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亡不是生命的对立,只是走出了时间。」

“没有人想到一部殡仪题材电影会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近期,电影《破·地狱》突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成为华语电影中的一匹黑马。这部由黄子华、许冠文主演,陈茂贤编导的影片,以香港殡葬业为背景,深入探讨生死议题,讲述了道生与文哥两位主角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与融合中,对生死的不同理解与实践。

影片自公映以来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将其视为中国版《入殓师》,也有网友认为它结合了“新与旧、洋与中”的文化元素,打开了观众对死亡的认知与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破·地狱》与《入殓师》剧照)

《破·地狱》的出圈,让曾经被回避和神秘化的死亡话题,再度走入了公共讨论的领域。这不仅是一部殡葬题材的电影,更是一次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

当下,人们在追求生命力、渴望超越困境时,是否也在跳出生命的舞蹈,尝试在有限的时间中找到生的意义?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不仅先者要破地狱,生者也要破地狱,生者也有好多地狱”,提出作为生命个体难以回避的人生议题: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告别,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尽兴。

一、破地狱:

超度亡灵的仪式,普渡生者的安慰

破地狱是香港传统的殡葬仪式,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片名“The Last Dance”正是源自这一仪式中“最后一支舞”的意象。在仪式中,喃呒师傅挥剑破瓦,带领亡灵越火而出,象征灵魂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它不仅是对亡灵的超度,也是对生者的情感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破·地狱》海报)

在电影中,文哥代表了这一传统仪式的坚守,他深信破地狱能够帮助亡灵脱离地狱的枷锁,进入安息的彼岸。每一片被击碎的瓦片,都是亡灵突破生命束缚的一次解放,每一次诵经祈福,都是为了让逝者能够安息于九泉之下。这种仪式的存在,承载了殡葬师对死亡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然而,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仪式的呈现上,它更关注的是破地狱仪式对生者情感的安慰。

在道生的眼中,“活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人们常关注亡者的灵魂是否能得到安宁,却很少有人为生者的灵魂寻求超度。影片中,道生作为一名现代殡葬经纪人,为照顾生者的情感需求,试图打破殡葬师的常规,为生者“破地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破·地狱》中主角道生说“活人也需要破地狱”

例如,在苏小姐无法见到病逝的同性恋人最后一面时,道生安排她在化妆室陪伴爱人,直至告别;当甄女士希望保存已死半年的孩子遗体时,尽管周围人对她的行为表示质疑,道生依然尊重她的意愿,帮助她完成心愿。

文哥象征对传统仪式的坚守,而道生则象征对传统殡葬观念的挑战。影片通过文哥与道生的新旧观念冲突,表达殡葬服务不仅是为亡灵超度,更是为生者提供情感支持。“你们喃呒师傅负责超度亡者,我们殡仪经纪负责超度生者”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在理解彼此理念后得以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主题曲《普渡众生》

在“破地狱”的过程中,因生死两隔带来的创伤被逐渐抚平,影片通过层层仪式的递进,展现了殡葬文化厚植的人文情感,去除死亡仪式的神秘面纱,让往生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纽带在仪式的推进中得以呈现与升华。

在传统观念中,死亡被看作是生命的终结,葬礼是生者对往生者最后的告别。然而,《破·地狱》通过对现代殡葬服务的展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当往生者的灵魂得到安息,生者的灵魂也需要破除困境与地狱,跳出生命的舞蹈,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生的意义。

二、走出阴影:

破除恐惧,追寻自我的死亡教育

在东亚文化中,死亡话题常常是避而不谈的禁忌。与古人提早准备寿衣、棺材等事宜的开放态度不同,在商道理念的影响下,现代社会对死亡的认知往往是回避和恐惧的。这种回避加剧了社会对殡葬行业的误解与神秘化,令生死话题长期处于边缘。

正如日本电影《入殓师》中,失业的主人公大悟回到故乡,成为一名入殓师。他的工作引来了亲友的回避和质疑。朋友不再接纳他,爱人也因此离开他,并质问:“以后你还能正直地告诉孩子自己从事的工作吗?”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死亡与殡葬话题逐渐走出了阴影,开始被更多人公开讨论,许多影视作品也逐渐触及这一敏感话题。

关于殡葬题材的电影,正如《不虚此行》讲述“写悼词的人”的日常,《三悦有了新工作》通过殡葬行业的视角展现了人生百态,而《人生大事》则赋予入殓师以“种星星的人”的浪漫形象。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正视死亡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生死背后的深层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殡葬题材影片《不虚此行》《三月有了新工作》《人生大事》)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年轻一代对于殡葬业的认知也发生了转变,他们通过社交媒体、非遗文化等方式,让公众走出对死亡的恐惧与误解。

