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上研制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国家有几个?除了中美俄以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主,那就是印度。

要知道,超远程空空导弹对雷达、数据链、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要求极高,对超远距离锁定目标的体系支持要求更高,因此,别说一般国家,就是英法这样的老牌军工强国都没有实力研发。

可以这么说,研制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国家,比研制五代机和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还要少。如此一来,印度紧随中美俄的脚步研制超远程空空导弹,就很不寻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斯特拉MK3导弹及其宣传材料)

印度超远程空空导弹名为阿斯特拉MK3,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了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也就是类似于欧洲“流星”空空导弹用的那种动力系统。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有两大优势,一个是比液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紧凑,另一个是比冲远大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使得“流星”以185公斤的重量获得了150公里的最大射程,比AIM 120、R 77和霹雳12都要强。

阿斯特拉MK3的优缺点
因此,阿斯特拉MK3有着与“流星”一样的优点,弹体小巧轻便,射程还远,该弹长3838毫米,直径200毫米,重230公斤,以9公里高度飞行时,射程190公里,而以20公里的高弹道飞行时,阿斯特拉MK3的最大射程可达340公里。

要知道,俄罗斯射程300公里,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R 37超远程空空导弹,重量可是达到了600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R37超远程空空导弹)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恰恰因为阿斯特拉MK3的冲压发动机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助燃,导致其无法采用固体火箭空空导弹常用的高抛式弹道来增加射程,只能选用不同的高度飞平直弹道,因而才出现了9公里和20公里两种高度的弹道。

由于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在尺寸重量和比冲上的优势,这个缺点带来的影响并不明显。

冲压发动机对飞行速度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了,阿斯特拉MK3的拦截速度为2-3.6马赫,也就是说,它的最大速度只有3.6马赫,这是因为冲压发动机一对巨大进气道导致了飞行阻力的急剧增大,尤其是在发动机关闭,导弹进入依靠惯性飞行的阶段时,进气道的阻力会使得阿斯特拉MK3的速度急剧下降至2马赫,大幅低于主流空空导弹2.5马赫的末段速度。

不仅如此,进气道的阻力还会拉低导弹的平均速度,增加导弹的飞行时间,“流星”达到4马赫的速度需要30秒的加速时间,反观AIM 120,在全动力情况下只要3秒多就可以达到4马赫的极速。

假设阿斯特拉MK3的平均速度为2.7马赫,飞行340公里,用时将超过6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星”空空导弹)

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技术支持
还有一个问题是阿斯特拉MK3射程与重量的比例不太对,其以230公斤的重量就达到了340公里的射程,而185公斤的“流星”最大射程才150公里,难道以印度的技术,阿斯特拉MK3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比“流星”先进这么多?

其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印度并没有掌握阿斯持MK3的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印度在研制阿斯特拉MK1的过程中就遇到了极大困难,先后两次推倒重来,最终还是用了大量俄罗斯元器件才勉强研制出来,更不要说技术水平更高的阿斯特拉MK3了。

因此,阿斯特拉MK3显然是在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研发的型号,这从其采用了与“流星”类似的双下侧二元进气道就能看出端倪。

那英法等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它们要通过印度的阿斯特拉MK3项目来发展自己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技术,就跟俄罗斯通过向印度出售苏 30MKI来发展自己的苏30SM一样,也是在拿印度当"小白鼠"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30SM战斗机)

正因为如此,阿斯特拉MK3才能在射程160公里的阿斯特拉MK2还没着落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地面测试,这是因为前者并不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换句话说,阿斯特拉系列的三种空空导弹几乎没有技术上的继承性,其实也没什么好继承的,因为核心技术本来就不是印度自己的,也就谈不上什么传承和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