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在他的办公室看着桌上那份被批示的报告陷入了沉思。
当时的毛主席对陈永贵可以说是颇为欣赏,每次都会在陈永贵的工作汇报中对他进行勉励,但在这次上交的报告中,他却批示了一句“钓鱼台没鱼可钓”的话。
这句话让陈永贵摸不着头脑,但随即他就明白了。之后,他立刻申请搬离了钓鱼台,也躲过一场风波。那么,毛主席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陈永贵做了什么能让毛主席这么爱惜呢?
1、主席的提醒
如今的我们提起建国初期的国务院总理,总是会想起周总理,殊不知,当时的一位副总理也十分受到人民的爱戴。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位副总理竟然是一位从农民一路走上来的副总理,而他的名字就叫陈永贵。
由于之前在地方做出的一些成绩,在评选新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陈永贵的名字一出现就受到了中央多位领导人的赞成。
自上任之后,陈永贵就兢兢业业的履行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继续推行自己对于农业生产的措施,还将政治上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
毛主席也因此不停的夸奖他,对他颇为赏识。但在一次正常的工作报告中,毛主席却在陈永贵的报告之后批上了一句看似无厘头的话。
“钓鱼台没鱼可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陈永贵拿着批改过的报告陷入了沉思。不久之后,他就动笔向中央提出了搬离钓鱼台的申请。
之后,陈永贵不仅全身而退,还继续耕耘了好久自己热爱的农业生产事业并安享晚年。
2、农民总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能担任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的人都是在政治上有着卓越贡献的人,就比如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但陈永贵似乎是个意外。他并不是什么老革命者,甚至在34岁时才加入我党,算是一个大龄党员了,那么,究竟为什么他能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呢?
这一切还得从他这个人深耕的农业生产事业说起。
陈永贵出生于1914年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所以一家人的生活其实并不好过。所以,陈永贵从小就十分的懂事,也有了想凭借自己的力量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的愿望。
于是年纪轻轻的陈永贵就在家乡当地进行了多年的农业生产研究,虽然出身贫困人家的他识字不多,但他有一颗好学的心。
在遇到专业问题时,陈永贵会毫不犹豫的向那些专业人士请教,并且记录下来,同时,他还深耕实践,亲自到田间地头去进行劳动活动,以便亲自查看农业生产的现状。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下,再加上山西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陈永贵家乡所在的地区的农业生产迈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这样巨大的成就让当地的百姓都十分高兴,纷纷对陈永贵表示赞赏,对于陈永贵推行的一些农业生产策略也是深信不疑。
之后,陈永贵就意识到想要将自己的愿望彻底实现,让所有的农民都翻身做主人,那么就必须有党中央的支持。
所以,在1948年,陈永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之后担任了大寨村的生产委员和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他的生产策略也得以逐渐传开,造福更多农民。
随着陈永贵的逐渐升任,他在农业生产上的策略逐渐完整。在“人民公社”的大背景下,陈永贵动员家乡的农民顺应国家政策,依规缴纳公粮,为实现农民富裕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他还大力倡导农民开垦荒地,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耕地面积,让农民都有地可种,有粮可缴,有余粮可生活。
慢慢的,许多农民都逐渐摆脱了之前贫穷的生活,而陈永贵的才能也逐渐被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发现,有意将他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3、主席的良苦用心
农民出身的陈永贵并不在意自己职务上的高低,他只是一心想要为农民服务,让他们摆脱贫困的生活。
所以,在评选国务院副总理时,陈永贵百般推辞,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难以担此重任。
但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看来,陈永贵在地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也对农业生产事业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就足以证明陈永贵的能力。
所以,中央在经过一致商议之后,还是坚决让陈永贵出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难抵盛情就答应了,这样一来,陈永贵就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总理。
为了不辜负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期望,陈永贵自上任以来就废寝忘食的开展自己的工作,经常有身边的人劝他适当休息,他总是说,不能让毛主席和人民失望。
在陈永贵的努力下,当时的农业生产事业确实展现出大好前景,但同时,他的危险也悄然来到。
在当时的年代背景下,已经有很多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陈永贵也深陷其中,只是当时的他一心为公,根本没有想那么远。
但毛主席却不想这么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做事的优秀共产党员被时代冲散,所以就决定帮他一把,让他远离政治上的纷争。
所以,毛主席在陈永贵的那次报告上留下了富有深意的“钓鱼台没鱼可钓”的话,深层意思就是,现在的你处于险境,没有人保护,劝你离开那里,保全自身。
而陈永贵在看到这句话之后也明白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就按照毛主席的提示,向组织提出了搬离钓鱼台的申请。
之后,他又向中央提出辞职申请,重新回归到农民的队伍中并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活,这才逃过一劫,安享晚年。
毛主席的这句提醒避免了我党的优秀人才的流失,也表现了主席一生为民的思想信念,而陈永贵,凭借着他脚踏实地的行事作风和机智的头脑躲过了一劫,实在是一大幸事,他的功绩也会被后代所铭记。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网:孙女解密陈永贵升迁内情:如何进入高层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