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读书君的《王阳明:人生即修行(知行合一)》大课堂,我们致力于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本专栏很重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老舍先生《骆驼祥子》笔下的祥子为什么会失败?

你说祥子不勤快吗?显然,他比很多人都要勤劳拼命。作为一个人力车夫,他每天在大街小巷中穿梭,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当别人还在被窝里睡觉的时候,他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有时,为了多赚一些钱,他甚至不惜拉夜车,这种拼命的精神让人动容。

然而,勤劳并没有让他如愿以偿,过上想要的生活。这样的失败,除了与时代社会、受教育等原因有关,还在于祥子的性格缺陷,他固执、保守,且对社会和自我能力认识不足,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同读书君写文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按照传统的框架模式书写内容,尽管深感乏味,却坚持了多年。这种死板和固执,实际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表达。

人生中,许多人宛如另一个祥子,身陷固有的角色无法自拔。祥子为何执着于拉车生涯?即便这份职业已带给他无数磨难与打击,即便痛苦已深入骨髓。答案在于他的固执与保守,缺乏灵活变通与创新的精神。这种性格的桎梏,不仅限制了祥子的人生视野,更阻碍了他去探寻那些可能带来转机的新路径。

这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许多人在生活中的困境:囿于旧有观念和习惯,无法突破自我,终将难以在人生舞台上迈出新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生活中,无论是大学生,还是职场中的打工人,我们总是喜欢找与自己专业对口或是与自己过往经验相符的职位来做,因为这是我们擅长的。这种选择,既源于我们对自身擅长的领域的依赖,也透露出我们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知的保守。

这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即会让人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因为视野会变得越来越狭窄,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僵化。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症结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阳明,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不断适应环境、不断挑战自我的历史。他的思想学说,尤其是“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理念,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对于人生适应性的哲学解读。

中国有句古话:“树挪死,人挪活。”树生长得好好的,换一个地方可能就over了,但是人换一个地方,则有可能获得更高的能量和活力。就像给老板打工,如果职场环境,企业文化,工资薪酬,以及职业前景等都不是你喜欢的,那便无需留恋。固守一隅,滞留无益,反成桎梏,此乃小农之狭隘观念。唯有转变,方能释放潜能,成就伟业,否则只会不断消耗自我。

世界很大,人生的选择可以是多种的。人不要像树那样老扎根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而应该像水一样流动起来,不断去适应,获得更好地能量和补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立足。就像痛苦的生活或婚姻一样,不去改变,不避开,不抽离,那么它便如芒刺在背,时刻折磨着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挪死,人挪动则能获得新的生机。王阳明年轻时曾经历过多次科举考试的失败,但却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是在失败中不断学习、反思,最终不仅在科举上取得了成功,更在思想领域开创了新的境界。他的人生经历充分体现了“人挪活”的智慧,即面对挫折和变化,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适应,甚至从中找到新的机遇和成长点。

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与天理相通,人的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一思想鼓励人们去发掘自己内心的力量,以良知为指导去适应外界环境。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环境的主动适应者,甚至能够通过自我调整来改变和影响环境(关于这点,读书君在前面内容中提及过)。

“知行合一”则是王阳明另一重要理论,它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道理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却没有行动和实践,那么这就只能说是未知。比如你不去开车,又怎么能够学会开车呢?因为知和行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