中下级军事人才创办的,聘有德国军事教官。冯国璋是该学堂第一期学员,各科成绩优秀,得到该学堂总办荫昌和德国教官的赏识。

淮军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的一支汉人军队,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在安庆编成一军,故称“淮军”、又称“淮勇”。淮军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是中国近代化的军队前身。

冯国璋从武备学堂毕业后,进入聂士成军中效力。聂与王孝祺、章高元并称“淮军后起三名将”,时任山西太原镇总兵。1895年12月,袁世凯筹办小站练兵时,招冯国璋及他在武备学堂时的同学王士珍和段祺瑞等人辅佐编练新军。

冯国璋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深入浅出,深受学兵的拥护和爱戴;由于他等对袁世凯的赤心辅佐,使小站练兵的声誉大振,冯国璋也逐步投向袁世凯的怀抱。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期间,冯国璋曾一度率队在直隶与山东交界的德州一带,围追堵截义和团。

1900年秋,袁世凯举行秋操,邀请德国驻胶州湾总督、德国海军上校叶世克一行抵济南观操。时冯国璋发出洪亮的口令,队伍“一举足则万足齐发,一举枪则万枪同声,行若奔涛,立如直木”,总督当面称赞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为“北洋三杰”。

“北洋三杰”中,王士珍被称为“北洋之龙”,段祺瑞被称为“北洋之虎”,冯国璋被称为“北洋之狗”(北洋之犬;本为“北洋之豹”,因过分遵从袁世凯,遂获此戏称)。不过,“北洋之狗”的称呼绝非贬义,而是形容其为人忠诚且善于率兵打仗。

1901年,清廷擢升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冯国璋亦随之赴任。袁世凯到达直隶后,大规模地扩充北洋军,并在保定设立编练北洋常备军的专门机构——军政司,该司分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冯国璋出任教练处总办。北洋军之得名是因为这支部队前后的最高首领李鸿章、袁世凯都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璋

接下来,冯国璋出任清政府中央练兵处军令司副使,同时督办北洋各武备学堂,兼任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和将弁学堂督办,故将来的北洋军阀集团中不少军官都是他的门生、故旧,这为他后来充当直系军阀首领打下了基础。

1906年,冯国璋署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兼任陆军贵胄学堂总办。该学堂是清廷主要为培养满蒙高级军事人才而设立的、并附设王公讲习所,冯国璋利用此机会结识了不少满蒙贵族,并赢得了清王朝的信任。

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光绪帝之弟载沣辅佐其子溥仪登极执政,袁世凯失势;清廷委派冯国璋负责办理日常军务,冯国璋和袁世凯暗通音信、竭力为袁世凯之东山再起创造条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三镇的新军爆发了起义,清政府急忙派陆军大臣荫昌为最高指挥官、率北洋军镇压,同时命冯国璋增援南下。但冯国璋唯袁世凯的密令是听,根本不理会荫昌的指挥。清廷迫于无奈,只得请袁世凯出山、并授袁世凯军政全权。

袁世凯得势后即奏请由冯国璋接替荫昌第一军军统职务,而后令冯国璋攻打汉口和汉阳。汉口和汉阳一举攻下后,正当长江一鼓可渡、武昌垂手可得之时,袁世凯为了借用革命力量迫使清帝退位交权,密令冯国璋“按兵不动”。

冯国璋一时摸不透袁世凯的意图对袁世凯产生怀疑,托人向清廷启奏,请求拨给饷银400万两、独力平定叛乱;清廷准备临朝召见冯国璋时,被袁世凯抢先一步、参了冯国璋一本,差点要了冯的命。随后,段祺瑞抵达汉口,接替冯国璋的职务。冯国璋离汉赴京,改任禁卫军总统,掌握了京畿防务大权。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此前他曾指使冯国璋等15名北洋将领发表了“誓死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的通电,王公贵族都认为他效忠清室。而袁世凯此时正在逼迫清帝退位,此前由于禁卫军的反对,议和条件不能发表。

冯国璋领会袁世凯的意图后,决心助袁一臂之力,召集禁卫军全体官兵,宣布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禁卫军的额数俸饷亦仍维持不变,声言非此不能保全皇室。关键时刻,冯国璋为袁世凯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璋

袁世凯成为民国大总统后,冯国璋出任直隶省都督兼民政长。在接下来的“二次革命”中,黄兴在南京宣布讨袁,冯国璋率军攻入南京,击溃革命党,并在随后出任江苏都督。

江苏在冯国璋统治的几年间,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长进的。冯国璋手握重兵,且据有富庶的江苏省,一时成了国内各省军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袁世凯为笼络冯国璋,特将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介绍给冯国璋为妻。

