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直播走进秦兵马俑二号坑,让观众直观了解科技考古过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对话宇文邕——北周武帝孝陵科技考古成果展”正在展出中……科技赋能考古,从陕西近些年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成果来看,科技已经运用到多个方面,大到遗址发掘和保护,小到从人骨复原面貌、从DNA辨别动物类别等在科技的助力下还原历史真相。

1

“护彩”行动

今年是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二号坑自1994年正式发掘以来出土了第一件高级军吏俑,目前正在实验舱里进行修复。

日前,央视新闻走进二号坑考古发掘的核心现场,向观众直播发掘进程,整个过程展现着科技在考古发掘中的应用。

实验舱,四周由玻璃门窗搭建而成,来兵马俑二号坑参观的观众,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这里正在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博知识的大量传播使得一般观众知道,大家现在看到的土灰色兵马俑,在出土之前是色彩斑斓的。不同于其他彩绘,兵马俑的彩绘是在陶面和彩绘之间,还抹过一层生漆,而当生漆遇到温、湿度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出现卷曲脱落的情况,将彩绘带走,这也是彩绘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护彩”行动一直是考古专家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经过长期摸索,大约20年前文物保护专家们找到了两种关键材料,里面含有两种高分子聚合物——聚乙二醇和聚氨酯乳液,一个负责保湿、一个负责加固。彩绘俑一旦脱离恒温恒湿的封闭环境,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刷一刷,保养一次。这东西简直就是兵马俑的“保湿霜”和“定妆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色度仪,彩绘保护用到的另一项手段。人眼观察颜色可能会受到角度、漫反射还有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色度仪则几乎不受影响,激光每10秒钟检测一次,如果没有变化,仪器里的波形显示就会是一条直线,而一旦有变化哪怕微小的变化,考古人员都可以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

还有一件仪器叫做“超景深显微镜”,能够看到很多肉眼不容易发现的细节,特别是用它来看内部残留的痕迹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为了能让文物第一时间得到最妥善的照顾,秦陵博物院将实验舱搭建在考古现场,这相当于就是出土文物的“医院”,能够避免文物在修复之前、远距离搬运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此外,它的温度和湿度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9月份,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文物从出土环境向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平稳过渡,探索形成了“现场应急保护体系+考古平台体系+专用装备+信息化支撑体系”的秦兵马俑发掘新模式。

“每一件带有彩绘的兵马俑一经出土,就要经过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三维图像采集等程序,之后还要经过现状记录、清理、加固、拼对粘接、补全,然后绘图、建立保护修复档案、留观等步骤,最后归还考古及藏品管理部门。”秦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主任惠娜说。秦兵马俑一号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二号坑“考古现场发掘与保护平台”的建成投用,为文物提供从发掘到进入库房的全流程闭环保护,最大限度降低文物发掘、转运、修复、存储等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2

复原面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对话宇文邕——北周武帝孝陵科技考古成果展”基于此前陕西省文物局组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就北周两座高等级墓葬的考古研究新进展成果发布会上公布的相关信息所策划的展览,其运用系列的高科技对这位帝王的面貌、死因以及生活习惯做了相关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分析控制头发、皮肤和瞳孔色素沉积相关的基因位点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带领研究团队结合颅骨CT扫描技术对宇文邕的面貌进行了初步复原,这是我国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对武帝遗骸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团队分析得出宇文邕英年早逝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服食丹药导致砷中毒,引发系统性疾病。

除了北周武帝的面容被复原外,疑似秦人王子公主的面貌也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位教授周明全和耿国华以及团队手中复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明全教授介绍,三维激光扫描仪最初用于刑事案件身份认证。以前在仅存颅骨、缺失面貌时,需要根据受害者颅骨形态采用类似雕塑的形式来复原其生前面貌以确定身份,但这种形式的复原结果受雕塑者的主观影响较大。通过激光三维扫描,首先可以把颅骨精准地数字化到计算机里,实现三维建模,然后再在计算机里“长出”这个人的面皮来。

近几年来,数字考古、人骨考古等科技考古领域的发展,为研究出土实物与古代社会的关系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验证史实、解读历史的重要手段。

3

考古辨骨

考古中辨别动物的骨骼,揭开动物和人类之间同行的历史。

汉文帝霸陵发现的动物殉葬坑曾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在霸陵共发掘23座动物殉葬坑,发现动物种类共11个属种,包括鸟类2种和兽类9种,均为珍稀野生动物,其中虎、马来貘、牦牛、印度野牛在陕西属首次发现。在南陵共发掘55座殉葬坑,发现的动物种类共30个属种,最为重要的是首次在陕西发现了爬行动物龟鳖目陆龟科的靴脚陆龟、鸟类犀鸟科的地犀鸟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这些都有什么现实意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指出,首先为文献记载的皇家苑囿动物种类提供考古学证据;其次可以复原霸陵遗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如东洋界动物马来貘、印度野牛、犀牛、地犀鸟和绿孔雀的存在,证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湿热;再者,此次发现证明至少在西汉时期,貘和大熊猫还是两种动物,分别与《上林赋》中的“貘”(“其兽则图片旄貘嫠”)和“猛氏”(“格虾蛤,鋋猛氏”)对应。

宝鸡雍山血池遗址,是秦汉时期的国家级祭天场所。考古人员对这个遗址出土的26匹马的骨骼进行全方位的动物考古研究,发现它们是18匹公马、8匹母马,都是幼马;马的毛色以栗色为主,还有骝色和黑色;体型偏小,耐力较强,不擅长短跑。马骨的线粒体DNA的多样性非常高,可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谱系。马的骨骼中的锶同位素比值表明他们均来自至少100公里之外的地方,这反映出秦汉时期中央集权体制可以高效调配动物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古人员研究还发现,这些马在宰杀前一段时间被喂食了大量粟、黍等C4植物草料。把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便可以得知秦汉时期国家级的祭天仪式中征集、选择、饲养和使用马牲的情况。

“而这些内容在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都没有提及,可以说,没有动物考古学,这段历史就不能完整地展现出来。”中国动物考古与科技考古的领军人物袁靖说,“动物考古,可以让我们看到古代动物的状况、人类环境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人对动物观念的变化。”

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古代历史的实证性认识。年代如何,自然环境如何,人的体质特征如何,古人是怎样生产食物的……随着研究还原的要素由少到多、由简略到详细,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故事逐渐生动、立体起来。

4

助力发掘

一把铁铲、一把刷子、一个卷尺、一台显微镜……这是数十年前考古人手中的宝贝,如今他们手中到工具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技术体系”已经应用到考古现场,该系统融合了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可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采取应急保护措施,保障考古工作顺利进行。

将现场发掘的照片及时输送到车上,进行三维建模,并对样品进行标记和现场检测,数据处理之后现场反馈,为进一步发掘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些年,在物探技术加考古勘探验证下,考古人员对秦陵地宫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秦陵地宫的位置以及开挖范围,地宫有石质宫墙、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主体尚未坍塌、地宫中有大量水银、墓室中可能还有金属制品等信息逐一明晰起来……

在陕西诸多遗址考古现场,无人机拍摄、三维数字建模已是常态,科技赋予考古和文物保护的能量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让百万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图景更加生动再现。

(图文来源于“文物陕西”,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