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已从单纯的贸易领域延伸至科技与资源层面,形成一场全方位的较量。芯片与稀有矿产成为双方博弈的关键着力点,这场对抗冲击着全球供应链,影响深远。

01 芯片之争:美国的 “科技围堵”

自2020年起,美国频繁对中国科技企业挥动芯片出口限制大棒,企图拖住中国高科技产业前进的步伐。在半导体这一现代科技核心领域,美国严禁出售先进设备与关键技术,让中国制造尖端芯片困难重重。近期,美国商务部再度将约140家中国企业列入禁令名单,使局势愈发紧张。

半导体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堪称科技基石。美国的制裁本意是阻碍中国崛起,然而事与愿违。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自救,通过进口设备、全力自研技术,努力实现自给自足。像华为,即便遭遇美国高压制裁,仍推出搭载国产芯片的Mate 70系列手机,彰显顽强创新力。另一方面,美国企业也因出口受限,痛失中国这一重要市场,营收下滑。而且中国半导体企业巧用海外渠道,如在马来西亚完成芯片封装,巧妙避开部分制裁阻碍,展现灵活战略与全球化整合资源的智慧。

02 矿产之争:中国的 “资源反击”

面对美国科技封锁,中国以稀有矿产出口管控有力回击。镓和锗作为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在军事、高科技领域用途广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镓和锗生产国,掌控大部分供应份额。2023 年 12 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其实施出口限制,外界视作精准 “反击拳”。

美国对中国镓和锗依赖极高,约53%的镓与54%的锗源自中国。但美国本土开采、提炼这些矿产成本高昂、技术复杂,相关产业发展龟速。早在2017年美国政府意识到关键矿产重要性,可开采提炼行动至今进展寥寥,如计划建设满足国内80%镓需求的冶炼厂,仍停留在纸面上。

中国出口限制让美国企业阵脚大乱。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若中国全面禁售镓和锗,美国经济将直接受损34亿美元,供应链也会遭受重创。且建立替代供应链耗时久、成本高,美国短期内难以招架。

03 针锋相对:谁能笑到最后?

中美在芯片与稀有矿产上的对抗,实质是国家战略的巅峰对决。美国凭借技术封锁,妄图迟滞中国高科技产业腾飞;中国则用资源管控冲击美国供应链稳定性,展现强大反制实力。这一博弈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对两国影响深远。

从中国视角看,美国制裁成为自主研发 “催化剂”,近年中国在光刻机、芯片设计制造等关键领域屡获突破。如上海微电子公开极紫外光刻设备专利,一旦落地应用,将冲破荷兰 ASML 垄断,瓦解美国芯片制裁策略。

从美国视角看,稀有矿产管控将其产业链脆弱性暴露无遗。虽可发展本土矿产、投资海外供应链补救,但落实耗时漫长。中国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巩固自身优势,抢占市场高地。

04 全球视角:应对新挑战

中美此番较量 “殃及池鱼”,众多国家受牵连。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贸易战引发资源价格波动、科技产品成本攀升,促使各国重视供应链安全。

全球企业与国家须重视多元化供应链构建。在稀有矿产方面,研发替代技术、探索高效环保开采路径,或与资源富国建立长期合作。科技领域要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方能在浪潮中站稳脚跟。

05 结语:博弈中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科技与资源博弈是大国竞争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碰撞。对中国而言,既是压力测试,更是自主创新的东风;对美国来说,则暴露其轻视基础产业的短板。

未来,全球需携手探寻竞争平衡之道,防止冲突恶化。这场博弈清晰表明,科技与资源是国家实力 “硬通货”、战略竞争关键利器。

无论结果如何,全球产业链都得适应 “新常态”,做好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