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没有竞技的一期节目,《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播出之际,正逢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之时。

犹记得1999年澳门回归之时,电视机里的欢声笑语和热泪盈眶;更记得我从事文化收藏行业这么多年,荷花钞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纪念钞。

那张钞由中国银行和澳门银行共同发行,它的背面为竖版荷花图案,清新、唯美、宁静、祥和,我从这张最美荷花钞上,仿佛看到了澳门的和谐安宁、繁荣昌盛。而浓郁的中国风,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所独有的悠远绵长的水墨意境之美。

艺术作品,往往展示着一个地方风格特色的某个侧影,就像这辑庆澳门回归25周年晚会,能够抒怀澳门人最真切情感的,莫过于那首《七子之歌·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子之歌·澳门》是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曲,由闻一多作词,李海鹰作曲,原唱容韵琳,于1999年首次发行。

这首歌虽然是针对澳门的主旋律歌曲,但并非是命题作文。

作词人闻一多先生曾在1922年至1925年间留学美国。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受到多个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异国他乡,他更是切身体验到了无处不在的歧视和欺凌,内心更激发出对祖国深厚的爱。

在这种强烈的情感冲击下,闻一多先生在纽约写下了组诗《七子之歌》。

时间来到1998年初, 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总编导在一次偶然时机翻阅闻一多先生的诗集时,发现了组诗《七子之歌》,发现《七子之歌·澳门》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如此浓郁,太适合作为纪录片的主题曲了,于是诚邀作曲家李海鹰为《七子之歌—澳门》谱曲。

李海鹰看到诗句后,亦深受感动,反复吟诵,于是一句句旋律就在这感动中诞生了。

同时,李海鹰将潮汕民歌的特点融入了歌曲,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七子之歌·澳门》的谱曲。

如果只看闻一多的歌词部分,非常伤感,那是澳门对祖国母亲的一声声呼唤,期盼迫切回到祖国母亲身边。

但听旋律,因为当时创作时澳门即将回归,李海鹰是开心的,兴奋的,所以这种心情也流露到了曲子中,他采用的是大调来创作,所以曲风是阳光的。他又揉合了潮汕民歌的特点,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柔美,纯朴、清新、热情。

这首歌,就是澳门写给祖国母亲的一首情诗。所以听到就很感动,人人都能唱上几句,高参与度更让这首歌引发强烈共鸣。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澳门回归25周年演唱会中,陈小春李宇春、王心妤演唱了《七子之歌》和《今天等我来》,澳门小歌手王心妤的《七子之歌·澳门》唱的是前情,是澳门回归的急切渴望,陈小春、李宇春唱的《今天等我来》唱的是后续,是游子归家后,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美丽的小歌手王心妤唱《七子之歌·澳门》时,整个人散发着光芒,歌声清脆,提纲挈领。

《今天等我来》就像游子归乡之后的发声。由陈小春和李宇春来演绎再合适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春声音的稳健,犹如定海神针,力量感、稳定感十足。听他唱歌,内心踏实。

李宇春的歌声,则充满柔情,是对家的眷恋,是温柔一击,听到冰块破碎的声音。

《今天等我来》由劳双恩作词,柳重言作曲,原唱是陈奕迅,发行于1997年。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首歌曲的词作巧妙地吻合了归来游子情境,也因此会选择与《七子之歌》合作演绎,而突出两者的承接。

但从整体看,好像弱化了《七子之歌·澳门》突出了第二首《今天等我来》。

仅从曲调上看,《七子之歌·澳门》其实更能表达大家的心情,所以《七子之歌》仅仅唱了几句就草草收场转向《今天等我来》,情绪完全没打开的感觉。

至少《七子之歌·澳门》和《今天等我来》各自唱一遍,才能更好的体现这种承接和情绪的过度吧。

因为《七子之歌·澳门》是澳门人心目中的主题曲,在节目上好好演绎一遍,前后反差的对照,才更突出回归后的改变。

《七子之歌·澳门》不仅仅是对过往历史的铭记,更是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不管是不是澳门人,那种“回家的感觉”,足以让每个中国人热泪盈眶。

我们只想在澳门回归25周年的历史结点,以歌声引动情绪,让我们再激动痛哭一回,这是喜悦的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场晚会给我最大感动的,是节目开场前的短片。

节目特邀主持人阮兆祥与内地小摄影师笙笙,穿梭于澳门的街头巷尾,用镜头记录下的那些烟火故事,捕捉着澳门生动的生活画面:

三代传承的百年粥店,又白又糯的白粥,热气腾腾,店里的食客,都是街坊,从小吃到大。其间氤氲着的温情,粥香中流淌着的浓浓人情味,令人感动。

让我想到最近看到的电视剧《灿烂的风与海》,除了澳门的美丽风光,让人感触最深的,是电视剧营造的轻松生活氛围,以及那里的美食,和美食背后人们的满满幸福感。

在这些镜头下,歌声中,日常生活风貌中,市井街巷人情中,都在展示着澳门回归后,人的身份归属感,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

而这种归属感,放在同一语言体系下,粤语歌,就成为了那个纽带,就成为了那个情感的捻绳,融合进情感和记忆。

每一次唱响粤语歌,都是对内心的身份感、价值观以及情感归属的一次回应,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并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