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人杰地灵、医药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医学大家,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他们所具有的崇高职业精神,对当代医学发展、医德医风建设亦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2023年7月,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全省卫健系统医德医风宣传教育,推进全省廉洁医院文化建设,福建省卫健委开展《闽医精诚》文稿征集工作,组织相关单位、作者深入挖掘、整理一批闽籍历史名医的医德医风故事,收集文稿22篇、近10万字,图片100多张。

2024年6月出版《闽医精诚——福建古今名医传略》,作为全省医疗卫生单位医德医风教育和“四下基层”学习材料,在全省卫健系统进一步树立“展仁德风范、护百姓健康”良好医者形象。

“健康福建”微信公众号开设《闽医精诚》专栏,分期讲述22位医者仁心的动人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苦重担的人,到她这里,就得安宁。

——题记

(一)

大难不死

1931年8月,夏葛女子医学院(Hackeet Medical College for Women)院长王怀乐收到一封福州急信。

写信的人叫夏美琼,是刚被录取的秋季新生。信中说,8月中旬父亲送她从福州赴广州报到,父女经马尾乘轮船, 在福州鸭母洲搭小船转乘轮船,当时浪大水急,船翻沉下。父亲和自己都落了水,险些送命。幸有船民赶来救起,现在病中,无法入学,请校方允准她养病自学,将该学期的课程(医预科) 自修后,12月再到校考试。

夏葛女子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前身之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专门女子医学校之一。1929年,其办学水准已达到A级医学院水平,被中华医学会确认为甲级医学院。当年能考上夏葛,不容易。这所医学院对分数的要求很高。当年学院开有40门课程,并且章程规定:“每科分数以70分为合格,全年总平均则须有78分方能升级……”写信的学生诉求合理,且敢于自习课程来参加考试,说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有自信。王怀乐自然不会难为这样的学生,立刻允准。

大难不死的夏美琼,要操心的,是自己的学业开销。在1931年,夏葛女子医学院一年基础花销要334块大洋。夏美琼便去离家不远的毅英小学(现为福清实验小学),白天教书赚钱,晚上发奋自习,工作读书两不误。1931年12月,夏美琼赴广州补考预科的课程。成绩出来,夏美琼每科都在95分以上,校方满意极了。

(二)

住院医师

1937年,夏美琼以优异成绩毕业,便回到福州,在马高爱(Magaw Memorial Hospital) 医院任妇产科、外科住院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夏美琼青年照。

马高爱医院,最初是来华的美国医学传教士西格尼•特拉斯克小姐(Miss Sigourney Trask) 开办的小诊所, 给妇女儿童看病,后来得到捐款,在福州南台岭后选地,造起中国第一所妇女医院。夏美琼的第一份医疗工作,就与妇产科结下了不解之缘。夏美琼到马高爱工作后不久,马高爱医院与成立于1860年的圣教医院合并为“ 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WILLIS & PIERCEME MORIAL HOSPITAL),迁到福州圣庙路。

福州协和与北京协和、武汉协和,都属于真正的老协和系。那时福州协和有新建的5层大红楼,配备了可以用来取暖和消毒的蒸汽管道,是当时南方唯一有取暖功能的建筑,甚至还有全福建的第一部电梯,是当时福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医院,但医务人员依然很少,妇产科、外科只有夏美琼一个人担任住院医生。协和的住院医师,可能是协和各级医师中最苦的。因为实行的是24小时负责制,随叫随到,不能离开医院,也没有节假日,每周只放假半天,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1—12点。晚上门诊医生既要看急诊,又要给病人挂瓶。第二天,待外国主任查完房,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才能下班。据著名心血管专家胡锡衷教授生前回忆,协和的查房与众不同,每天查房分早查房、午查房、晚查房,由主任带着。病房有英文打字机,病历书写、病史报告、交班、病例讨论都用英文,体检从头到脚,病史要问三代,病历书写要清楚,查房时下级医师要背病历,包括心电图等检查结果。X光报告出来,外国医生拿着片子分析病情。夏美琼一个人兼任两科的住院医师,其实是加倍辛苦。

1940年,夏美琼被借到古田怀礼医院任外科、妇产科医师。毕业才3年,她就要独当一面,自行解决疑难病症。那时抗战进入最紧张的时期,之后福州两度被日寇占领。怀礼医院不只有古田的病人,连屏南、闽清的病人都涌过来了。穷人无法转院,也负担不起转院的费用,夏美琼便细心诊病,看诊后没有上级医师可以求教,就自己翻查医书,手术前重温解剖学,手术时细心加耐心,生怕误伤了病人的血管、神经及其他脏器……虽然是被战争时局逼着“上马”,她的医术却也进步飞快。1945年抗战胜利后,夏美琼回到福州协和医院,这时以她的能力,已经连跳两级,担任外科代主任,兼协助妇产科手术。

