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朝鲜战争,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上甘岭战役了。
上甘岭位于朝鲜五圣山南麓,是一个仅有几十户人的小村庄。但在五次战役的拉锯战中,这座村庄已经变成了废墟。论地理位置,上甘岭地区绝对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战略要冲。上甘岭的得失对于我军战场形势并没有任何影响。但在1952年10月到11月的一个多月里,上甘岭却因为中国军队的坚守成为了改变战争进程的转折点之战。
上甘岭地形图
正是因为我们坚强的志愿军先烈坚定不移的在那两座山峰站到了最后,我们今天才能毫无惧色的挺立在国际社会之中。上甘岭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坚韧意志的代名词。
1952年的朝鲜战场,双方各有打算
自1950年6月起,经过了五次战役,中美两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1951年7月在开城,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停战谈判现场
此时双方的态势极为焦灼。在我军第五次战役的英勇攻势下,双方的交战线又推到了三八线附近。美军自此再也没有更大的进展。而我军也从战略进攻转化为巩固防线,大力发展后方后勤和生产以支持前线。
到了1952年下半年,谈判进程过半。但在包括停火休战、交换战俘等问题上依旧没有达成共识。我志愿军在军委的指挥下坚决固守前线阵地防止美军突破,从而在谈判桌上保持势均力敌的谈判筹码。这就是所谓的“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
美国33任总统 杜鲁门
美国方面,1952年11月是新一届总统大选前夕。杜鲁门接班人阿德莱·史蒂文森和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此时正为着最后的选举而赌上一切政治资源。此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已经由李奇微换成克拉克上将,他是杜鲁门总统坚定的支持者。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已经投入超过500亿美元,并且还损失了数万名将士。但两年多来,依旧未能占领朝鲜全境。杜鲁门和背后的民主党都希望在朝鲜战场可以取得一些战略突破。
对美国来说,需要一场盛大的胜利来进行政治表演。
我方主角登场
1952年4月20日,秦基伟将军率领的我志愿军第15军接防中线区域。中线区域包括五圣山、西方山地区。其防御正面宽30公里,纵深约21公里。防区制高点为五圣山,主峰海拔1600米。五圣山地区作为中部防线的高点,可以俯览南方美军的纵深阵地。该防区关键是在五圣山以西10公里的西方山斗流峰,这是卡主平康平原出入口的关隘。突破这里,美军机械化部队就可以在平原上长驱直入。
战役开始前两军态势
而此时的15军防区内,仅有几十个猫耳洞,防御工事也极不完整。秦基伟接手后,立即令全军深挖坑道。
在南面的美军阵地上,他们也在修建一条以杜鲁门老家命名的“密苏里防线”。双方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做土方作业,天天阵地上都是修筑工事的声音。双方阵地最近的地方不过60米。
美军开始仗着自己的工事先进,每天在阵地上耀武扬威。散步、聚餐、打篮球,甚至还有人对着我军士兵放屁。面对敌方如此高傲的气焰,我军展开了“冷枪冷炮运动”,就是要让美国人把头低下来。今年张艺谋父女的电影《狙击手》就是描绘了这一时期我军狙击手的英勇事迹。截止到战争结束,“冷枪冷炮运动”共造成美军伤亡超5.2万人。
电影《狙击手》剧照
15军45师135团,从4月开始接手了上甘岭地区的防务。在“冷枪冷炮”中,135团共击毙敌军3558人。他们驻守的537.7高地甚至被称之为“狙击岭”。
此时15军的布防重点还是在西侧的西方山,毕竟那边隘口可以通行机械化部队,并且平原地区广,有利于美军部队展开。五圣山正是因为山高路险,并且在上甘岭我军还有两个突出部楔入美军阵地。两个突出部正是后来争夺的焦点:597.9和537.7高地。
敌方主角登场
随着艾森豪威尔辞去北约司令职务,李奇微被调往欧洲接替艾森豪威尔。朝鲜战场联军总司令由上将克拉克接任。
联合国军司令 克拉克上将 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克拉克到朝鲜之后,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中将非常开心。范弗利特和艾森豪威尔一起,都是西点军校1915年的校友。曾在诺曼底登陆战中,率领第8团第一批冲上滩头建立滩头阵地。此人军事能力极强,是美军此时在朝鲜战场上的骨干力量。
