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危险的一段议论
——洞烛
忠臣良将
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书到第三十六回,宝玉和袭人深夜细语。
本来是红袖添香情意绵绵,一篇风月好故事,突然却插入了一段“文死谏武死战”的大议论。
虽然作者最后以“疯话”搪塞,还补了一句“至次日也就丢开了”。
但真要丢开,何必写呢?
内容不多,全文摘录吧:
宝玉:“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循环论证
逻辑上的循环论证
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中,儒家的两个核心理念彼此纠葛:“君权天授”和“从道不从君”。
前者强调君主的权威来自天意,但同时,这权威又需在道德框架内运作。
一旦“天命”偏离,“从道不从君”便为臣子打开了违抗的门槛。
文死谏,就是“从道不从君”的具体表现,也是臣子谏君的合法性来源。
而宝玉这段貌似轻佻的议论,将这一套伦理的逻辑矛盾揭露得淋漓尽致,隐含着强烈的反讽意味。
“天命”决定了君权的正当性,但“天命”的合法性如何判断?
这要通过君主是否践行“道义”来衡量。
而一旦君主偏离道义,则臣子有理由“从道不从君”。
但问题在于,究竟谁有资格评判“道”在谁手里?又有谁能判断“天命”是否会转移?
这就像是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道义由天命决定,天命由道义检验。
“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
这种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在实践上自然无法操作,强权与公义已经合二为一,还谈什么“从道不从君”?
这是一个无解的困局。
所以,在宝玉看来,文死谏和武死战的意义更多是形式化的“道德秀”,徒增不必要的牺牲。
君权天授
最高的理想主义色彩
曹雪芹本人作为一个敏感的观察者,显然明白直接批判这套体系的危险性。因此,他在叙述中采用点到即止、自我保护的方式,以小说中角色的反讽语气暗示了这一体系的虚伪与矛盾。
事实上,相比儒家的“君权天授”,基督教文化中的“君权神授”模式显得更加绝对。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普遍认为,国王的权力直接来自于上帝,任何质疑君权的行为即为冒犯神意。
相比之下,儒家体系表面上还是要灵活得多,在帝国时代,文死谏始终被视为一种具有最高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正面行为,符合道德高尚的标准。——虽然在现实中更难操作。
毕竟“天命”是不可知的,所以臣子的反抗永远面临“正义”与“叛逆”的模糊边界。
生存空间
臣子的生死关乎大义
在儒家伦理中,臣子的生死关乎大义,但对于宝玉而言,这种行为的价值更多停留在话语层面。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生死的抉择,而在于如何在一个悖论中找到生存的空间。
在礼教和权力面前,保持冷静与清醒,才是最终的胜利。
游刃有余
对儒家伦理体系的一次深刻解构
宝玉的“文死谏,武死战”之论,是对儒家伦理体系的一次深刻解构。在它背后,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封建末世的政治困局,也能感受到曹雪芹自身智慧的光辉。
这种智慧既不是逃避,也不是迎合,而是一种在矛盾中游刃有余的艺术与人生哲学。
订阅本号
光顾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