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4岁的钱钟书突然身体不适,被家人送到医院,检查出右肾萎缩性坏死,此后3年,钱钟书再也没有离开病床。
然而天不遂人愿,当时他的女儿钱瑗也突然被查出癌症,两个病人让杨绛整日奔波于医院,4年后,钱瑗去世,钱钟书再也无法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实。
1998年离过年还有一个月时,88岁的老人钱钟书离开人世,临终前拉着杨绛的手说:对不起你,这一生辛苦你了,你要好好活下去。
钱钟书逝世后,杨绛先生虽然走不出爱人离世女儿也离世的悲痛中,但还是谨记爱人的嘱咐,坚强地活着,在晚年时光里,她依然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写作,把上千万稿费捐给了清华大学。
其实,民国时期有着美好爱情的恋人不在少数,徐志摩,林徽因,梁思成,陆小曼等,但是像钱钟书和杨绛这样的一代才子和一代才女,在那个年代着实让人羡慕。
钱钟书曾说,遇见她之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结婚,可是后来娶到她以后,我也从来没后悔过。
杨绛比钱钟书小一岁,是地地道道的江苏人,在那个年代,江南盛行书香气息,大名鼎鼎的鲁迅就是出生在江南,或许也是在书香家庭长大,杨绛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成绩优异。
高考时,她刚开始并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考入了东吴,后来到清华当借读生,或许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她就错过了这段美好的爱情。
据说,他们相识在一场聚会上,当时钱钟书年轻气盛,穿着一身青衣大褂,在那个年代,很多文人大都这样的穿搭,比如《黄金时代》中的萧红萧军。
第一次见面时,好友都都和杨绛开玩笑,说钱钟书非常有才,很多女孩子都羡慕他,喜欢她,人家都要结婚了。在杨绛心里,这或许只是一句玩笑,谁曾想宴会结束后,钱钟书专门对杨绛解释,说自己没有人追,而且也没有订婚。
这让杨绛很奇怪,但是也猜得出来二人互有心意,不久,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用写信往来,就这样在悄然之中,二人慢慢相爱了,确定了恋爱关系,这对他们二人无论是谁来说,都是非常出人意料的,毕竟钱钟书这样的才子不会轻易动情。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毕业,来到上海光华大学教书,当时杨绛还没有毕业,只能留在北京读书,随后他们便开始了大量的书信,大概就和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书信一样,处处显得爱意。
两年后,钱钟书任教期满,欲赴国外求学,他期望杨绛同行。但二人商议后,认为先成婚更佳。于是出国前,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自此携手相伴。
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杨绛决然陪伴丈夫钱钟书奔赴英国牛津大学,潜心研习西方文学。他们搭乘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足足一个多月,漫长的旅程中,二人总有说不尽的知心话,日子虽平淡,却满是温馨。
钱钟书沉浸于写作之时,杨绛悄然担起操持家务之重任。她悉心打理生活琐事,以使丈夫能够心无旁骛地畅游书海。不仅如此,她堪称钱钟书作品的首位读者,以独到的见地给予丈夫最为真挚的反馈。
1937年5月,女儿钱瑗出生,这是他们最喜欢的女儿。彼时,杨绛产后身体虚弱,无力再周全照顾钱钟书的日常起居。
而钱钟书,即便在杨绛最需要关怀照料的时刻,还是状况百出,闹出不少小麻烦。杨绛作为妻子,却始终不离不弃,坚守于丈夫身旁。她眼中的钱钟书,有耀眼的才华,也有生活中的小迷糊,然而,无论怎样,她都选择毫无保留地包容。
1938年,钱钟书决定携妻女踏上归国之路。这一路舟车劳顿,二十多天里,他们在颠簸中前行。回国未久,钱钟书经好友力邀,赴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杨绛携女前往上海,夫妻二人遂天各一方,唯凭一封封书信,遥寄相思。
1942年他受聘为教授,当时他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愿望,那就是创作一篇长篇小说。杨绛知悉后,毫不犹豫地甘当“幕后工作人员”,完全支持爱人的的文学梦想。
在钱钟书创作《围城》的漫长日子里,杨绛独自揽下做饭、洗衣等繁杂家务,只为帮丈夫挤出更多创作时间,减少授课的忙碌。《围城》写出来后,当即引发轰动。1949年5月,钱钟书夫妇收到清华大学的诚挚邀请,重返母校任教,回归质朴平凡的生活轨道。
此后的数十年,他们携手走过风雨,相濡以沫,直至岁月尽头。1998年,临近农历新年,88岁的钱钟书溘然长逝,临终前,他紧紧握住杨绛的手,满是愧疚与不舍:“对不起你,这一生辛苦你了,你要好好活下去。”
真是应了那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人。如今这样的爱情还有吗?很难说,但是他们的爱情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在当年那个信息不便利的年代,可以有如此相濡以沫的爱情,着实让人惊叹和羡慕。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与人相识匆匆,还来不及相知,缘分便已消散,让人感慨万千。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坚信,总有一个人,会穿越茫茫人海,历经重重磨难,来到身边,将世间最美好的一切馈赠。而钱钟书与杨绛,正是这般美好爱情的永恒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