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卖不动的上汽,想分手的通用
2024年进入尾声,按照往年“惯例”,再过不久,上汽就该第19次喜提“销冠”了。
但今年,上汽似乎不太能笑得出来。
这家连续18年稳坐销冠宝座的车企巨头,在2024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让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2.8亿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93.53%。今年1-9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265万辆,除了智己,其余全线下滑。
上汽通用更是吓人,累计销量几近腰斩,下滑幅度超6成。
销量跌,营收跌,净利润也跌。
上汽,卖不动了。
在新能源持续走热的市场环境下,上汽这“销冠”的头衔,大概率只能拱手让给比亚迪。
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销量达274.8万辆,同比上涨32.1%,比上汽多卖了10万辆;并将保持增长势头挺进第四季度。 到11月,比亚迪整车销量累计374万台,比上汽(353万台)多出20多万台。
这里面,最让人感慨的就是上汽通用。
从1997年成立至今,上汽通用也快“奔三”了。去年年中,通用汽车的掌门人玛丽·博拉(Mary Barra)时隔六年首次来华,释放积极信号、为续约做预热。然而,今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持续亏损,引发了美国总部高度关注。
通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已经变为负数,二季度中国市场亏损1.04 亿美元,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 8.6% 下降到6.4%;第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 1-9 月累计亏损已达3.48 亿美元。
止不住的跌势甚至让美银美林分析师在财报电话会上发问:
通用是不是该严肃地考虑,关闭或者卖掉中国业务?
上汽和通用在2年半后能否继续牵手尚不得知,但上汽董事长王晓秋在与大众续约的仪式上说出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话放到与通用的合作上来看,颇有几分玩味之意。
02.
价格战,有用吗?
那么,通用汽车是怎么想的?
12月5日,通用汽车针对上汽分手传言做出回应称:
“中国业务对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而言都是优质资产。我们与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的合作交流比以往更加紧密,以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我们正采取措施减少库存、按需生产、保护价格体系及降低固定成本。”
这话听起来,好像通用依旧重视中国市场,仍有与上汽合作的意愿,但说到底,并没针对在华闭厂、重组业务以及裁员消息做出直接否认,而且这条声明越读越有一种暗戳戳表达“想要续约就先盈利”的味道。
为了挽回通用的心,今年8月以来,上汽通用的新管理团队迅速调整战略并推出“一口价”政策,试图以“价格战”拉动终端销售。
这个办法,短期内看起来确有成效:
近日公布的11月销售成绩中,上汽通用终端销量(含出口)达66797辆,刷新年内记录,实现14.7%的环比增长,且已连续五个月稳步上扬。
自今年年初以来,经销商库存已减少50%以上。截至11月底,上汽通用今年累计终端销量(含出口)突破60万台大关。
但其实同比来看,止跌仍未成功。
就算12月环比销售能大涨50%,那上汽通用全年的总销量不过70万台,相比去年,跌幅仍然高达30%。
更何况,现在的销量还是以牺牲利润、打价格战换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是很反对价格战的,她于近日曾公开表态,认为因中国汽车厂商的竞争,导致价格战波及全球,“这种情况不可持续”。
以目前通用汽车实行的全球战略来看,“追求利润”才是集团的主旋律。
如今,在华的合资企业已经连续6年没有完成营业收入和销量目标,利润收益也开始呈现负增长。如果按照此前的惯例,那上汽通用恐怕真的要面临重组业务的窘境了。
更要命的是,上汽与通用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核心矛盾:
发展战略上的分歧。
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车企要寻得新的增长点,必然不可错过新能源汽车赛道。
而上汽通用的销售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今年三季度,上汽通用纯电动及插电混动在内的新能源车销量首次超过燃油车 。
但通用汽车总部呢?