范弗利特将军
在李奇微时代,范弗利特多次提出比较激进的进攻方案,但都被李奇微否决了。如今新官上任,范弗利特感觉到施展的机会到了。此外,范弗利特到1953年1月就将退役。此时的他更希望在朝鲜战场上再为自己留下一些丰功伟绩。
摊牌行动
1952年中,美军第七师31步兵团团长摩西向师长提出,想要突击597.9高地以逼迫志愿军退出上甘岭地区。这个七师31团就是在长津湖战役中,被我军成建制消灭的“北极熊团”。此时他们已经完成休整补充,又回到了战场前线。
北极熊团团旗
摩西的方案很快就获得了克拉克将军的批准。因为此时的上甘岭地区,双方兵力都十分有限。美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动一次有限规模的突击,从而获得一个相对重要的战果。起到一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
克拉克将此次行动的代号命名为“摊牌行动”。行动计划派遣美第7师和韩第2师各一个营的兵力,以伤亡200人代价拿下597.9和537.7高地。
战役第一阶段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军开始对五圣山地区进行炮击和轰炸。战斗第一阶段开始了。由于此时的战争规模很小,美军不过2个营兵力,我军仅3个连的防御兵力在战场。因此,此时只能称之为战斗。
美军士兵
除了轰炸597.9和537.7高地外,范弗利特还炮击了西侧的391高地、上佳山以及419高地等阵地。这让我军一时之间也无法准确判断敌军的主动目标在哪。以至于后来双方上甘岭激战时,秦基伟将军也不敢将布防在西方山的44师调来五圣山支援。
上甘岭战役中 美军炮兵阵地使用过的炮弹弹壳
14日当天,美军一共向这两个不足600米的山头丢了超过30万发炮弹。这一天的轰炸密度,超越了美军二战时期任何一场战争的投弹量。两座山头上的岩石层都被炸得粉碎,石头粉末堆积在山上足有1尺厚。由此可见,美军对于上甘岭地区的势在必得。
炮击结束,美韩两军两个营开始进攻。
此时驻守两个高地的分别是135团的8连、9连和1连三个连队。以三个连的兵力阻止敌人2个营的十几次进攻。敌人也是铁了心要拿下两个高地。每一次进攻失败后,就再进行一轮炮击,之后继续再攻。
志愿军战士
到了14日夜里,537,7北侧阵地已经全部被敌人占领,597.9阵地也近一半已经丢失。由于不能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秦基伟将军尚未对前线发出任何命令。此时,43师师长崔建功决定,趁夜夺回阵地。
于是43师调集手上所有炮火急袭5分钟,然后部队又冲上去夺回了阵地 。此时正好是14日晚上21时10分。
上甘岭战场 油画
英雄的一天
在这一天的激战中,1连、8连、9连的战士大部分已经牺牲。
在敌人的狂轰乱炸下,1营通往前线的电话线被炸断。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冒死抢修,在最后关头用嘴咬住电话线为营指挥所抢到了15秒通话时间,使战斗命令得以传达。1953年,牛保才被追记特等功,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纪录片中牛保才咬电线的场景
14日夜里,135团7连2排排长孙占元在抢夺阵地的过程中,由于双腿被炸断无法移动。在千钧一发的关头,孙排长拉响炸药与二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战友在他的帮助下夺下火力巢。孙占元在后来追记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孙占元烈士纪念雕像
这一天,志愿军以伤亡550人代价获得歼敌1900多人的巨大战果,还保住了阵地。这直接导致美军“摊牌行动”计划破产。从这一天起,志愿军和美国人的博弈开始了。美军将倾尽全力拿下阵地,我志愿军也将倾尽全力守住每一寸阵地。
战役第二阶段
通过14日的激战,志司看出了美军的企图并立刻向五圣山地区调集火炮支援。秦基伟也特命45师专守五圣山地区。
此后三天,志愿军和美韩联军进行了十分惨烈的拉锯战。白天美韩联军占领高地,夜里我志愿军趁敌人立足未稳再夺回高地。双方伤亡极大,最开始投入的部队早已打完,都纷纷调集更多部队来支援上甘岭的战局。
18日,45师将王牌部队134团8连调往了597.7高地一号坑道,并运输大量物资炮弹进入坑道。为第二天的反攻做准备。
19日傍晚17:30分,我军部署在后方的火箭炮团两个营突然对敌军占领的597.9高地进行了一次洗地攻击。紧接着,所有志愿军火炮朝着高地又炮击10分钟。由于敌方对我的火炮预估不足,导致他们损失惨重。我军立刻组织反击,再一次夺回了597.7高地。
但在全面反击的过程中,0号阵地的进攻发生了意外。负责进攻的6连此时仅剩2人,一时间无法夺下敌人碉堡。此时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请战,他被2营参谋长任命为6连6班班长。黄继光带着6连仅存的2名战士冲向了敌人碉堡。