例如,殡葬UP主汤木檀泽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殡葬工作的日常,打破了行业的神秘面纱,展示了殡葬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是以服务为本。还有非遗博主江寻千将湘西赶尸文化带入公众视野,加深了大众对“你害怕的陌生人,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亲人”的尊重与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殡葬UP主汤木檀泽与非遗UP主江寻千

这些年轻人的努力,正在改变公众对死亡的固有认知,破除恐惧与误解,推动殡葬行业逐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尊重。

与此同时,死亡教育开始得到更多关注。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文艺作品的观赏,而是追寻自我的死亡教育,通过对话与体验来正视死亡,寻找生的意义。

瑞士社会学家伯纳德·克瑞塔兹于2004年提出的“死亡咖啡馆”概念,便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开讨论死亡的社交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一个可以理性讨论、分享情感与经验的主题。

一位博主通过三年多的“死亡咖啡馆”经历,发现死亡话题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探讨或宗教思考,更是情感的交流与自我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者之间建立起的深浅不一的联系中,博主看到了自己未曾意识到的一面。死亡作为话题,常常触动人们最深的自我,从不同背景的人群中,与他人对话死亡,实现一次探索自我生命意义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主分享参加“死亡咖啡馆”的经历与感悟)

通过这种开放式讨论,死亡逐渐从神秘的阴影中走出,人们开始学会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理性而温暖地告别。

三、好好告别:缓慢而坚定地走过生的四季

现代殡仪式常常给人一种冰冷和程序化的印象,这种快速且简约的告别方式往往让生者的情感无法得到安慰的出口。

然而,随着个性化告别仪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温暖和有意义的送别方式。有人希望在告别时播放生前喜爱的音乐,以脱口秀的方式讲述死者生前的故事,或者举办小型而温馨的亲友追悼会。

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和告别的过程。每一种仪式不仅是形式上的“再见”,更是情感的流转和精神的重聚。

死不是生的对立,只是走出了时间。正如以墨西哥亡灵节为原型的《寻梦环游记》中,死亡被赋予了温暖梦幻的色彩,它不再是阴森恐怖的终点站,而是一座能够连接生与死的万寿菊花瓣桥,传递着爱和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寻梦环游记》)

在TikTok平台上,一位博主开设了名为“鬼魂档案”的账号,分享自己根据墓碑上的食谱制作曲奇饼干的过程。通过烹饪这些菜肴,博主与逝去的墓主重新建立了一种特别的连接。她说:“烹饪这些菜谱向我展示了死亡的另一面。它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庆祝生命的方式。”死亡不再只是终结,而是一种值得纪念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鬼魂档案”博主照着墓碑上的食谱做甜品)

那么,我们如何接受死亡呢?《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里,赵炳万爷爷说“人生和花与树叶都是一样的,我是树叶就在春天茂盛生长,在夏天享尽雨水的拍打,到了秋天就随岁月流逝枯萎衰败,归于虚无,凋落的话就是结束。”人生如四季,死亡也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它是无序中的有序,既是结局,也是一种平静的归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我们无法预知死亡的模样,也无法真正理解死后世界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当下的生活。人往往像大鱼一样健忘,站在人生的终点回看,直到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才能更诚实、坦然地面对当下的生活。

《人生果实》中的英子奶奶则通过自己的人生哲学,教会我们如何告别:“缓慢而坚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勇敢地投入生活的洪流中。没有遗憾,只有感激,和爱人在一起,勤劳而优雅地,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死亡不是终章,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在我们能够平和面对死亡时,生命的意义便不再只是走向终点,而是享受每一程的风景,收获人生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人生果实》)

电影《破·地狱》的最后,道生载着爱人穿过隧道,与旁边的灵车分道扬镳,驶向生命的下一站。“人生就像一程车,重点不是上车的人可以陪你去到哪个站,而是你们一起欣赏过哪些风景。”与其对未知的死亡心生恐惧,不如过好当下缓慢而坚定的生活,好好告别,尽兴而活。

参考资料

[1]. 南方周末:港片爆款《破·地狱》,靠什么破纪录?

[2]. 三联生活周刊:今年最佳港片,何以成为“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冠军”?

[3].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上海“死亡咖啡馆”火了!咖啡只送不卖,用故事来换……

[4]. CHINADAILY:女孩照着墓碑上的食谱做甜品,竟意外很好吃……

[5]. 播客:灵魂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