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4月的一天,徐海东找到了毛主席汇报上一场战斗的战果,谈话间,徐海东口中提到的一个人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此人是徐海东手下的一员猛将,而这次的战斗,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取得了胜利。

徐海东未曾留意到,一旁的毛主席在倾听的同时,眉头微蹙,过了许久,主席才缓缓开口:

“此人虽勇猛有余,却不堪大用,你要多加留意。”

那么,徐海东手下的这员猛将究竟是谁?毛主席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海东手下的一员猛将

徐海东口中提到的这人,就是他手下的一员猛将张绍东。出身贫寒,自幼在泥土与汗水中摸爬滚打,与那个时代无数底层民众一样,自小受尽了苦楚。

为了生计,他什么都干过,什么苦也吃过,可即便如此,也常常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他人的轻视与欺凌更是家常便饭。

1930年,对于张绍东来说,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这一年,他参加了革命,加入了红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虽然张绍东没读过几年书,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在战场上,他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脑海中仿佛藏有无数妙计,“鬼点子”很多,每当部队陷入危机的境地之时,总能及时提出出奇制胜的策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战斗的号角一吹响,张绍东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线,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勇猛冲锋,就好似他天生就是个战士。

凭借着过硬的军事能力,张绍东在部队中迅速崛起,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连长、营长,乃至团长。

徐海东对他更是青睐有加,视其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张绍东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这份信任,率领部队在多个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绍东担任115师344旅687团团长,而该旅的旅长就是徐海东。

实际上,如果张绍东能一直这样初心不变地继续走下去的话,凭借他的能力以及徐海东的赏识,他势必能晋升到更高的军职,即便他是个后起之秀。

可偏偏,他却选择背离革命,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此人不能重用”

这天,徐海东找到了毛主席汇报上一场战斗的战果,谈话间,徐海东向毛主席推荐了一员猛将,这位猛将便是张绍东。

这次战斗的胜利,离不开张绍东的英勇无畏的冲锋劲头,正当他在滔滔不绝地向毛主席介绍张绍东时,却未曾留意到,一旁毛主席的眉头轻皱。

对于张绍东,毛主席还是有点印象的,他的军事能力和身上的那不服输的劲头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张绍东确实是一位猛将,但正如古语所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人在生活作风问题以及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问题。

过了许久,主席缓缓开口道:“此人虽勇猛有余,却不堪大用,你要多加留意。”

毛主席看人向来是不会错的。那么,张绍东究竟做了什么,引得毛主席会说出这番话呢?

事实上,张绍东的偏离革命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受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影响——115师344旅687团的参谋长兰国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国清是旧军队出身,他身上的那种浓烈的军阀气息,虽现如今身处共产党,但其内心深处,是不满,是厌恶的。

尤其是与之前身处旧军队相比,人民军队就显得规矩众多,于他而言,这些规矩就变成了束缚他的“枷锁”。

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人民军队对战士们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仍要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

每当战斗结束,稍作休整便又要踏上征途,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无尽的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兰国清的影响下,张绍东也渐渐开始对人民军队心生不满。尤其是红军在改变为八路军后,张绍东的心也就愈发开始向国民党靠拢。

当时,红军改变八路军也是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推动国共合作,部队中出现了不理解的声音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不过,张绍东听到后,却是意外地十分“理解”,他表示:“在哪都是一样的打仗,怎么也行,我看,当国民党也挺好。”

张绍东的这番言论,引来了大家的一直声讨,其实,这个时候,张绍东的异心就已经是初见端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打兰国清跟张绍东讲了那番话后,张绍东似乎发现了一个新天地,两人常常私下里去偷偷“打土豪”。

而从中得来的钱,尽数收入了两人的腰包,两人用这些钱一同出入风月场所,吃喝嫖赌,极尽享乐。

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全然忘记了自己在入党时所立下的誓言。

甚至,张绍东还与一名地主的女儿勾勾搭搭、纠缠不清。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再怎么隐瞒也终将有暴露的那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多久,部队便知道了张绍东的种种行径,说到底,张绍东是徐海东手下的,为此,徐海东亲自出面,这才让张绍东得以逃脱责罚,免去了一场风波。

徐海东本就对他青睐有加,以为他只是当下没有转过弯了,如果加以思想教育的话,还是能迷途知返的。

关于张绍东的所作所为,毛主席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此也就有了上文毛主席对徐海东的劝告。