黄继光烈士
在拔掉最后的一个碉堡时,黄继光身边的战友已经一死一伤,他自己也已身负7处枪伤。在顽强的投出手雷后,敌人碉堡仅损失一侧,另一侧还在顽强扫射。此时的黄继光不顾一切,奋勇一跃用胸口堵住了敌人的枪眼。等大部队夺下碉堡后拖下黄继光的遗体,他背后肌肉已经全部打飞,仅剩下那一根脊梁骨还连接着身躯。
1953年,黄继光同志被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19日夜里,在无数战士的英勇进攻下,537.7阵地也成功收复。
战事发展至此,双方都已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我志愿军45师此时已伤亡过半,秦基伟急调第二梯队的29师三个营兵力到上甘岭补充力量。
战役第三阶段:坑道战
20日,15军就上甘岭战役开了一个军事会议。
15军指挥部研究战场形势 秦基伟(左二)张蕴珏(右二)
由于连续多日的争夺战导致伤亡过重,15军参谋长张蕴珏建议转入坑道作战以躲避白天美军天量炮弹的轰炸。白天钻洞坚守,夜里出洞突袭。将敌人拖住在阵地,慢慢消耗他们。等时机成熟再伺机反攻。
当天,坚守阵地的134团8连将士仅剩16人,连长李宝成带他们一起退入1号坑道。
此外,三兵团继续调集火炮加入,我军参战的大口径火炮已达到133门。司令部下令,让后方继续不断地向坑道运送物资,并且令后方要向阵地补充各类弹药10万发。每天双方都将进行长时间炮战,此阶段的炮弹消耗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李宝成进入的1号坑道,此时已经聚集了80多人。他们来自16个连队,其中有一多半都是伤员。可以这么说,16个连队到这时候就仅剩这80多人了。21日夜,2营指导员来到坑道传达了命令,令李宝成率领8连长期坚守坑道,并在此建设坑道党支部。
597.9高地就是8连的阵地,但最开始的8连在进入坑道前就已经打光了。不过在这道命令之后,所有进入到坑道的战士都将是8连的士兵,他们将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电影《上甘岭》剧照
在597.9高地上,我军8连和敌人进行了残酷的争夺战。白天属于美军,夜晚属于8连。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4天。
美军为了阻止我军从五圣山向坑道的物资通道,命令火炮对之间的1.5公里地带进行炮火封锁。每天从早到晚狂轰乱炸,每天这1500米的路都会被美军火炮翻个好几遍。但即使如此,我志愿军依旧无时无刻不坚持向前方坑道运送物资。
电影《上甘岭》剧照 卫生员为战士唱《我的祖国》
在此期间,由于坑道内缺乏淡水。15军后勤部组织后方准备了6万多斤的苹果想要送进坑道。45师师部下令,送上去一篓苹果记二等功一次。最后无数战士冒死运送,但终究没有一篓苹果成功送达。到坑道中的,仅有半个被炮弹炸碎的苹果。整个坑道战期间,运输人员损失就有1716人,占总体伤亡的15%。
24日夜,秦基伟派出自己的军部警卫连亲自上前线运送物资。警卫连一共90人,最终抵达坑道的仅25人。全军上下万众一心,向美军展现出我军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意志。
没有人可以从我军手上夺走一寸土地。
特功8连的坚持
25日,美军率先命令第7师撤下597.9高地,换由韩第2师换防。
韩军密集地使用硫磺弹、毒气弹对坑道内的我军士兵进行反人道攻击。8连坚守的1号坑道一度只剩下碗口大的通气孔。与此同时,美军还加大了炮火封锁力度,彻底堵死了我军往坑道运送物资的道路。
8连战士只能依靠自己强大的意志力继续坚持作战。
在没有水和任何补给的情况下,8连士兵一度只能依靠轮流收集战士的尿液补充水分。此间,还有很多伤员由于闷热和有菌的环境导致伤口感染流脓。坑道中,弥漫着战士腐烂的伤口散发的味道。一天两天...一个两个...8连士兵一个个倒下,但剩下的人依旧在战斗。
大反攻
10月30日,这是15军军部确定的反攻日子。
从26日起,45师组织了3个营的兵力和所有机关人员,冒着敌人的轰炸全力运送战略物资。他们的目标就是给所有的火炮增加2~3倍的弹药量。
28、29日,我炮兵部队精确打击了韩第2师的炮兵阵地,逼退了美军的一个炮兵阵地。
30日晚上22点,所有火炮一起射向597.9高地。
我军先是打了5分钟的急袭,随后向敌方阵地进行炮火延伸。按照惯例,此时我军将组织部队大规模冲锋反击。韩军赶紧钻出掩体,准备和我军搏杀。但没想到的是,我军随即又进行了10分钟炮火急袭。与此同时,15军火箭炮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齐射阵地。
此时的韩军阵地已经一片火海,无数韩军士兵在这个回马枪下被直接结果了性命。我军轰炸结束,再次炮火延伸,响起了冲锋号。敌人再次钻出掩体,准备迎战。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我军又是一个假动作。24门喀秋莎又来了一波齐放,所有炮火再次锁定阵地来了第二击回马枪。