(三)

顶尖梅奥

1947年8月,福州卫理公会给了夏美琼一笔奖学金,供她赴美一年,学习外科、妇产科。夏美琼回忆说,在美国进修,是先到费城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参观实习,3个月后去纽约进修学院学习妇产科及外科,然后又到波士顿 Layha clinic参观学习。这时候,奖学金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但离自己的学习目标还有不少距离。夏美琼直接联系了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负责人。

梅奥自谦“ 诊所”(clinic),其实是全美排名顶尖的综合医学研究机构,可以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平。夏美琼在回忆中写道:“该院分科种类多,专家都是老者,独自掌握技术,手术进行甚精密又敏捷,数十年如一,可称精巧,但缺乏放手培养年轻者。全世界权贵患疑难病症者皆来该院诊治。”的确如此,梅奥诊所是欧洲王室、中东富豪、欧美政要、演艺名人的首选医院。后来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老年性痴呆就在此治疗,前总统福特在梅奥安装了心脏永久起搏器,前总统布什夫妇的四个股骨头也都是在这里置换的。

夏美琼没有写入回忆的事,后来只和儿子夏元聊过,夏元说,母亲在美,开腹手术、骨科、妇产科都历练过,并且已经考到了美国的医师执照,是大外科医师。美国的导师对她又极看重,如果留在美国,在医院挂职或者自己开业,前途都是极好的。1949年夏天,夏美琼受聘于南方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医院,任妇产科、外科住院医师。但工作才几个月,她就提出辞职。伯明翰医院专家和同事都尽力挽留,夏美琼都说不,她必须回到中国。

二战后的美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超级大国,夏美琼的导师听说她要离开美国,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大惑不解, 问她:“你缺少什么,要回中国去?”夏美琼没有接话,也没有再向导师提回国的事,只说自己想要休假去香港。

(四)

曲线归国

让夏美琼怦然心动的,是这个消息: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我是中国人,应为祖国贡献力量。”怀着纯真的爱国之情,夏美琼悄悄启程。这一程回国的路,长达数月 。

并不擅长写散文的夏美琼在自己的回忆文章里,不厌其烦地叙述这条“ 回国曲线”:

“1949年12月,从旧金山动身坐船27天,经夏威夷上岸游览,该岛风景秀丽,华侨、日侨以及各国侨民众多。”

“经菲律宾亦上岸游览……”

“经过日本亦上岸游览……”

这些欣喜又秘密的游览,都是为了避开美国耳目、掩盖自己的真正目的吧?

“到了香港,等待能安全回到大陆,所以停留在港两个多月。朋友劝我在港工作,我认为祖国需要我,香港不是我久留之地,待到比较安全的船启程,先到厦门,然后回福州。”1950年3月,夏美琼回到福州协和,担任了妇产科主任。不久,又兼任福州协和医院的医务主任。在20世纪50年代,几个高精复杂的手术,如腹膜外剖宫产、广泛性子宫切除、阴道式子宫切除,第一例都是出自她的手。她已是福建省内最好的妇产科专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现人生价值的不同境界。夏美琼的“治平”之才,用在了治病救人、仁泽妇幼这件大事业上。

(五)

守护天团

解放初期,党和人民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极为重视,于1951年成立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1954年3月,夏美琼被组织调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任副院长兼妇科主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也随她并入。

从主打一个妇产科到主持一所妇幼医院,夏美琼此时已是不惑之年。她的胸怀,何止一所医院?1954年的福建,有一千三百万人,夏美琼要守护的,是数百万妇女儿童的健康。她当然知道,一双手的作用极其有限。当务之急,必须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妇幼医疗队伍。

夏美琼是福建妇产科的第一把刀,技术精湛。她首先立足本院,手把手给年轻医生带教技术,学会一步,就放一手,都会了,她就全放手,但放手不放眼,因人因材施教。经她亲手带出的爱徒,都是全省妇幼医学的精英。

在技术上,她倾囊而授;在人才上,她不藏私,成熟一个,就播散到各地市扎根,如丁宝玉被派到三明市一院入主妇产科,叶清芬在福安地区医院妇产科领头,吴维瑛在南平地区任妇产科主任,龙岩地区医院的产科主任则是当年单科独进的杨素英……这些女将,成了当地的妇产学科带头人,各地区因此有了妇产医疗基础,组建了自有人才队伍。当时县级医生更缺,一个萝卜一个坑,腾不出时间到福州进修。夏美琼就把本院已能独当一面的主治医生派下去顶替,让基层医生得到机会,来省妇幼进修一年半载。