之后,冯国璋听闻袁氏父子在京策划帝制的消息后,去密电向反对帝制的总统府机要局局长张一麐询问,得到“事出有因”的答复。冯国璋深感受骗,此后与袁世凯的关系逐渐疏远,不肯再为袁世凯卖力。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称帝;12月25日,蔡锷等宣告云南独立,护国讨袁。冯国璋也公开反对帝制,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蔡锷在云南讨袁起义时,西南各省军政要人大都持观望态度。当时的江苏督办冯国璋是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秘书长胡嗣瑷与陈叔通交谊很深。陈叔通通过胡的关系借得冯的“华密”电报本,通电西南各省发动反袁。

各省要人得到“华密”电报都以为冯国璋已作内应,故先后响应,宣告独立,护国运动在各地蓬勃兴起。

1916年3月18日,冯国璋和山东将军靳云鹏、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和湖南将军汤芗铭联合发出署名密电,要求袁世凯必须“迅速取消帝制,以安人心”(“五将军密电”,这里的将军即之前的都督、都军,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领导)。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退位、放弃帝制,6月6日袁世凯忧惧而死。在此过程中,冯国璋起了很大作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总统,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仍兼江苏督军,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

其时,冯国璋时以国家元首的姿态公开接见中外记者,大谈治国方略,一时赢得各界好感。其后,因黎元洪与段祺瑞爆发“府院之争”,冯国璋赴北京调解;在此过程中,他见识了段祺瑞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最后表示无力调解回到南京。经过此事,冯国璋预料到段祺瑞必将对己不利,于是决定集聚实力,迎击段祺瑞的种种挑战,从而伏下了未来的直皖之战。

“府院之争”即是总统和总理之争,所谓府即总统府,“院”指国务院。黎元洪与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后,张勋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撵走黎元洪,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张勋原是清朝的江南提督,统帅江防营驻扎南京。民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队伍顽固地留着发辫,表示效忠于清廷;故张勋这个怪模怪样的军阀为“辫帅”,其部队被称为“辫子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10月10日的《大陆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冯国璋(右)同段祺瑞(左)合影

张勋复辟被段祺瑞所镇压,此后黎元洪辞职,1917年8月1日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非常看不起冯国璋,特别是冯国璋有“钱癖”。当时的冯国璋尽管已经有了无数财富,身集军阀、大地主和大资本家三位一体,但仍然很贪财。

这里有个例子:中南海的鱼是前代皇家所放养,从不曾为人捕捞;冯国璋入主中南海后,派人将鱼一网打尽,命人在市场上高价出售,一时间北京各处都在叫卖“总统鱼”,而所售之款尽入了冯国璋的私人腰包。当时有人写了一个对子嘲讽说:“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东陵伐木”说的是冯国璋做副总统(民间认为类似宰相)期间做的一件事,把老家历代留下的名贵树木全部砍伐,运到天津高价卖出。

继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后,冯国璋和段祺瑞之间的“府院之争”就成了逃不掉的注定;只是黎段的府院之争是因为“一战”,而冯段之争是因为解决南北分裂、统一中国的方式。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后,拒绝拒绝召集国会、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愤而发动护法运动,联络海军总长程壁光及西南军阀于1917年9月在广州建立与北京政府对峙的护法军政府。

临时约法: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原同盟会中部总部的核心人物宋教仁被任命为法制院院长。宋教仁起草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南京)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这是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8月25日,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在1913年3月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党所得议席最多,依规应由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但接下来宋教仁被刺,孙中山以为是袁世凯指使、遂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议员的资格。之后,国会因法定人数不足而休会;1914年1月,袁世凯将国会解散。1914年5月1日,袁世凯版的《中华民国约法》出台、取代了临时约法。

当时,段祺瑞的意见是对南方实行“武力统一”;而代大总统冯国璋的意见是“和平统一”,即保持西南各省军阀割据现状,换取他们对北京中央政权的承认,以保持中国名义上的统一。

两人几番相互的掣肘后,段祺瑞指使亲信王揖唐为首的“安福俱乐部”收买政客,操纵国会选举;而后乘冯国璋继任期已满,按照段祺瑞的部署选举徐世昌为新总统。按照约定,段与冯共同下野,冯国璋离京回到故里河间。

段祺瑞的老家是安徽庐州合肥县的,其控制的军政势力称皖系;冯国璋的军政势力为直系。皖系军阀的政客集团,活动的地点在北京宣武门内安福胡同,故名“安福系”。1918年10月徐世昌上台后,段祺瑞通过安福系继续垂帘听政。

徐世昌曾企图调解直、皖两系矛盾,因此特派人赴河间迎请冯国璋晋京,以疏通冯、段感情。1919年9月,靳云鹏出任国务总理组阁后,冯国璋1919年10月经天津抵达北京。

冯国璋此次进京打着调合直皖两系分裂的旗号,而实际是想通过他的斡旋促进直系内部团结,以对抗皖系。然一切都未能如愿,他于1919年12月2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