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时值2024年底,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针对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进行摸底,盘点,从中筛选、推荐50个具有一定教学、科研实力的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涵盖范围包括全国“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50强”排名主要依据各个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研究与科研成果、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实验设施与资源条件以及社会影响力与声誉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综合实力、能力和水平。本次排名主要依据参考以下四个维度。

一是学术研究与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与引用: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质量以及被引用的次数是衡量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和广泛的引用能够体现高校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贡献。

科研项目与经费: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以及获得的科研经费总额也是评价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实力的重要方面。这些项目和经费通常用于支持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也是评价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包括专利申请、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

二是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学历背景、职称结构、学术成就以及教学经验等是评价高校人工智能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人工智能学院的课程设置是否完善、教学内容是否前沿、教学方法是否创新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也是排名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实验设施与资源条件

实验室建设: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情况,包括实验室面积、仪器设备、软件资源等,是衡量其教学和科研条件的重要指标。先进的实验室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数据资源: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相关数据集、是否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等也是评价其实力的重要方面。

四、社会影响力与声誉

社会评价: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声誉也是评价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这通常体现在高校与行业的合作情况、毕业生就业质量、校友在业界的影响力等方面。

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情况也是评价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面。这些合作能够推动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高校的国际声誉。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50强一览表(2024年)

综合实力排行

学校学院名称

特色点评

成立时间

1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目标为实现人工智能核心基础、底层架构和未来计算模式的重大创新突破,建成世界一流的汇聚及培养顶级人工智能人才的大基地。

2024年4月

2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

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全球最早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2021年12月

3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

2017年5月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构建了“国际化+西电特色”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被誉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2017年11月

5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学科高峰。

2018年3月

6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在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开展引领性研究,产出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培养出大量人才,被誉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2024年6月

7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构建了面向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的完整创新链,在基础算法模型、新型计算架构及专业芯片和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8年12月

8

武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

2024年12月

9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加强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交流合作,强化人工智能成果转移转化合作。

2024年4月

10

华东师范大学空间人工智能学院

独立建制的交叉学院,旨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2024年6月

11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

采取“1+N”政校企院共建模式,分层分类打造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工智能人才队伍。

2024年4月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探索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4月

13

山东大学浪潮人工智能学院

面向新工科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在夯实工程教育基础上,注重加强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性、创新性教育。

2024年5月

14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拥有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4年9月

15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实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双向开放、双向融入”,构建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一流的教育平台和科研平台。

2019年6月

16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开展本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2019年4月

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

瞄准数学和智能关键领域,实施本研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

2020年1月

18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建设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2020年1月

19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建立人工智能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体系,为未来我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上的发展培养智力资源。

2018年5月

20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获批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8年5月

21

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设有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和人工智能创新班两个班型,着力造就“厚基础、宽视野、重交叉、强实践”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2023年4月

22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形成了算法与系统“软硬结合”、方法与应用“两翼齐飞”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学院建设思路。

2018年5月

23

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正在形成前沿性、交叉性、需求性的办学模式,在行业大模型、大数据智能、空天智能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2020年6月

24

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提升学校人工智能学科质量,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招录和教学培养全日制硕博研究生近300人。

2020年10月

25

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功研制我国首套船用组合导航系统、首艘无人系统等,为我国船舶工业和船舶装备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2020年

26

重庆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聚焦于自动推理、大数据智能计算、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等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2020年

27

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2018年4月

28

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构建中国海洋大学多学院合作网,开展跨学科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研究。

2019年

29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重邮讯飞人工智能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017年

30

中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具备人工智能科学和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2023年9月

31

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完备的“人工智能”本科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2018年7月

32

南方科技大学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

推动人工智能对其他学科的赋能与融合,探索“AI+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024年11月

33

北京林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

开展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研究、林草垂直领域大模型研究。

2024年4月

34

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主动应对能源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需求,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方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向更高水平迈进。

2019年11月

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下设智能科学技术系和智能交叉应用系,进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理论研究。

2018年7月

36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拥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2020年12月

37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解决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2020年3月

38

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学院

学院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水平

2024年4月

3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设立智能媒体处理、智能教育、智能检测、智能医疗与智能交通等多个研究所,促进上海松江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2018年10月

4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服务于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和北京市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致力于建设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高地。

2024年11月

41

安徽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构建了专业互通、学院贯通、产学融通的多维人工智能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019年8月

42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汇聚苏州大学十多个学院的跨学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智能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

2017年11月

43

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本科、硕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1年6月

44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以国家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实施“顶天立地”、学科交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科研战略。

2020年9月

45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拥有智能传动和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类脑计算与智能芯片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018年12月

46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学科的应用与成果转化。

2018年6月

47

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和机器人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2020年3月

48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先后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快速推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2019年4月

49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产业学院

努力打造为培养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IT类专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2020年1月

50

内蒙古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完善新时代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2024年9月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方志军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咨询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 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