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赶上年前这波以旧换新的补贴,有换车计划的大学同学约我周末一起逛商场选车。不得不感谢新能源车带起的这股商圈卖车风潮,逛街买车两不误。

一圈逛下来,同学最大的感受是,这年头选车比选手机还让人头大。以前看看眼缘、挑挑内饰做工、再对比一下三大件的参数,心中基本有数。

如今,光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那一栏又一栏的功能配置,就让她眼晕,“买个车,学习成本也太高了。”

确实,如今车企卷技术、卷配置卷得不亦乐乎,也把用户卷得云山雾罩,却逐渐背离了初衷。

研究机构J.D. Power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智能化体验研究报告显示,一台车上行业平均的先进科技配置数量是11个,消费者能感知到的仅有4.9个。

不少车企眼中的先进配置,由于学习成本过高、操作复杂以及稳定性差,用户使用频次和再购意愿都很低。

实际上,堆料式的内卷,并非技术过剩,反而是创新匮乏的体现。忽视了用户根本需求的伪创新,是无意义的。

而在坚持有意义的创新上,作为传统大厂的宝马做出了表率,比如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理念,宝马主张让信息传递“零层级”,驾驶专注“零打扰”,驾乘体验“零压力”,不炫技、不堆料。

这一点不只体现在宝马的产品中,更贯穿其生产制造和全产业链维度对循环经济的践行上。

好的创新,让用户有“呼吸感”

从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起家的宝马,在一百多年以前就是跨界造车的先驱,而创新一直刻在宝马的DNA中。

比如智电时代很多新品牌强调颠覆性的智能座舱体验,宝马几十年前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尝试,如今座舱领域很多已经普及的功能和概念,都由宝马开启先河。

世纪参数图片)70年代,宝马设计团队负责人Clous Luthe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仪表台扇形展开,让驾驶员成为核心,从那时起,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座舱设计理念开始在汽车行业流行。

1994年上市的第三代宝马7系上,已经出现了搭载一体化导航系统的彩色中控屏;

2001年,一个旋钮+一个屏幕的第一代iDrive系统在宝马7系上落地,开创了智能人机交互先河;

2003年面世的第五代宝马5系上,HUD首次落地;2015年,宝马首创五维人机交互体验;2021年首创一体式悬浮曲面屏……

20多年时间,iDrive系统持续进化,宝马引领着智能人机交互领域的创新潮流,2023年初在BMW DEE概念车上,宝马展示了全球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为代表的全景人机交互技术,再次把智能座舱的创新科技推向了next leve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下个月开幕的2025 CES上,宝马集团将震撼首发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并将其命名为BMW首创全景iDrive,重新定义汽车人机交互。

BMW首创全景iDrive涵盖众多交互“黑科技”,包括行业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以及BMW首创向心中控4个车内交互界面。

随全新座舱发布的还有宝马自研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作为BMW首创全景iDrive的底层软件架构,其能最大程度发挥4个界面的硬件能力,为用户呈现智能、专注、轻松的综合交互体验。

BMW首创全景iDrive将随首款新世代SAV车型在2025年内推出,中国市场版本将融入顶尖本土技术和服务,满足中国消费者几乎所有场景的交互需求。

十多年前在《碟中谍4》中,阿汤哥驾驶那辆i8上全息投影效果的前挡操作界面,将从科幻电影情节变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比创新、比颠覆,宝马这样的传统大厂从来没输过,只是相比炫技效果,宝马更在乎用户的实际体验,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所说,“数字化并不是看谁的功能更丰富、谁的代码更长。精髓在于客户体验,这是真正的竞争优势。”

宝马的创新理念,是技术永远为体验让路,好技术不该喧宾夺主,而是潜移默化中让用户感到温暖和便利,从2018年推出Vision iNext概念车,也就是iX的前身开始,宝马便将Shy Tech理念贯穿其中。

所谓Shy Tech,就是将繁复设计化繁为简,降低视觉和操作上的复杂感,让车内操作更自然,符合用户直觉,用时髦的词概括,就是注重科技体验的“呼吸感”。

比如在BMW iX上,集成式智慧前格栅隐藏了毫米波雷达,兼具自修复和加热除冰功能;车头的车标集成了玻璃水加注和摄像头清洗功能;集成式的激光雕刻中控原木面板,把导电按键隐藏在天然木料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车展上亮相的BMW 第9代操作系统,进一步凸显了Shy Tech的自然顺畅、安全易用,不让黑科技成为干扰驾驶的鸡肋。

