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1910-1988)是蒋介石的长子,生于将军之家,成长于忧患之世,是一位传奇性的历史人物。
他的前半生有39年(1910-1949年)岁月在苏联和中国大陆度过深富传奇色彩的曲折人生;他的后半生岁月也正好是39年(1950-1988年)则在台湾创造出辉煌腾达的伟大事业。
青年蒋经国
少年留苏,奠定朴实作风
由于孙中山晚年落实“联俄容共”的政策,苏联为了投桃报李,就在孙中山逝世后半年,于1925年在莫斯科创办中山大学来纪念他。那时候,苏联驻广州政治顾问鲍罗廷,从国民党政要员的子弟中,精挑细选蒋经国等30人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
青年蒋经国
当年16岁的蒋经国就读中山大学后,获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候补共产党员。
不料,1927年,蒋介石大举捕杀中共党员,触怒了苏联政府,苏联领袖斯大林恼羞成怒,强烈报复,一面下令解散国民党在莫斯科的支部,一面又把中国的留苏学生全部驱逐出境,唯独扣留蒋经国作为人质,以待时机来临时,可以拿蒋经国作为政治筹码,和蒋介石讨价还价。
在斯大林的老谋深算之下,蒋经国先被送进列宁格勒的红军军政学校就读,不久后,先后被派到农场当农夫、矿场当矿工,在冰天雪地里,夜晚睡在教堂的车房内。1933年,蒋经国被转派到乌拉尔重机械厂做苦工,由于天资聪明,表现出众,一年后,晋升为副厂长。1935年,他与厂内一名女工芬娜(蒋方良)结婚生子,育有一男一女,事业家庭两相得意,可是仍受到苏共的严密监视。
蒋经国和夫人
这时,中国从1930年底开始,蒋介石对江西的中央苏共区连续发动5次“剿共”内战,中共形势岌岌可危,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整年逃难行军后,1935年才落脚陕西延安。蒋介石立刻调集大军,大张旗鼓,准备第6次“剿共”内战,以赶尽杀绝。
老蒋这下子又激怒了斯大林,就拿蒋经国开刀。1936年9月,蒋经国的副厂长职务突然被解职,候补党员也被撤销,失业又失望。他亲自上书斯大林,情词恳切,申请准他回国,始终石沉大海。
晚年蒋经国和夫人
西安事变改变蒋经国的人生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蒋经国深陷失望和绝望困境之际,中国发生了西安事变。
张学良兵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却忠言逆耳,导致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挟持,中共则高喊团结抗日。
但老谋深算的斯大林独具慧眼,电令中共救蒋介石,电文中说:“蒋介石是抗日的领袖,杀蒋必将引发内战,反而有利于日本侵华。”
这里,斯大林为避免日本北攻苏联,必须利用中国抗日,牵住日本。斯大林认为,作为中国的抗日领袖,张学良不够格,毛泽东羽翼未丰,只有蒋介石才是全中国抗日的唯一领袖。
为图自身的安全,斯大林命令中共救蒋,并以释放蒋经国回国作为谈判筹码。当时宋子文、宋美龄兄妹和南京政府的澳大利亚籍顾问端纳及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群集西安,和蒋介石、张学良进行谈判。最后,斯大林的大谋略成功了,蒋介石点头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不书面签字。
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随后蒋经国也被释放回到中国,张学良则主动伴送蒋介石回到南京,表示负荆请罪,西安事变就此落幕。
蒋经国的一生,以西安事变为分水岭。此前,他在苏联随波逐流,追逐共产主义的理想,此后,他回归中国,接受“三民主义”的洗礼。
蒋经国留苏12年间,真正深入基层,和苏联平民打成一片,种过田,做过工,实际体验到了苏联的平民生活,简单朴素,真诚善良,此种生活的历练成为他回到中国后,尤其到台湾后的施政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