夏美琼还积极领办农医班,妇产科专一班、专二班,以及医学院妇产科单科独进实习任务,为福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层妇产科人才。

不仅如此,一次,因基层缺外科医生,卫生厅决定派协和医院的李庆安医生下福安支援,同时三明也缺人,决定协和再抽林敬恒去增援。行前夏美琼提出,这些地区妇产科也缺高明的医生把关。培养来不及,于是赶在李庆安、林敬恒下去之前,把他们先叫到省妇幼保健院,手把手教会他们剖宫产与子宫切除,这样,“下去基层后,就可兼顾妇产科”。

八百万福建妇女儿童的“守护天团”,在20世纪 50年代,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八闽大地的偏远地县,因此都有了夏美琼编织的妇产医疗网,在此基础上,不断巩固扩大。危害劳动妇女健康的“两病”防治任务能顺利告捷,从基层送来的子宫破裂几乎绝迹,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不断下降,都是这张“妇产医疗网”的丰功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80年代夏美琼院长(前左三)主持病例讨论。图片来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六)

“红色菩萨”

1954年,夏美琼带着老小,从物质条件优渥的协和,搬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内两间朝北的小平房。夏元说:“小时候我很少见到母亲,每天,她总是在病房里。”

医院里的人,倒是一天到晚都能见到她。妇幼人记得:“几十年来,她都是早上班,迟下班,节假日也都在病房和门诊工作,从来没有在家休息一天。每天清早和晚上,她还要到病房和婴儿室巡视一遍,刮风下雨时就来病房为病人关门关窗、盖被子,她为病人倒便盆、送药,遇到阴冷天气婴儿室尿布供应不上,她就帮助洗尿布、烤尿布, 嘱咐护士及时为婴儿添衣加被。”

夏美琼对贫苦的病人尤其照顾。她是专家,找她看病要挂专家号,但逢有穷人看病,她总是交代:“你去挂个普通号,到我这里看。”千方百计替穷人省几块钱的挂号费。能够自然分娩的,就不必动剖宫产,省一笔手术费;没有钱动手术的,她说:“先抢救病人,钱从我工资里扣!”病人产后缺少营养的,她送去家里的线面鸡蛋;穿得单薄的,她买来布和棉花,缝制棉背心送去;没有家属照顾的,她就把牛奶热好送到病床前……

劳苦重担的人,到她这里,就得安宁。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称夏美琼是福建的“活菩萨”。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她就被群众称为“红色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夏美琼看望产妇及新生儿,待病人如亲人。图片来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七)

两袖清风

夏美琼对于名和利,一向看淡。她到省妇幼保健院时住的是朝北的旧式平房,夏天热、冬天冷,她都从未要求调换。后来拆盖了宿舍,她才住进楼房。上世纪 90年代, 医院盖了新的宿舍楼,她本可以先挑,却说:“我有现在住的房子,就很满足了。医院里还有那么多职工的住房没有解决,新房我不要。”

夏元说:“我母亲做了乳腺癌手术后,单位那时是在茶亭,走路耗时,她又不会骑自行车,就定制了一辆小三轮车,每天骑三轮车到茶亭上班。有一次雨天路滑,她连人带车翻到水沟里。医院的人也挺好,那天下班前就把院里的小车停在门诊大楼外等着送她,司机左等右等见不到人,上去一找,她已经自己走了。后来我问她为什么不坐一下小车,母亲说,医院的小车是接送病人用的,我怎么能坐?”

以身作则的夏美琼,带出来的妇幼人,不要说收红包,收两条鱼都是要被严厉批评的。在医德评比方面,多少年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年年名列前茅。

到最后一次生病,夏美琼还不肯去医院,觉得“年纪大了,生病是自然现象,不要浪费国家资源”。夏元自己是医生,看母亲的情况,怎么都不对了,索性找到医院的王振南书记,请院方动员安排她入院。出于对书记的尊重,夏美琼才不得不入院。

夏元回忆说:“我母亲的工资是比别人高,但我们家的物质真没有什么是比别人好的。家里人多,开销靠她;资助病人,也是她的一块固定开销;医院大院里谁家有困难了,她的钱包就关不住,10块、20块就出去了。早年这样,晚年也是这样。到去世前那次住院,我母亲说,这次进去,我可能出不来了,我的存折交给你们。我妻子打开一看,45块。”

这是她一生的全部积蓄。

2004年11月27日16时56分,夏美琼与世长辞;12月14日,福建省卫生厅发出《向夏美琼同志学习》的决定;2005年,国家卫生部追授夏美琼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 ”荣誉称号。

如今,新入职的医师在夏美琼的塑像前举行宣誓,新入职的护士在夏美琼塑像前举行授帽仪式,已经成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新传统”。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来源:省卫健委宣传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一审:孙永杰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