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年,刘伯温突然提醒朱元璋:“要小心洪都!”朱元璋听后一愣:“陈友谅已死,还有啥可小心?何况还有我亲侄子朱文正守卫。”谁料,刘伯温一脸严肃地说道:“就是让你小心朱文正!”
听完这话的朱元璋眼神一眯,虽然他还是觉得朱文正值得信任,但在心里,已经处处留意朱文正。
那么,为何刘伯温会认为朱文正有不轨的心思呢?
刘伯温从小聪慧过人,年少时便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和兵法谋略等诸多领域,有着很高的悟性。
后来,刘伯温在元朝为官时,因为政治的腐败与黑暗,他多次因为正直敢言而得罪权贵,被人穿小鞋,仕途坎坷。
元末乱世,各方豪杰并起,50岁的刘伯温审时度势,选择辅佐朱元璋,在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龙江之战前,刘伯温多次观天象,察水势,劝朱元璋可以主动出击,设计埋伏突袭。
而朱元璋很信任他,采纳了这个计策,果然取得胜利,扭转了朱陈攻守的局面。
在鄱阳湖大战时,刘伯温全程跟在朱元璋身边,冷静地指挥调度,献上火攻的妙计,帮助朱元璋彻底击败陈友谅,坐稳南方霸主之位。
那么,刘伯温为何要提醒朱元璋小心朱文正呢?朱文正是朱元璋集团中的重要一员,作为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的军事能力卓著,在洪都保卫战中,他更是立下赫赫战功。
在洪都保卫战中,朱文正以2万兵力对抗陈友谅的60万大军,还坚守城池达85天,为朱元璋争取宝贵的战略时间,最终等来援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这场战役能够胜利,关键在于朱文正的策略,他合理调配兵力,将邓愈、赵德胜等名将安排在各个城门防守,自己亲率精锐作为预备队,灵活调度,成功抵御了陈友谅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
但也正是洪都保卫战的胜利,让朱文正骄傲自大起来,他自恃战功,认为自己的功劳无人能及,逐渐迷失自我,对朱元璋的安排和其他将领的晋升都不屑一顾,与朱元璋及其他将领之间产生了裂痕。
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其实也是因为朱元璋在论功行赏时,他觉得自己立了大功,但朱元璋并没有给与他足够的赏赐,他觉得自己被朱元璋忽视,心理失衡。
其实,朱元璋曾经问过他想要什么,是他自己没有开口要求赏赐,朱元璋便以为朱文正是真的想帮自己,所以没有给予朱文正高官厚禄,而是让他继续镇守洪都。
这样一来,朱文正心中很是不满和怨恨,他心里想的是:既然你朱元璋不看重我,那我就没必要对你忠心耿耿了。
于是,他开始在洪都肆意妄为,纵容部下抢夺百姓财物,生活奢侈腐化,甚至私自与张士诚暗中勾结,妄图背叛朱元璋,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和独立的地位。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话后,派人调查朱文正,得知他在洪都的所作所为之后,气得大怒,派人来斥责他,然而,这直接把朱文正惹火了,他愤怒之下竟然投奔了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
这是要在明面上背叛朱元璋,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时,气得摔了好几个杯子,他亲自前往江西质问朱文正,殊不知,看到他的到来,朱文正根本不带怕的,甚至指责朱元璋的不对。
见朱文正死性不改,朱元璋气得要处死他,幸好在马皇后的劝说下,朱元璋才赦免了朱文正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朱文正被罢官,派人监视软禁在家里,朱文正见此抑郁而终,年仅29岁。
其实,朱文正之所以会背叛朱元璋,是因为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低估了朱元璋的权谋手段和掌控力,是他的贪婪和自私毁了自己,从而走上背叛之路。
不得不说,刘伯温看人的眼光是很精准的,看完《神机妙算刘伯温》才发现,无论是刘伯温还是朱文正,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那个动荡特殊时代的生动写照,也是那个时期的真实记录。
在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周旋与抉择,但面对诱惑时,需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和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虚荣和贪婪蒙蔽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