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守护?谁在受益?·】——»

大马哈鱼,这种珍稀的鱼类,主要生活在黑龙江流域。

它们在淡水环境中诞生,却在海洋中成长,经过3至5年的成长,达到性成熟后,它们会遵循本能返回出生地进行产卵。

为了保护这一物种,我国六十年来持续不断地进行放流和人工繁殖工作,仅抚远市就累计放流了3400多万尾大马哈鱼。

虽然这些努力持续了几十年,但一些国家却对此表示不解,甚至嘲笑我们的努力是在为俄罗斯做“嫁衣”。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又称秋鲑。

它们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海域、北美西海岸以及亚洲东北部的河流中。

这种鱼类体型庞大,成年时体长可达2到3米,体重超过15公斤,堪称水中的巨无霸。

它们的外形也颇具特色:背部呈现出蓝绿色或橄榄绿色,腹部则是银白色,身体两侧点缀着黑色斑点。

关于为何会被认为是为俄罗斯做“嫁衣”,这要从黑龙江流域的地理特点以及大马哈鱼的特殊生活习性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龙江:大马哈鱼的孕育之地·】——»

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发源于中国,流经俄罗斯,最终注入鞑靼海峡。

中国占据了黑龙江的上游和中游,而俄罗斯则控制着下游。

这些野生的大马哈鱼在黑龙江的上游和中游孵化。

一个月后,进入早期成长期的大马哈鱼会遵循本能,游向大海。

与此同时,我们进行人工繁育的大马哈鱼也会在这个时期被放流,与野生的同类汇合。

最终,它们将穿越黑龙江的层层险滩,跨越俄罗斯,经过日本,抵达太平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三五年的成长,这些大马哈鱼在长成体型硕大的成年鱼后,将再次遵循本能,返回出生地进行产卵。这个过程被称为洄游。

它们从太平洋出发,穿越波涛汹涌的鄂霍次克海,经过俄罗斯下游,最终回到黑龙江上游的产卵地。

这段旅程充满了挑战,需要克服海流、急湍、瀑布等重重障碍,几乎99%的大马哈鱼都会在这段旅程中丧生。

尽管如此,即便只有1%的大马哈鱼能够存活下来,那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然而,就在它们顺利游向黑龙江时,俄罗斯的渔民出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渔网·】——»

大马哈鱼的回归之路不仅面临着自然的考验,还需要穿越俄罗斯境内的下游地区,才能抵达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上游产卵地。

正是在这段关键的旅程中,大量俄罗斯渔民对这些珍贵的鱼类进行大规模捕捞。

据统计,俄罗斯每年捕获约2275万尾大马哈鱼,这一数字是中国历史最高产量的17倍。

如此密集的捕捞活动,导致只有约5%的大马哈鱼能够成功洄游到中俄界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最终成功抵达中国水域的大马哈鱼,其数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

特别是雄性鱼的比例和繁殖能力已经大幅下降。

因此,尽管中国是大马哈鱼的重要鱼源国之一,但在实际资源利用上却处于明显劣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保护措施·】——»

早在六十年前,中国就开始了大马哈鱼人工放流的宏大工程。

抚远市累计放流了3400多万尾,东宁市投放了1400多万尾幼鱼……

放流工作并非简单地将鱼苗投入水中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建立了完善的繁育基地,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定期进行科学评估。

从挑选优质亲本、人工受精、孵化,到培育达到放流标准的鱼苗,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

尽管这些年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参与保护工作的人们难免感到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跨国合作:大马哈鱼的保护·】——»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逐渐意识到了大马哈鱼数量锐减的严重性。

作为黑龙江流域的重要利益相关方,俄罗斯也开始在黑龙江流域开展大规模的大马哈鱼繁殖放流活动。

两国科研人员通过定期交流,分享繁育技术和生态监测数据,使保护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确保保护措施的实效性,中俄两国在环境保护和渔业管理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

双方共同制定了合理的捕捞制度,既要保证渔民的基本生计,又要避免过度捕捞对生态造成破坏。

具体措施包括严格限制捕捞强度,实施季节性禁渔期,以及在重要水域进行联合巡逻。

在重要的洄游季节,执法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以保护大马哈鱼顺利完成它们的生命之旅。

如此保护大马哈鱼,不仅是因为其骤减的数量,还有它对生态的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马哈鱼的重要性·】——»

大马哈鱼是连接淡水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即便在完成产卵后很快死亡,它们的生命也并未就此终结。

它们的躯体分解后释放的营养物质,为河流中的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这些生物又会被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所食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大马哈鱼的牺牲,在滋养着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同时,也维持着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随着保护措施的持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马哈鱼的数量将会稳步增加,整个水域生态系统也将变得更加健康和平衡。

这不仅是对一个物种的拯救,更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守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年05月02日,35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至中俄界江黑龙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