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读者问“个人养老金”问题,到底买不买?如何买?父母和自己未来都要面临养老难题,怎么办?
之前在星球我专门回答过,今天再单独讲一下。
看问题,抓本质。
国家为什么要强推“个人养老金”?
是给人们谋福祉吗?并不是。
90年强推社保的时候,墙上面贴的广告语是“国家给养老”,10年后是“国家帮养老”,20年后,“养老不能靠国家”。
而现在,推出“个人养老金”,其目的就是弱化国家养老制度,为以后“养老靠自己”铺路。
30年,标语换了四次,为什么?这里做个科普。
第一,入不敷出。
生育率下降,老人寿命延长,导致养老金支付人数增加、缴费人数减少。2023年65 岁及以上人口约 2.2 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约四分之一,预计 2030 年左右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2035 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2050年左右可能突破5亿。
第二,制度不完善。
一是提前领取养老金、待遇水平过高等问题,使支出超可持续范围。二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形成隐性债务,如 “中人” 过渡性养老金支付等问题,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增加了养老金缺口。
第三,运作效率太低。
我国养老金投资方式保守,投资品种单一,主要存放银行,年均收益率不到 2%,低于年均通货膨胀率 2.47%,造成基金 “缩水”,其次就是来源单一,主要依靠社会统筹,缺少多元化供给方式,限制了养老金增长。
三点合一,结果是什么?
窟窿。
怎么补窟窿呢?
1、延迟退休政策
2、养老金投资体制改革
3、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延迟退休已经在做了,而“个人养老金”,就是第三点,让养老金走进资本市场,委托市场机构投资提高收益。
所以个人养老金的推出,其实就是为了补窟窿,以及让养老金制度可持续,那么靠国家养老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让“个人养老金”,逐步替代“养老金”的生态位。
等到若干年后,国家养老金这玩意大概率会慢慢消失,最后水到渠成交给市场,转移到个人身上。看到这些,不用有任何情绪,还是那句话,看我文章,明白底层逻辑,趋利避害。
个人养老金,说白了就是在社保之外,鼓励你到银行,再开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提前攒钱养老。
为了吸引人们开户,他们抛出了“节税”的橄榄枝,薪资越高,节税越多。下面是表格:
不用计算,直接给结论:
月薪8000以内,是享受不到税优的。因为个人所得税缴纳3%,但未来退休领个人养老金时,还需要交3%的税。
月薪8000以上,才开始有了节税的效果。
个税在20-30%,节税效果最好,比如月工资2万,一年节税额大概是2400元,看起来理财收益可以达到20%。所以这个东西,主要是针对中产以上人群出的。
虽然效果看起来不错,但要考虑到,每年12000,缴进去,就会失去流动性,活钱变死钱,相当于长期定向存款。
那么怎么办?就是想养老,就是想节税,如何收益最大化?我认为主要还是对风险的评估。
1、有风险的。
我个人养老需求,基本是靠定投黄金和纳指,因为收益高,主要有投资赚钱的成分在,而且个人偏向风险性较高的玩法。
但这种也仅适合部分人群,适合资金较多,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对国内外资金盘有一定认知的,可以跟着我玩。
2、0风险的。
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而且对投资想法不是很大的,要求稳妥起见,且追求高收益。而且年收入在20W+的,可以考虑另外一种方案,就是节税+理财险。
这个我也让身边很多保守型理财逻辑的朋友去买。
方法就是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享受节税优惠,每年缴12000,用这些钱,买一款理财产品,叫做“中英福临门”,自己去搜。
这款险,很多人都知道,优势就是储蓄收益不错。比如30岁女性,一年交1.2万,交20年,55岁退休领钱,到手是32.77万,个税税率20%的话,收益就有3.39%,30%的话,能做到4.22%。
也可以选择缴10年,或者几年都行。看个人情况。
总之就是有节税和储蓄理财的效果,比单纯买存款强太多,存款利率太差了,尤其降准降息后。
这个东西的弱点就是,所有收益最终都存在了个人养老金账户,退休才能拿出来。个养账户有自己的提取规则。
其实无论是什么,只要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买,基本都要符合6个条件之一才能拿到手,分别是:退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患有重大疾病、领取了失业保险金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险金。
不过倒是这种强制性,也让一些人避免中途抓心挠肝要提前取钱,钱反而能拿得住,有了预期回报,相当于节税+强制储蓄了。
收入较高的,如果还想把节税效果拉满,还可以搜另外一款产品叫岁岁享,基本也是稳定收钱,每年只缴2400。
这种理财的逻辑都是一样的。就是花有限的钱,做最大化收益理财,长期配置低风险资产。方法只有这些。2024年马上结束,纳税大户尽早搞。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会在里面每天写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900多投资爱好者共同分享财富保值秘密,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