“怒吼”中的喀秋莎火箭炮
此时的韩军阵地上所有的防御工事基本都被摧毁,从主阵地到后面的预备队集结地早已尸横遍野。炮火足足打了近半个小时。
22点25分,反击部队和坑道内的士兵同时出击。到了31日凌晨3时,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进攻我军再次夺回所有阵地。
第四阶段:决战时刻
在我军浴血奋战夺回了阵地之后,韩2师在31日白天再一次组织反扑。这一次,双方激战7个小时,终于还是没有夺回我军阵地。
此时的范弗利特很是恼火。之前坑道战时期美军以为我军早已败退,在国内早已开始散播胜利的新闻。消息一出,对于民主党选情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提升作用。但志愿军的反扑,彻底粉碎了范弗利特的宣传目的。
朝鲜战争中的韩军士兵
为了挽回声誉和脸面,范弗利特急调韩9师30团加入战斗。
30团在9月的白马山战斗中,成功抵住志愿军38军的疯狂进攻。如今打急了眼的范弗利特希望这支部队能再次创造奇迹。11月1日,30团在美国300门重炮20万发炮弹的压制下发起冲锋。然而整整一天,30团不仅没有拿下阵地反而被志愿军夺回了部分阵地。
范弗利特定了定神,决定排出最后的王牌——美187空降团。
187空降团由美国82空降师505团改组而成。这支部队在二战中,先后参加过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等重大战役,并担当重要角色。而在这里,范弗利特派了整整一个营的兵力,希望他们可以复制二战时期的胜利。
美82空降师
眼看敌人越来越多,我军11月1日夜里第3兵团12军31师91团也抵达上甘岭前线随时加入战斗。11月2日,187团向两高地发起了进攻。91团利用“添油战术”和“小兵群战法”给美国王牌部队好好上了一课。
我军先将所有武器铺在阵地上,在敌军进攻的时候大部队就躲在坑道里,只留少数人在阵地阻击敌军。等到这些人打光了再进行补充,只要还有战斗能力就坚决不支援。这样可以避免在大规模阵地战中,被美军强大火力造成大面积伤亡。
等到敌人撤退了,我军再用手榴弹炸他们,跑远了就用炮火轰他们。一天下来,美187团、韩2师、韩9师的部队一共发动了30多次攻击,但均被我军打退。
11月3日,敌军再次发起冲锋。但依旧无法撼动我们阵地守军一步。
11月4日,美国大选开票。共和党候选人艾森豪威尔当选34任美国总统。克拉克到范弗利特知道战争可能不会太久了,美军也开始逐渐丧失了积极性。
美国34任总统 艾森豪威尔
11月5日,美国这次担任配合角色,由韩2师担当主攻。李承晚害怕美国真的不打算继续作战,于是给韩2师下死命令必须拿下597.9高地。这一天韩军极其疯狂,全军上下几乎不要命似地往上冲。直到下午13点,范弗利特眼看再也没有办法拿下上甘岭,于是下令收兵。
11月6日,美第八集团军新闻发布官宣布,联军在三角高地(上甘岭地区)的作战彻底失败。
此后两周,韩军尝试多次冲锋企图再次夺走高地,但均被我军击溃。美国早已没了斗志,只肯进行炮火支援。11月25日,韩军最后一次进攻被打退,上甘岭战役我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总结
从1952年10月14日起,美韩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我上甘岭地区两高地发起超600次进攻。我军以伤亡11529人的代价,歼敌25498人。直到1952年11月25日为止,双方阵线又回到了10月14日的状态。
上甘岭战役的炮火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二战的水平,达到了每秒射击6发,每平方米有76枚炸弹的密度,直接导致我军阵地山头削低2米。战役最可怕的还是伤亡水平。即使美军在硫磺岛上与日军恶战,也才达到32.6%的伤亡率吧,但在上甘岭却达到了40%!
此战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意愿。也正是这一战,展现出我军坚定的信心。美军在此之后只得乖乖坐回谈判桌,和我军继续进行停战谈判。上甘岭战役,是让美国真正记住中国军队的一战。
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战士在如此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依旧坚守在阵地前线。45师师长崔建功在作战会议中表态:“45师剩下一个连,我就是连长;剩下一个班,我就是班长;如果我牺牲了,副师长就是师长“。正是有这样的将领,还有那些舍生忘死的士兵,我们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生活。
世上哪有不怕死的人,但要看是为什么而死。
1958年志愿军撤离朝鲜时 在上甘岭英雄阵地上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