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亮剑》的人,恐怕都对李云龙大闹课堂印象深刻。本来教官常乃超要求大家讨论二战时苏德战场上的“库尔斯克会战”。

李云龙抢先发言,却非要讨论淮海战役,说:“我们华野装备是差点,可好歹是咱自己从敌人手里夺来的,你满世界打听打听,60万吃掉80万的战例,哪国有?

一句话捅马蜂窝了,丁伟率先不干了,表示:“总共就有三大战役,我们四野就打了两个,没有我们四野,全国解放就得推迟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叫罗大征的军长,也按耐不住了,吼:“都别争了,都别争了,还是说说延安保卫战吧,我们教导旅和新四旅总共才两万人,胡宗南有多少人?20多万呀,要说以少胜多,我们一野战例多啦……

话音没落,来自二野的常保胜就跳了起来:“我们二野最先发动反攻,给他来个中路突破,中路一破,全国战场都活了,破其一点,全线动摇,你们都跟着沾光……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四位分别是代表其所属的“四大野战军”发言。李云龙是代表陈毅、粟裕的华野,其实就是三野。丁伟代表着大名鼎鼎的四野。罗大征代表彭总的一野,而常保胜则代表着刘邓的二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问题是,李云龙、丁伟、孔捷,在抗战时都是驰骋在华北大地上,所谓“晋西北铁三角”。

同时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后,华北也曾出现了一个野战军,这就是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可为何却没有人代表华北野战军出来说话呢?

不论怎样,通过李云龙他们四人在课堂上的争论,我们可以捋顺清如下这个关系。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确曾出现过五大野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为何没有第五野战军?

第一个是华东野战军,成立最早。由于当时华东战场,处于蒋介石统治中心地区,导致被复进剿。而该地区的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却又分别作战力量分散。于是陈毅提出,两大野战军合并。

由此在1947年,华东野战军合并完成,陈毅和粟裕的梦幻组合,开始发挥威力!

第二个是西北野战军,在1947年国军进攻延安,毛主席他老人家决定留下,牵制胡宗南大军的同时,指挥全国战场。为了保卫中央,原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撤销,成立了由彭总挂帅的西北野战兵团。

在1947年7月的小河会议后,西北野战兵团还要实行外线作战,于是升级为西北野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是东北野战军,在1948年时成立——这个最有名,不多说了。

第四个是中原野战军,成立在1948年5月“城南会议”后,刘邓的中原大军自此成立。

最后一个就是华北军区,在1948年中央决定把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解放区合并,成立了华北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徐向前为第一副司令。后来由于咱毛主席入驻西柏坡,自然这支队伍就要由中央掌握。

事实上此刻所谓的华北军区,已经被广泛称为——起码是默认为华北野战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结束,平津战役也进入到收官阶段(1949年1月31日结束)。于是在1949年的1月15日,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

彭总的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刘邓的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陈粟的华东野战军,改称为第三野战军。威名赫赫的东北野战军,改称为第四野战军。

不过华北野战军(军区)却并没有顺应改名。因此这才导致在《亮剑》中,曾经在华北平原奋斗过的李云龙、丁伟,一个代表三野,一个代表四野,脸红脖子粗的争功。

那么为何由聂荣臻、徐向前,这两位元帅统领的华北野战军(军区),没能成为“第五野战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战绩拿不出手

最有名的一个理由就是战绩论!在五大野战军中,唯华北军区(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绩没法拿出手。瞅东北野战军,三大战役打了两个,从白山黑土的东北,一路平推到海南岛!

所谓战绩决定底气,因此丁伟才敢说“没有我们四野,全国解放就得推迟几年”。那么为啥四野这么豪横?其实说来说去,在战斗意志相同情况下,装备如何就成了决定性因素。

淮海战役的胜利,陈毅元帅说,“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不过粟裕大将却说得更实在:“靠的是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军工厂生产的大炮弹。”

关键词是“大连军工厂生产的大炮弹”。皆知东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号称“共和国长子”,就是因有比其他地区,都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解放前就是如此了。因此东北野战军的装备,也一直要比其他野战区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三野,一个淮海战役,惊得斯大林都叹服!就更不要说,还有孟良崮斩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了。

还有二野,牺牲小我,率先反攻,虽万人吾往矣!邓公那句:就是中原野战军全部拼光了,其他部队也一样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就是最好注解!

再者言淮海战役的胜利,也有二野大功劳。比如黄维兵团,就是兵力对比一比一情况下,被二野围困,并最终在华野帮助下,吃掉的。

一野也是战绩杠杠硬,五大野战军中,最初时一野是实力最弱的,结果却在咱彭总率领下,硬是揍垮了胡宗南,随后横扫大西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华北野战军,战绩实在拿不出手。因为在五大野战军中,唯有华北野战军,一直被傅作义压着打。

甚至一度朱老总都不得不“下沉”到华北野战军。也就是咱的总司令亲自前来调教和指挥,这才使得华北野战军有了起色。这种情况直至东北野战军入关,才得以彻底改变。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傅作义就成拦路虎,让聂荣臻率领华北野战军,无法达到其他野战军那种高度(战绩)。因此这才没有改为“第五野战军”,但这个理由果真成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四:跟傅作义关系不大

笔者认为,跟傅作义如何关系不大!因为五大野战军更改为“序数排列”时,是在三大战役的收官阶段。当时北方几乎已定,放眼全国还有西北、东南、中南、西南四个地区等待解放。

于是,一野主攻西北,二野负责西南,三野横扫东南,四野贯穿中南。而在北方就必然要留下一支野战军吧,不能都撒出手对不对?再看华北野战军,既有地利之便,又曾被朱老总调教和指挥,显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禁军”,留谁?自然是华北野战军。

一则保卫中央地区,并还负责清剿残匪、特务等。二则担当预备役,随时抽调兵力支援。如华北野战军下辖的18兵团,就曾经转属二野,解放西南;而19兵团曾转属一野,解放西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亮剑》中,李云龙从二野(中原野战军)转属三野(华东野战军),便是如实反应的这种情况。

因此说来说去,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之所以未能成为“第五野战军”,是出于当时的大局需要,跟傅作义——也就是战绩如何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