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枣庄全市上下深入实施“榴枣归乡”工程,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壮大各类人才队伍,扎实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有说相、有看相、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大众新闻客户端特开设《“榴枣归乡”工程“样板点”采风》栏目,集中展示一批“样板点”的成果和经验做法,见证“榴枣归乡”工程走深走实。
1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枣庄市山亭区的翼云湖畔。在这里,山亭区徐庄镇石嘴子村借助17个“非遗”业态小院创新实施着“非遗+”助力榴枣归乡项目。
记者在山亭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陈景华的介绍中了解到,徐庄镇石嘴子村依托秀丽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农文旅产业融合,改造“非遗”业态小院17个,打造山东“非遗第一村”,创新实施“非遗+”助力榴枣归乡项目,从民生、旅游、产业等多方面入手,回引、培育1000余名群众“榴枣归乡”致富增收。
“非遗+民生”,带动就业创业。强化培训赋能,引导、扶持村内17家非遗传习所及30余名非遗传承人,本年度面向周边村民开展烙画、木雕、剪纸等公益培训70余场次,赋能大众择业、带动就业创业,据统计,石嘴子村“非遗”带动就业、创业人数已达200余人,以“汉砖造景”为例,带动周边村民47人就业,月工资平均4000元左右。
“非遗+旅游”,实现文旅双赢。开拓非遗活化路径,常态化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盘活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等资源,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云湖假日酒店、沙滩营地等10个重点项目,打造传统村落保护集聚区,带动12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带火周边采摘园、农家乐,实现项目方、村集体和老百姓的三方共赢,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非遗+产业”,助推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和特色元素,创新“国企+村集体+村民”合作开发模式,成立片区共富公司,将“直播、体验、娱乐、旅游、研学、教育、生活服务”等多种业态进行有效整合,推动资源活化、“古村苏醒”,助推村庄知名度提升,本年度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0余万元。
(大众新闻记者 李子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