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马香玉。

最近,网上的骂战频率有点高。

这次,轮到了《再见爱人4》里的葛夕

她之前凭借理性、清醒的态度,在杨子、黄圣依和麦琳的风波中全身而退,被网友奉为独立女性,人间清醒。

可如今,风向骤变,她反而成了被围剿的对象。

有人质疑她的经济并不独立,指责她是「伪大女主」;

也有人觉得她在感情中缺乏自我,是「假性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网上的吐槽声此起彼伏,似乎再没有谁能幸免。

回顾这段时间,不知多少女性被骂上热搜。

从因擦边争议被痛批的吴柳芳

到因为点赞吴柳芳微博而遭攻击的《好东西》导演邵艺辉

再到刚刚去世的琼瑶,生前死后都被翻旧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骂战,大多只是一些情绪宣泄。

但仔细想想,真的有必要吗?

她们所受到的围剿,并非因违法乱纪,更多是因为不符合某些人心中的「标准」。

年底将至,我想说,不如我们都宽宽心。

对她人、对自己,都和气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女性群体确实越来越觉醒了。

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这是很好的事。

不过, 一个人进步了,是不是就代表可以以此去批判那些可能还不够进步的女性?

现在的网络,好像是要把出现在公共空间的女性,重新划分成三六九等。

一边审判,一边造神。

一边割席,一边标榜。

这又何尝不是在用一种新的教条,去规训女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女性围剿中,也出现了一些更时髦的新词。

比如,吴柳芳擦边的问题,就被说成是「向下的自由」。

什么叫 「向下的自由」

说明白点, 就是「擦边」被视为有性暗示的、媚男的、不道德的、堕落的表现。

向下的自由,要被骂。

如果你支持她,就被认为是支持女性「向下的自由」,也会被骂。

因为在一部分人眼中,这会导致更多女性不以为耻,还被加重剥削,甚至连累其他无辜女性明明努力上进,却被一视同仁的轻视侮辱。

然而,向下的标准又在哪呢。

或者说,擦边的 「边」在哪里呢,又是谁定的,断定「擦边」的证据是什么?

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依据。

这必然容易导致,讨论声音混乱极端。

而且, 吴柳芳「擦边」事件本就充满争议。

昔日的国家冠军,如今成为一度「被禁」的性感博主。

身份落差、阶级差异、性别话题叠加,讨论声各执一词。

是「不良风气」还是「个人自由」?

是「无可奈何」还是「自甘堕落」?

到现在,都没形成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

当然,有争议 是正常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被网络无限地放大。

比如,邵艺辉导演点赞了一条微博,便迅速发酵成舆论围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那条微博, 只是说吴柳芳有共情力,不忍看孩子们从事这项运动时吃苦受累,并没涉及擦边话题。

如果这是支持擦边,是不是等于说,现在只要认可吴柳芳有优点,便是与她站在一起,便是支持她的行为,便是背刺女性?

言下之意似乎在说,善良的、有优点的是好人,而一个好人是绝对不会去擦边的,所以擦边的绝对不是好人,她就不可能有优点?

真的是这样吗?

这等号划得是不是有点太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似乎什么问题,到最后都变成了性别问题。

就像《好东西》在上映后不久,就从一部电影逐渐变成互相攻击的战场。

是不是打拳电影?

该不该被窄化成「小妞电影」?

都吵了很久。

因此而起的「老登电影」讨论更是席卷全网。

终于,骂战扩大蔓延至创作者,甚至将其「拉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性话题的讨论,争议声越来越大,态度也越来越割裂。

每次发声都是一种选择。

但一个人不可能每次都选得如众人所愿。

互联网造神毁神、党同伐异氛围又浓,被骂只是或早或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审判也早已严重过度了。

奇怪。

大家明明最初想反抗的是对女性的物化轻视,和性别歧视造成的荡妇羞辱和破窗效应。

后来却变成自省自查,割席抨击擦边以自证清白。

觉得只有清白了才能得到尊重的对待。

不团结,只打倒;不相信,只怀疑;最终演变成单纯的攻伐。

解决不了「情色经济」中复杂倒错的剥削问题,就解决深陷其中、或与之相关联的人,还大多是女人。

到底为何如此,又怎么能回回有效呢?