事后,徐海东想了很久,还是决定找到张绍东,同他谈一谈,显然,徐海东明显是低估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徐海东面前,张绍东声泪俱下地说明自己对革命的忠心,不然也不会多次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了。

他表示三人成虎,那些传言是有人故意添油加醋大肆宣扬的,让整件事情的走向变了味儿。

在张绍东的一通表演之下,徐海东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毕竟张绍东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容小觑,部队中有这样一员猛将,也是极为难得。

岂料,徐海东走后,张绍东立刻找到了兰国清,一股脑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国清本就有叛变之意,经张绍东这么一说,他当即决定投靠国民党,去享受荣华富贵!

当然了,他又怎么会忘记张绍东这个“好兄弟”呢!毕竟有他在,两人能合力带走不少人!两人的叛变之心,至此已昭然若揭。

就这样,八路军内,一场密谋叛变行动悄然展开......

张绍东叛变 徐海东被气吐血

在那个革命年代,无数革命志士心中怀揣着家国大义,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可在这之中,也有个别思想薄弱,贪图享乐的意志不坚定者在私欲的驱使下,背叛了革命、背叛了战友,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他们有着大好的前景,有些甚至在军队中身居要职,可却因一己私欲,选择了背叛,张绍东便是其中之一。

在一次战斗中,张绍东与兰国清以勘察地形的名义,带着部分战士离开了军营。

当队伍行至半途,兰国清向张绍东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张绍东微微颔首,随即下令停止前进。

在那一刻,他们终于向众人坦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投奔国民党,话里话外就是希望战士们能跟他们一条战线,跟随他们一起脱离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绍东的煽动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战士被他的言辞所迷惑,决定跟随两人;当然,更多的战士则坚守着对革命的信仰与忠诚,选择了留在部队。

其中,副团长田守瑶与政委吴信泉更是坚决反对张绍东等人的背叛行为,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两人回归队伍。

张绍东与兰国清的背叛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们内心早已萌生的邪念在作祟。面对田守瑶等人的劝说,他们早已铁了心要投靠国民党。

再者,即使是张绍东等人现在幡然醒悟,决心回归部队,也难以抹去他们叛逃的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守尧

张绍东也担心自己的晋升必然会收到阻碍,毕竟这事可不小,这完全是属于叛逃。

最终,张绍东与兰国清仅带了少部分人脱离了队伍,以田守尧为首的大部分战士回到了部队。

得知爱将张绍东率部叛逃的消息后,本就身体欠佳的徐海东气得口吐鲜血,几乎昏厥过去。

这一刻,他终于理解了毛主席对他的提醒与警示,徐海东曾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却唯独没有料到张绍东会背叛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绍东与兰国清的叛逃事件对部队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与影响。为了肃清这一恶劣影响,该团迅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并任命田守尧接任该团团长一职。

关于张绍东与兰国清的结局,流传着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张绍东与兰国清叛变投敌后,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在国民党内所担任的职务也不过是个闲职。

而随着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张绍东的职务仍旧是个保安旅长,而建国后不久,张绍东就被政府逮捕,执行了枪决。

第二种说法是,张绍东与兰国清在解放战争中,被国民党推到了前线充当炮灰,最终死在了我军的炮火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种说法是,张绍东与兰国清叛变后,在投敌的途中不幸遭到了土匪的埋伏,还没等前去国民党报道,就先去阎王爷那报道去了。

无论哪种说法为真,张绍东与兰国清的背叛行为都已永远被钉在了革命的耻辱柱上。

结语

坚定的信仰与忠诚是革命者最宝贵的品质,在革命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诱惑,但真正的革命者应当始终保持对信仰的坚守与对人民的忠诚。

张绍东之所以走上叛变之路,正是因为他缺乏这种坚定的信仰与忠诚,被一时的私欲所蒙蔽,最终背离了革命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者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与强大的内心,在革命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残酷打击,还要面对来自内部的分裂与背叛。

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坚定的意志与强大的内心,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与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在革命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与坚定,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

参考资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人物志.兰国清/张绍东
缅怀徐海东:曾九次负伤 毛泽东称赞“对中国革命有大功”. 人民网
徐海东 出身最苦的大将.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