这套系统以地图打底,“零层级”设计让用户无需学习成本即可上手;智能个人助理不仅懂得延时聆听,还会主动关怀。

不仅是智舱,智驾领域宝马也没有停止探索,明年1月搭载V2X模块的全新宝马5系将在沈阳量产,V2X可以在前车紧急制动时、有闯红灯风险时、以及十字路口横向来车有碰撞风险时,提前预警,摆脱摄像头和雷达传统传感器的限制,为更高阶自动驾驶的普及扫清障碍。

好的创新,以智造赢未来

2026年开始在中国落地的新世代车型,将成为上述宝马创新科技的集大成者,将这些创新技术落地的过程中,离不开宝马中国在数字化生产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也离不开多年来共成长的供应链伙伴的支持。

进入中国30年,宝马对自身的定位从来不是单向的技术输出者,而是追求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成长。

目前宝马在中国建立起了德国以外的最大研发网络,涵盖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数字化服务及设计等领域,拥有四大研发创新基地和超过3000名研发人员。

研发领域,宝马在华自主研发的AI仿真技术,例如在碰撞测试仿真中,能将传统计算机40小时的仿真计算时间缩短至10秒;在动力电池设计阶段的性能评估与预测中,仿真计算时间由240小时缩短至30秒。

研发领域的创新能力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也加快了产品迭代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制造领域同样离不开创新技术的赋能,2022年宝马部署了代号“灯塔”的AI平台,为国内所有生产和运营赋能。

在沈阳大东工厂,冲压车间用上了宝马自研的AI智能质检系统,涂装车间也落地了AI视觉检测系统,让检测准确率向100%迈进,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在宝马追逐创新的过程,很多中国本土供应商也陪伴宝马共同成长、发展壮大。

早在2011年,宝马即在中国布局动力电池生产,当时刚成立一年的宁德时代成为宝马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研究技术解决方案。

在与宝马合作四年后,宁德时代一跃成为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三,如今更是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

智能网联领域,宝马也充分挖掘本土科技企业的潜力。

2021年与诚迈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宝马诚迈,团队人数从最初规划的200人扩充到了600人,成为宝马在亚洲最大的数字汽车软件研发中心,BMW、MINI和劳斯莱斯三个品牌在华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都出自这家合资公司。

中国的本土供应商为宝马的创新技术落地,提供了支持,以动力电池为例,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分别在中国和欧洲建立两家年产能20GWh的电芯工厂,为新世代车型落地做配套。

与此同时,宝马也通过合作持续助力本土供应商提升质量标准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带动了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好的创新,循环永续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确实能让置身其中的车企享受到红利,但如果忽视了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碳和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反而会成为隐形的危机。

对宝马来说,有意义的创新不止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让行业伙伴受益,还应该造福整个社会。

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反之则会成为社会和环境的负担。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已超过58万吨,车企对电池回收的关注度,远不及对新能源车销量的重视程度。

早在2017年,宝马便开始搭建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从生产直至报废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追踪。

2022年与中国本土回收企业华友循环合作,在中国开创了动力电池的闭环回收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技术创新,2023年宝马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经过升级后,每一块退役电池所含的镍、钴和锂等基本材料都会被高比例回收,重新返回宝马供应链体系,得到“永生”。

2023年,宝马共回收1041吨电池再生原材料,可再造约2,400辆BMW i3 eDrive35L的动力电池。

不止是电池回收,2022年,宝马与河钢集团合作打造“绿钢”供应链,率先宣布使用低碳汽车用钢。

就在这个月初,宝马还升级了与国家电网的合作,明年开始大幅扩大绿色充电服务的覆盖范围,力争到2027年实现100%绿色充电。

宝马对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辐射整个产业链上下游。

熟悉宝马历史的人一定对“四缸大厦”不陌生,这栋1973年诞生的宝马总部之所以采用发动机造型,正是为了纪念20世纪50年代的宝马Neue Klasse(新世代)车型。

这一系列搭载1.5升排量四缸发动机的产品开创了全新的赛道,帮助当时的宝马走出危机,跻身全球豪华车市场主流。

对于宝马这样的百年大厂来说,创新已深深刻在企业DNA中,为其一次次穿越周期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在汽车行业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有人质疑智电时代传统大厂的“战斗力”不如燃油车时代,实际上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宝马早已掌握了创新密钥。

更为重要的是,对宝马来说,创新从来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而是一家企业对用户、对行业和整个时代责任感的体现。

当我们站在这个高度回看宝马的创新,才会明白,在汽车行业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