「 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是支配统治的铁定法则。支配者总是将支配对象分离隔断,让他们相互对立,绝不允许他们之间产生连带感。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就是来自男人的「圣女」与「娼妓」的分离支配,再加上阶级与人种的裂隙......拒绝被当作性对象,成为「圣女」维系尊严的骄傲和自负,这就是女人的「娼妓歧视」——被性的双重标准分离隔断的女人,一方蔑视另一方。女人的「娼妓歧视」非常严重,这使她们连对自己被视为性对象也感到肮脏。——《厌女》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 类似事件也不局限于性别话题

这些年来,被骂爆的人,不论男女,不论身份,越来越多。

像是 罗翔,当年也因为一条自省的微博,引发他人过度联想,最后被骂到退博。

之后,讨论犯罪分子家属是否可以考公、以及极端民族主义等话题后也屡屡被骂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大家早已知晓网暴问题带来的后果,网暴却似乎发生得越来越频繁。

为什么呢?

关于网暴的原因讨论,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不少。

我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视角,想跟大家分享。

《模仿欲望》指出: 大多数暴力的根源是模仿欲望。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度模仿的时代。迷恋时尚潮流和病毒式的信息传播速度是我们病态处境的具体表现。它部分源于模仿行为,这种行为破坏了那些细小的差异,危害了我们最高尚的目标:建立友谊,为重要的事业而战,以及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当模仿欲望接管了这个社会时,我们开始痴迷于征服一切外物,并根据征服物来衡量自己。当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与模仿的介体完全融为一体时,他将永远无法脱离这个介体,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摧毁自己存在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电影《浪潮》

简单来说就是:

人的欲望不会单独存在于任何事物或个体内部,而是诞生于人们能相互影响的空间中。

社交媒体大大缩小了互相影响的空间,成为欲望的中转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的同质化, 让形成的极端单一的价值观排斥异见者

自身也会在相似的模仿冲突中,迅速传染愚蠢和暴力。

爱意需要理由, 愤怒却因单薄而产生得更轻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停下来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找到一只「替罪羊」,也就是网暴对象。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人。

纵观历史,替罪羊有一些共同特点。他们是那些由于某种原因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人,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就很容易被挑出来。它会让两拨人的战争,变成所有人反对一个人的冲突。杀死替罪羊,就能让战争短暂止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种,是找到自己的深层欲望。

说白了, 不模仿,独立思考。

思考的前提,是理解。

而支撑理解的,是善良。

是能意识到石头丢在人身上是会疼的,那种可以共情他人的善良。

这样做是有必要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有成为替罪羊的可能,只是还没轮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很喜欢法国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一部女性电影 《一个唱,一个不唱》

片中,两位女主角截然不同。

各自的人生里,一个接连怀孕,情人自杀,只好自己做工养活儿女。

旁人眼中,她的人生并不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则是叛逆地游走在各种争取女性权利的活动中。

一样到处碰壁,行进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如今看,两者的人设简直是拉踩先进落后的好素材。

她们各自的艰难处境,也会被打上「崇高」「自找」的对立标签。

但二者却并未像旁人一样质疑、轻视对方,而是体谅、共助。

多年来互相写信联系,靠友谊感知对方的处境。

她们看似不同。

却兜兜转转,最终在争取女性堕胎权的集会上再聚首。

不管为何出发,终点一样,便可同伴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骂退发声的人,堵嘴不同的声音,不平也不会消失。

聪明人都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激流勇退才是上策。

但仍有极少数偏向虎山行的创作者相当可贵。

不添砖加瓦,起码也别板砖砸人。

一块块砖头扔到最后,终将轮到自己遮风挡雨的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