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历史的暴君著名的有夏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夏粲,他将奴隶当做坐骑,强迫百姓为他做苦役;商纣王帝辛,首创炮烙之刑,人烹等,并与大臣相食;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诛杀学士四百六十多人;隋炀帝杨广,弑父害兄,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这些皇帝做下的事举世震惊,令人胆寒,但为什么励志的朱元璋也会被人排在其中呢?他究竟做了什么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呢?
秦始皇嬴政画像
立威
元朝末年,朱元璋历经艰苦终于加入了红巾军,投入到了抗击元军的正义队伍中。在一次次的战役下他的表现让义父郭子兴十分赏识,不但撮合了朱元璋与马姑娘的好事,还让他做了将军,统领一支部队。
不得不说朱元璋在收服人心这方面确实有天生的才能,当年郭子兴只给了他一队十八人的小队在外扩充编制,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朱元璋就拥有了将近三万人的将士,这样的发育速度是相当恐怖的。
起义军大帅郭子兴
但是人一旦多起来了,军队也就更难管辖了,毕竟大家都不是正规军出身,所以内部的素质十分低下。朱元璋要想好好的管理他们就必须制定出一系列如山般难以撼动的军规,朱元璋便三请刘伯温来出谋划策,刘伯温一见到朱元璋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义军的九恶。
分别是:不敬圣人之道、形同流寇、降反无常、粮饷不能自足,临阵不知兵法、只管一味向民索取、为将之人却心胸狭隘、士兵没有军事素养、胜利之时相聚,败退之时四散而逃、义军与义军之间相互争夺地盘,这九恶无疑是扇了朱元璋九个耳光。
但朱元璋一心希望自己的军队可以成为王者之师,对刘伯温的话连连点头称赞不已,还虚心的向刘伯温请教:“烦请先生指教”,那夜他们秉烛夜谈,朱元璋便根据刘伯温的“义军九恶”针对性的颁下了军令。欺压百姓者,强抢民女者,违抗军令者,临阵脱逃者等等,都将被斩首示众。
画册中的红巾军冲锋图
那么第一个倒霉蛋是谁呢?有一天朱元璋拉着徐达到一家酒馆吃面的时候,听到楼上的动静十分大,就把老板叫过来询问,到底是谁在这里喧哗。
老板赶紧说是一帮义军,每天都在这里胡吃海喝,从不给钱,还把自己的女儿掳过去陪酒。说到这里老板声泪俱下,却不知朱元璋藏在袖袍下的拳头已经紧紧地攥起,他强忍怒火告诉老板只管上去要钱,如果不给就下来找他,他会主持公道。
老板闻言感激涕零,终于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了,赶紧上楼讨要酒钱。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和汤和等来的却是从楼梯上滚下的老板尸体,朱元璋站在那气得浑身发抖,周身散发出的寒气让汤和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很快几个喝得醉醺醺的将领大摇大摆地走了下来,当他们睁眼看清来人之后,瞬间醒酒了,连忙低头喊夫帅。朱元璋总算知道了,带头为非作歹、草菅人命的竟是自己的义子朱勇,他平静地让朱勇等人回去休息,休息好了再来见他。
回去之后的朱元璋找来李善长,跟他说了自己今天的见闻,当朱元璋问他们该如何处置这些人时,平时能言善辩的李善长却沉默了,对方可是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义子,这个处置应该让朱元璋自己决定才对。
影视剧中朱元璋义子朱勇被处死的画面
朱元璋看出了李的窘迫,随即大手一挥,下令在城楼上处死朱勇等人,还发了朋友圈让全城百姓都来围观。他这一举就是在告诉全军将士,也是所有百姓,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触犯了军规都要付出代价,就算是自己的义子也不例外。
他还命令全军上下把从老百姓、乡绅富商手里抢来的东西尽数归还,必须登门道歉,朱元璋的铁血手腕让所有人都疯狂点赞,义军之中总算是出了一位明主。
对付胡惟庸
灭了劲敌陈友谅,设计杀害小明王之后,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统一了中原。开国之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困扰着朱元璋,那就是给三十四位开国元勋封爵。
因为人数众多,且不想因为自己的分配不均寒了大家的心,所以这件事被朱元璋一拖再拖。好功的蓝玉不知从哪听来的小道消息,早早地向众臣宣布朱元璋不日将宣布对群臣的封赏。自古以来帝王最忌惮的就是揣测君心,这也为蓝玉最后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在徐达北伐凯旋之后,便对有功之臣一一封赏,但因赏赐过低引发了大家的不满,特别是汤和仅仅得了一个伯爵的头衔。汤和的手下大呼不满,趁着酒劲夜闯皇宫,还杀掉了刚被封侯四小时的内侍统领——武平侯吴勇。
