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年改革开放与持续快速发展,当前的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的影响与贡献与日俱增,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一直以来,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倡议和积极举措推动全球发展合作。今年,这一势头更加明显——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中方宣布愿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中方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方提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三点建议……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包容的,通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参与全球治理 维护多边主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前,开放发展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维护多边主义,持续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等方面彰显大国担当。
谈及中国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推出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合作共赢的举措,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这些行动举措既范畴广阔又具体实在,将带动全球更多国家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复苏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表明中国把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作为自身责任所在,彰显了大国担当和作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国际事务处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和超大规模的市场对任何国家和企业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
与此同时,中国在积极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世贸组织的主张,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今年2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宣布正式达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这是中国倡导的全球首个多边投资协定。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维护多边主义的实践有目共睹。近日,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表示,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锚,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巨大机遇。
在刘向东看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充分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大国担当。
构建自贸区网络
扩大制度型开放
今年以来,中国相关自贸协定扩围升级再加速,自贸区网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与秘鲁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与瑞士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与洪都拉斯共同推进自贸协定谈判,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自贸区布局不断优化。
“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不仅能推动多双边经贸合作提质升级,也有助于促进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盘古智库研究员许维鸿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对于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各方扩大互利共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自贸区网络的不断扩大,自贸协定涉及的议题也更加广泛。以中秘自贸协定升级为例,升级议定书在原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服务贸易等7个协定原有章节,新增了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竞争政策、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环境与贸易5个章节。在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看来,这些规则调整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双边的对外开放,同时也更加适应贸易发展的新模式,拓展了新的合作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表示,近年来中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协定内容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这对于中国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低迷、缓解贸易摩擦压力、稳定外贸进出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进一步深化国际经贸合作,除了扩大“朋友圈”,还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比如,负面清单模式已成为国际高标准自贸协定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开放安排的一个主要方式。今年3月,商务部发布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6月,中国与新西兰启动自贸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
许维鸿分析,此前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大部分是以正面清单模式进行承诺的。主动采用负面清单模式,有效提升了政策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扩大自主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更好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好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