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保时捷接连陷入舆论风波,销量下滑、裁员、拒付货拉拉司机600元搬运费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曾经在中国市场上独领风骚的豪车品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或受此影响,保时捷官方近期宣布,将在中国区市场进行大规模裁员,占比高达30%。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曾经风光无限的进口豪车走到这一步?
01、在华销量暴跌约40%,保时捷风光不再
作为一线豪华品牌的代名词,保时捷一辆车售价50万至百万不等。虽然价格高昂,但凭借高端品质和高颜值,其在国内一直备受追捧,吸引了众多富豪和中高产消费者。
据财报显示,2021年,保时捷全球新车交付量达到30.19万辆,其中在华销量高达9.57万辆,占总销量的31.7%。中国也连续七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相比之下,彼时国产品牌汽车如蔚来、理想等尚处发展阶段,年销量不足10万辆,与保时捷的表现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短短几年间,曾经的“宠儿”却逐渐失去了市场的青睐。
从2022年开始,随着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出现下滑现象,2023年跌势延续,年销量仅7.93万辆。到今年,由于负面新闻报道频出,保时捷口碑形象大损,直接导致销量进一步下滑,截至11月,其在华总销量为4.76万辆,同比暴跌近40%。
02、国产高端车崛起,保时捷市场份额被挤压
事实上,除了国产汽车品牌的崛起,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滑坡,也早已有了端倪。
2001年,保时捷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国内汽车市场还是一块待开发的荒地。保时捷凭借技术优势速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豪华车市场的主力军。
然而,近六、七年来,保时捷的技术创新似乎陷入停滞,多数热销车型未见大的更新迭代。反观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飞速发展。譬如被称之为“米时捷”的小米SU7,最大马力1548PS,百公里加速1.98秒……性能出色而价格不到保时捷的一半。
技术的停滞使得保时捷在当前激烈的市场中,竞争力逐渐减弱,其市场份额也被国产品牌分割。
“国产逆袭”不仅发生在汽车领域,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在欧美引以为傲的生物科学领域,我国生科品牌TimShop将技术打下来。其研发的“益生21000”抗老产品,凭借技术突破,将售价从进口品牌的上万元降至700元左右,迅速占据了该细分领域近70%市场份额。
“益生21000”的优异表现,源于其强大的科研实力。根据品牌官网介绍,其科研团队由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霍尔领衔,并拥有20+专利技术以及覆盖全球的20+优质原料基地。
除了科研实力背书之外,也获得国际权威检测,使得“益生21000”在抗老市场上深受用户信赖,在亰东平台该产品好评率99%,不少用户反馈对“改善睡眠”、“提升精力”等有一定的帮助。
总而言之,伴随着国产品牌技术的不断突破,曾经依赖早期技术优势的保时捷,如今不得不直面国产品牌在价格、性能上的竞争。
03、汽车赛道大洗牌,保时捷难翻身
“两年后要赢回中国市场”,保时捷中国CEO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不会通过降价来带换取销量增长。
但现实是,汽车这条赛道的竞争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残酷。与保时捷同为豪车的宝马,也曾采用过“降价博销量”的策略,然而事实证明,在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这一举措效果十分有限。
不仅如此,随着国内新能源与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观念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传统豪车品牌“高高在上”的品牌光环逐渐“祛魅”。曾经被认为是身份象征的保时捷,如今在一些消费者眼中,已不再具备不可替代性。
调查显示,国内中端车市场消费旺盛,超半数购车消费人群以10-20万元为主,且传统的中国汽车品牌更受欢迎。
一步错步步错,保时捷想要打这场翻身仗,估计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