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巴人建国

《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说武王伐纣时巴族盟军是先锋,以战舞勇猛地进攻殷人部队,使殷人的先头部队倒戈。虽然实际的兵力对比难以考证,但牧野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则都认同,战争中兵不在多在于精,勇猛的前锋极重要,可以想象的是牧野之战打成了倒卷珠帘之势,商纣王兵败如山倒,“小宗周”一战便彻底覆灭了“大邑商”,建立了周。

巴人因攻受赏,封了姬姓的巴子国,简称巴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板楯dùn

西周时巴蜀地区有百多个小诸侯国存在,多只部族碰撞融合形成了最后的巴国。其中有一只巴族叫板楯dùn蛮,是巴国的重要组成部族。

板楯dùn蛮是川东土著民族之一,在四川达州市渠县一代,又称“賨cóng人”、“彭人”,板楯蛮名称来自木盾,他们善使木盾。所用的木盾又称“彭旁”或“彭排”,故这族人又称“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叫“賨cóng人”呢?賨cóng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南蛮赋也”,因为这族人跟随司马错攻黔中郡有功,年人均税赋为40钱,“賨”是一个宗族所能享受的税收优待。

国博展有“汉归义賨cóng邑侯”金印,是中央羁縻jī mí政策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战国称王

巴国到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据《华阳国志》载:“其地东至鱼复(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西至僰bó道(四川宜宾市),北接汉中(陕西汉中市),南及黔涪(乌江古称涪水,即贵州省乌江流域)”

战国时期,七国称王,巴亦称王。

1、楚铜衡

战国,社会征集,一级文物,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衡长14.2、戥děng子直径7.6、环权直径1.3至4.9厘米。

木衡杆,中间有提纽,两端各以四根丝线系铜盘,出土时放在一竹笥sì(箱子)内,保存完好,第四枚环权上刻“臤(qiān,通“坚”)子之倌(官)鐶(环)”,应为官府监制颁发的环权,相当于现在的标准砝码。六枚环权的重量以倍数递增,分别为六铢zhū、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以半斤权推算,一斤合251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进制:1斤=16两,1两=24铢zh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铜衡可以给郢爰yǐng yuán来称重。郢爰是我国最早的黄金铸币,楚国铸造,使用时切割成小块,用等臂天平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灭六国后,发布“廿六年”诏书,统一度量衡,是伟大的功业。

2、“垣yuán”铜钱

垣yuán为地名,即现在的垣yuán曲,战国时属魏,魏国除了三晋流行的布币,也做圜huán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秦“两甾zī”铜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甾zī(“甾”通“锱zī”,1两=4锱)就是半两,秦国的圜huán钱只标注重量,其他列国多为地名,反映了秦国铸币权统一而他国铸币权分散,也是秦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成语“锱铢必较”来自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