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清华大学举行了2024年度特等奖学金颁奖典礼,扬州中学2021届毕业生丁恺睿同学凭借丰硕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获得此殊荣。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是清华大学校内最高学生荣誉,被称为“神仙打架”的竞选过程堪称激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行健书院钱学森力学班的丁恺睿同学,听听他的成长故事。
【个人简介】
丁恺睿,中共党员,扬州中学2021届学生,高中期间曾获2020年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行健书院钱学森力学班,已被推荐免试至清华大学张亚勤院士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大学期间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并夺得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特等奖……在具身智能领域国际会议CoRL、IROS上发表两篇一作论文,入选清华大学因材施教培养计划“思源”计划、“启明”计划。
缘起·物竞三年广陵梦
博尔赫斯曾说:“任何命运,无论多么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那就是人们彻底醒悟自己究竟是谁的那一刻。”对于丁恺睿而言,那一刻便是他在扬州中学的胡文虎楼上,双手接过《程稼夫中学物理竞赛教程》的瞬间。
丁恺睿同学说,那个瞬间点亮了他的生命,驱散了他的迷茫,指引了他的方向。而在扬州中学就读的三年里,这种瞬间还有许多,有来自同学们的豪情宣言,有来自师长们的精心点拨。这些瞬间感召着他,淬炼了他永不言弃、心怀光火的品性;赋予了他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动能。
三年之中,在陈洪松老师的引领和帮助下,丁恺睿同学在物竞上广为探索。不仅自学了四大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本科期间的几乎全部物理课程,还奔赴全国各地参加了各类物理实验技能培训。这些自学的知识为他后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期间,他只用少量的时间就在各门专业课中取得了领先的成绩,还留出了多余的时间进行科研和学生社会工作。同时,高中期间培养的物理实验技能也让他受用良多,在大学的科研之中,他不仅能够快速适应,还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而他认为,扬州中学对他的大学产生的更大影响,是教会了他探索“我是谁”这个命题。扬州中学提倡“自治自动”,重视素质教育,给予了学生充足的空间探索自我。这样的教育理念让他得以广泛阅读《三体》《月亮与六便士》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激发了他向内求证“我是谁”,还激励了他向外求索,追随兴趣,抛弃功利化,探索无尽的科学世界。
三年的高中时光为他的心灵播下了火种,让他在大学期间面对困难时得以不屈不挠,面对迷茫时能够坚定执着,面对身边的负能量时始终保持激情。他在大学的学习中取得了3.96的学分绩(满分4.00),并在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中斩获特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扬州中学的悉心培养。
丁恺睿同学感叹:“如果说在清北这样的高校中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的头脑,那么让我得以脱颖而出的就是那个被扬州中学滋养的‘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灵魂!”
探智·拼搏聚火燃智能
科研之路是曲折的。大学期间,丁恺睿先后尝试了粒子物理、量子计算等方向的科研,最后才将智能机器人作为了长期的科研方向。不仅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可能性、契合自身物理背景的新兴领域,更因为它符合国家需求、具备改变世界的潜力。
科研的过程是坎坷艰辛的,他在工位上曾度过20多个通宵,大三一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实验和论文的写作中。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两篇一作论文,开启了他的学术生涯。
他研究的是如何让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里更好地理解指令和进行自主操作,这是一个涉及到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械工程的交叉领域。他提出了一个名为PreAfford的通用预抓取算法,旨在解决机器人在不同物体和地形上的抓取问题。这个算法的提出结合了他对力学知识的运用:利用空间力系的积分计算,找到了预抓取的最佳推动点位。这个算法大大缩短了数据采集的时间。
在科研的过程中,丁恺睿还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他的项目在挑战杯中只获得了三等奖,两篇共一论文也因为进展不顺而未能发表。这些失败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一度失去了工作的热情。他说,在那一个个郁闷的深夜里,是依旧活在他灵魂里的那个充满力量与梦想的扬中少年在激励着他。他会经常听一听高中时喜欢的音乐,感受当时的理想与热情,一步步向目标踏实迈进。
在这份力量的支撑下,他在科研上也有了新的突破。最终,他的两篇一作论文成功中稿,为他的学术生涯打开了新的大门。
如今他已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步伐坚定而有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提高生产力,同时结合创业,探索更广阔的领域。他相信,技术的意义不在于取代人,而在于让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传知·任重道远科普路
大一暑假,丁恺睿参加了“思源计划”组织的陕北榆林支教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强烈感受到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传播知识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于是在支教结束后,他创立了“K的青年书屋”自媒体账号,在学校里组建了一支学生科普自媒体团队,开始了他的科普之旅。
为了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他常常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之间穿梭,一边进行科研,一边准备科普内容。夜晚,当大多数同学已经休息时,他还在剪辑视频,调整文案,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准确传达科学的魅力。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的视频共获得了超过100万次的播放量,账号也收获了超过2万名粉丝的关注。他们的作品在清华大学校科协举办的“讲好知识的故事”科普大赛中获得了“最佳传播奖”,丁恺睿也被学校的新媒体人才计划“启明计划”选为科技赛道的主理人。
与此同时,他还在行健书院学生科协担任科协主席团的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做一名科技博主的机会,他提出了“行星计划”,从同学之中挑选科普视频的出镜人,自主撰稿、自主剪辑,向全校同学讲述科技的前沿热点,他们的视频一度打破了书院视频号的历史播放量记录。
丁恺睿认为,传知之路,既是分享,也是自我的学习和提升。而这些都督促着他时刻保持好奇之心,也提醒着他铭记身上承载的社会责任。
特等奖的奖状上写着这样几句话:“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肩负使命,追求卓越,为国家复兴、民族富强、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
丁恺睿将之谨记在心。 在未来科技时代,他将继续作为知识的探索者与传播者。带着扬州中学赋予他的热情和理想,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添砖加瓦,也点亮更多人的科学梦想。
【温馨寄语】
高中三年的时光既珍贵又沉重,它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却又于眼前设置了无数的坎坷。然而,哪一个成绩的取得不交织着汗水与泪水?又有几人能轻松愉悦躺赢人生?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学弟学妹们,我也曾和你们一样,在扬州中学的校园里,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承受着学习的压力,备受过失败的煎熬,经历过前行的迷茫……无须畏惧,不用羞愧,这些都是一个奋斗者正常的心路历程。
学弟学妹们,愿你们既能在扬州中学积极温馨的氛围里,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找寻到人生努力的方向;也能直面高中学习的挑战,借助扬州中学的高层次平台,依据师长的悉心教导,结合自身的个体状况,总结出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奋斗中磨砺出璀璨青春。
三年扬中书卷声,助我无悔追梦人!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郑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