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陈毅在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上,力挺粟裕,并对谭震林、陈士榘、唐亮、钟期光的工作,作出重要点评……

但凡说到华东野战军,就必须从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聊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11月10日,留在苏、皖两省的新四军部队组成华中野战军。

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6、第7、第8、第9纵队,共4万余人。

1946年1月7日,津浦前线野战军(多为八路军部队)改称山东野战军。

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纵队和第7、第8师,共7万余人。

由于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与陈毅指挥的山东野战军一直是分开作战,两个野战军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曾因丢失两淮,而在华东战场上一度陷于被动。

1946年12月,面对薛岳部25个旅的四路进攻,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首次联合作战,共同组织“宿北战役”。

主席为此专门发来电报:“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我华东部队历经5天战斗,从12月15日战役发起,至19日结束战斗,全歼整编第69师3个半旅共2.1万余人。敌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

此役,我华东部队开创了一次歼敌3个半旅的范例,推动了华东战局的发展,是华东解放区部队第一次组织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宿北战役”在军史上被称为——华东战区的转折点。

1947年1月下旬,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

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刘先胜、张元寿任副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

所属部队整编为12个纵队。

其中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第9、第10纵队,以及新组建的特种兵纵队,共27万人在山东战场作战。

而第11、第12纵队则继续留在苏中、苏北坚持敌后斗争,并分别兼苏中、苏北军区。

1947年2至3月,新组建的华东野战军发起莱芜战役,歼敌5.6万余人,解放博山、淄川等13座县城。

莱芜战役结束后,华野全军在胶济路两侧地区休整。

在此期间,华东野战军前委在淄川大矿地举行扩大会议,根据军委关于继续在内线歼敌的指示,准备迎击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在这次前委扩大会议上,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作了重要报告。

由于当时原山东野战军指战员对粟裕并不熟悉,粟裕作完报告后,陈毅力挺粟裕,向全军隆重介绍副司令员粟裕。

并对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副主任钟期光等人的工作能力,一一进行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讲道——

“让我现在一次搞两个军(莱芜战役敌军兵力),我有信心。如三、四个军在一起,就还要考虑。

战斗愈打愈大,担子也愈担愈重,现在又要加了,这是大家要检讨来加强,根据粟(副)司令的报告为指导原则来检讨。

这次战斗布置与指挥(莱芜战役)及宿北、枣庄之战等,粟(副)司令负主要责任,做的工作最多,最负责任,我们同意他的意见,(他)对于战役胜利贡献最大。

苏中部队对粟(副)司令很熟悉,新四军其他部队、山东部队就不大熟悉。我这里介绍一番,特别山东八路军更不熟悉。

粟(副)司令在大革命是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工农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应党号召当学兵参加南昌暴动,井冈山方志敏参谋长,浙江游击队领袖,抗战为二支队(副)司令,江南指挥部副司令,在江南江北负总责。

反磨擦黄桥天目山,也是负总责,在自卫战斗中,粟(副)司令领导的战略区表现最好,经得起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作风老实,埋头苦干,成就很大。在军事上希望在粟(副)司令的领导下,我们大家一起向他学习。

而今后作战规模将会更大,更需要统一指挥。

野战军的工作,还有谭副政委(谭震林)、陈参谋长(陈士榘)、唐主任(唐亮)、钟副主任(钟期光)。

战略方针及部队工作,我们是一个委员会来决定,交大家做。

谭副政委(谭震林)工人出身,二十八岁当省委书记,福建军区政委、福建游击队领袖,抗战后在三支队六师、二师、华中军区,是多年经过考验的政治领导同志。

陈参谋长(陈士榘)对山东建军,组织部队领导大进军,帮助罗司令(罗炳辉)、黎主席(黎玉)很大。

参谋长是青年知识分长,大革命应召入伍到井冈山,一向做参谋工作。

拿最近来说,从北平执行部(军调部)回来,帮助1纵整理,在南面牵制敌人,部队组织、制度,技战术提高,大家要在陈参谋长领导之下,工作要搞好,还须大家努力。

唐主任(唐亮)是原滨海(军区)政委,干过团政委,师政委,一向未改行的老政工人员。

钟副主任(钟期光)在华中二师八年抗日中积蓄了丰富政工经验,保证强有力政治工作建立起来,保证战斗胜利,成绩也不小。”

本文资料引自——

1947年3月《陈军长在政工大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