一看傻眼了,人家正依靠燃油车在北美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呢。
与国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用汽车三季度全球收入增长近11%,达到488亿美元。其核心利润来自全尺寸皮卡和中型皮卡在北美的强劲销量。
所以,面对北美市场燃油车所带来的可观收益,通用汽车虽然一直在讲着电动汽车的故事,但身体却仍然很诚实地靠在燃油车这棵大树上。
显然,通用汽车总部里的那些大佬们并不重视电动车市场,所以作为“分部”的上汽通用,也很难从美国的通用集团那里得到对新能源车型的足够支持。
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通用汽车作为美国公司,首当其冲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如今,美国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对动力电池加征25%的关税,上汽通用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从这种战略分歧不难看出,“分手”的论调并非空穴来风。
更值得注意的是,通用从今年又开始已经在独立建设网络销售进口车了。以往通用在华进口车业务全部由上汽通用负责,这个时间点开始独资入局进口车业务,背后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
这,就是要甩开上汽通用自己干啊。
03.
留给上汽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说,上汽和通用在中国市场和新能源赛道上的布局有意见分歧,那么携手度过甜蜜时光后,能够和平分手也未必是坏事,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只是新能源领域里,曾经在合资车时代“躺赚”的上汽还能支楞起来吗?
我感觉很难。
为什么? 两点原因。
一是内耗。
上汽搞了“飞凡”和“智己”两个新能源品牌,价格还都集中在20到30万之间。结果就是,左右互搏,自己打自己。最终,上汽被迫二选一,放弃“飞凡”,只留下了“智己”。可这严重拖累了上汽的新能源转型,“飞凡”之死,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二是自研智驾系统太晚了。
在汽车智能化方面,上汽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2016年,上汽就联合阿里巴巴、张江高科,推出了全球第一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接入了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等APP。但这套智能车机系统,主要搭载于燃油车,在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上,上汽还是慢了一步。
几年前,当投资者问及是否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时,当时的上汽董事长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并抛出了大名鼎鼎的“灵魂论”:
“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彼时的上汽无论技术、产品、资金还是影响力,样样齐全,确实没有必要像赛力斯那样抱住华为这根“救命稻草”。
上汽燃油车体量太大了,船大难掉头,上汽原来想的应该是,自己慢慢来,逐步搞定智驾系统,车机系统。可它没想到的是,短短三年时间,电动汽车市场天翻地覆,进入生死淘汰赛。
三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变了天。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通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等,销量全线下跌。凯迪拉克卖到别克的价格,别克卖到雪佛兰的价格,雪佛兰直接卖不动了。整个第三季度,上汽净利润暴跌93%,只剩2.79亿元。也就是说,上汽距离扭盈为亏,只差一步之遥了。
在这一点,上汽和远在大洋彼岸的通用其实是一样的。
就像《三体》说的:
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参考资料:
[1]《上汽通用销量暴跌50%:20年爬上的巅峰,几年就大溃败了》,首席商业评论
[2]《通用汽车2024第三季度财报:燃油车赚爆了!》,芝能汽车
[3]《中国最大车企,被迫下跪求生》,金错刀车评
[4]《上汽妥协了,“灵魂论”彻底宣告失败!》,牲产队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 中国集成电路“黄埔军校”,如今在走什么样的“芯”路(关键词:黄埔军校)
中国蓝莓的命运齿轮,被这家研究所拨动了(关键词:蓝莓)
阿满百香鸡大战紫燕百味鸡,为何选择南京(关键词:紫燕百味鸡)
无锡一个区,一年机器人产值50个亿(关键词:机器人)
擅长打造爆款的常州,有了新目标(关键词:爆款常州)
浙江非网红小县城,正在闷声发大财(关键词:浙江小县城)
- 扬州毛绒玩具卖家做跨境,靠一个创意狂赚美金(关键词:毛绒玩具)
- 如果不是苏州这个园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可能要晚来两年(关键词:苏州园区)
中国版英伟达,在无锡设总部了(关键词:英伟达)
阿那亚入局,常熟狂飙(关键词:阿那亚)
药明生物,走向下一个波峰的路径依然清晰(关键词:药明生物)
昆山20连冠冷思考:挑战者在哪,从哪里超越(关键词:昆山挑战者)
从人才日到人才月,湖州到底还有多少惊喜(关键词:湖州惊喜)
复活的苏州,焦灼的东莞(关键词:东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