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2月25日,是“两弹元勋”朱光亚同志诞辰100周年。您或许知道朱光亚院士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但可能不知道他曾经以英文翻译的身份被派往抗美援朝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朱光亚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1945年9月,朱光亚等人被派往美国学习原子弹相关技术。由于美国的核垄断政策使得他们无法接触到前沿知识,于是朱光亚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并最终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9年,朱光亚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便联合51名爱国留学生发表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更多留美中国学生回国参加建设。1950年2月,朱光亚放弃国外高薪,成为当时第一批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海外游子。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保家卫国。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加入,让美国陷入被动局面。美国为了逆转局面,企图用原子弹威慑中国。

当时国内大众对核武器不是很了解,有部分人甚至产生了“恐核”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的朱光亚撰写了新中国最早介绍核武器的科普读物《原子能和原子武器》。著作通俗地介绍了原子弹的原理和如何防御,并呼吁大家反对原子战争。朱光亚虽身在国内,但心系战场,他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光亚所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

来源丨武汉广播电视台“黄鹤云”网站

1952年春,为了取得朝鲜停战谈判的胜利,中央决定从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抽调一批政治上可靠、英语水平高的优秀人才,作为翻译赴朝参加停战谈判。从北京大学选调了两人,一人是年届半百的钱学熙教授,另一人就是27岁的朱光亚。选中朱光亚,一是因为他政治觉悟高、英语好,二是因为他有原子弹方面的专业知识,能给代表团提供专业咨询。

1952年4月26日,朱光亚到达开城。这次,他真真实实地走上战场,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经受战火的严格考验。”

朱光亚在朝鲜停战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秘书处担任英文翻译,主要负责将代表团秘书处起草的中文发言稿译成英文,并负责会议记录的档案整理。后来工作熟悉了,朱光亚有时也会被安排去谈判会场当翻译。

1953年,朱光亚完成任务回国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中国共产党总支委员会授予“三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光亚在朝鲜停战谈判中立“三等功”

来源 | 《朱光亚传》

朱光亚从朝鲜战场还带回一件志愿军军大衣,每到冬季,就会把它披在身上。但凡有人问起,他便自豪地说:“我曾经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参加过停战谈判,当过英文翻译,在谈判桌前面对面跟美国佬较量过。”

朝鲜战场上残酷的战争场面、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以及美国的核威胁和恐吓,都深深触动了朱光亚。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坚定了为中国制造核武器的决心,并为他后续的核科学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来源:

[1]朱光亚院士百科[OL].中国工程院.

[2]两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眼中的抗美援朝[OL].党史博采,2023-10-25.

[3]三进三出北大,钱学森后面的那个人是谁?[OL].中国科协之声,2022-02-27.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