明朝开国元勋汤和像
事后朱元璋亲自问话带头闹事的将领胡大林,严厉地斥责他们没有封爵都是有原因的,他们的过大于功因此受不了恩典,几人这才明白,纷纷到宫门外自行决断了。距受封大典过去不到几个小时,就因此连续出了好几条人命,朱元璋知道手下的这些骄兵悍将一日不除日后一定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虽然这件事和汤和没有直接的关系,毕竟不是他下令让属下去皇宫闹事的,但是如果没有他的默许这几人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朱元璋为了严肃军纪,直接撤掉了汤和大元帅的职位,还将他的爵位再降一级,如果不是儿时的情谊在,恐怕汤和早已身首异处。
朱元璋重新任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让他讨伐南方以此将功折罪,汤和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自己的命总算是保住了。
汤和任命征南将军时指挥战斗的情景
朱元璋为了巩固刚刚成立,根基不稳的明朝,沿袭元朝设立中书省,首位宰相是追随他的谋士李善长。中书省的职权非常大,统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并总理全国上下政务,任何官员的折子都必须先送到中书省,经检阅之后才会上递给朱元璋。
之后李善长发现了朱元璋的杀心,甘愿退出政治舞台告老还乡,所以这个职位就由他的学生胡惟庸接任。刚开始的胡惟庸勤勤恳恳,忠心地为朱元璋做事,也干出了一些不错的政绩,颇得朱元璋赏识。
有一次朱元璋带着皇子们去南方避暑游玩,临行前赋予了胡惟庸了管理全国大小事务的权利,并暗示他自己没个半年回不来,让他好好干。胡惟庸一听朱元璋如此“宠爱”自己,尾巴一下子摇到了天上。
明朝宰相胡惟庸像
他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把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积压了半年的政务全都处理完毕,工作之余大肆结交淮西勋贵,还被推崇为“大哥”。
他不知道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元璋每天都能收到李进递送的折子,里面详细记载了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其嚣张跋扈的态度令人发指。朱元璋回京之后,第一个收拾了胡惟庸,并斩杀了他的党羽连枝数万人,这之中就有昔日大将蓝玉。
蓝玉案
本来蓝玉可以安享晚年,享受朱元璋给他的荣华富贵,但他偏偏作死,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朱元璋的雷区反复横跳。朱元璋在治理这些淮西勋贵之时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刘伯温,因为他并不是出身淮西,而且和这些人向来不对付,所以执法时可以做到刚正不阿。
武将们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不敢将怒火发泄到朱元璋身上,只能由可怜的刘伯温默默扛下了这一切。长年的明争暗斗让刘伯温和武将们的嫌隙越来越大,他们只要一聚在一起喝酒就是商讨如何能杀了刘伯温。
蓝玉铜像
终于在蓝玉出征蒙古之前,朱元璋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蓝玉实在忍不住了,逼着朱元璋将刘伯温处死。朱元璋一看蓝玉的态度,又看他的贴身将领只知蓝玉不知皇帝,就起了杀心。
他好言劝慰蓝玉,自己一定会做这件事,但是他蓝玉必须打赢这场仗,蓝玉这才开开心心地出征。看着大军浩浩荡荡驶出皇城,朱元璋再也控制不住了,他命锦衣卫指挥蒋瓛(huán)四处搜罗蓝玉的犯罪证据,这一次他必须准备好充分的理由再杀掉他。
经过蒋瓛的秘密侦查,终于找到了蓝玉犯下的众多大案:纵容义子在民间横行霸道、自己强占粮田、强行毁关破关、大军中的封赏都由他来决定等。
这些还不是最致命的,要知道朱元璋对于这些跟自己同一个地方的老乡还是相当念旧情的,蓝玉的死是因为他竟然想造反。在蓝玉回来之后没多久就下了诏狱,他说出自己曹震、朱寿、王弼等人定好在朱元璋藉田之时发动谋反,锦衣卫更是在蓝玉等人家中搜出大量来往书信、城防图部署等,已经是证据确凿。
电影《绣春刀》中锦衣卫的形象
面对事实,曾经驰骋沙场、意气风发的少年,那样的英姿像电影似的在朱元璋的脑海里一幕幕闪过,他痛的是自己那么看重的兄弟最后竟要来害他。朱元璋知道,这一次不连根拔起,日后必会生出更多事端,于是开始一场牵连一万五千余人的“蓝玉案”的屠杀。
那么朱元璋真的是暴君吗?我认为不是,他并没有做出惨绝人寰的举动,杀的每一个人都是该杀之人。这些追随他开国的大将自恃劳苦功高,但是他们身处的还是封建社会,一旦触犯了皇权必定是死路一条。
汤和之所以逃过一劫就是因为他看清了这一切,在属下夜闯宫门那件事之后便开始与世无争,从不贪功抢功,最后得了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