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支历经风雨的军舰编队平安回国时,它们不仅带回了宝贵的国际友谊与经验,更带回了对大海的敬畏。在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惊讶地发现“132舰”上出现了多达9处裂缝,和损坏的桅杆,而且桅杆上的天线下落不明。这些伤痕见证了它们在台风中的英勇与坚韧,也提醒着人们大海的残酷与无情。

在蓝色大洋上,每一艘军舰的航行,都承载着国家重任。1985年,当两艘中国军舰缓缓驶离上海吴淞军港,它们不仅踏上了对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的访问之旅,更开启了中国海军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那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华大地,中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崛起,而海军力量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撑,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这次出访,无疑是中国海军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与风采的绝佳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6日,阳光明媚,海风轻拂。两艘军舰在上海吴淞军港整装待发,战士们士气高昂,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期待。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军舰缓缓驶离港口,向着遥远的异国他乡进发。

航行途中,中国军舰编队不仅领略了大海的壮丽与辽阔,更与多国海军进行了友好的互动。在马六甲海峡,他们偶遇了澳大利亚海军的“奥赖恩”号潜艇。尽管双方属于不同的军事体系,但双方也进行了友好互动,他们相互致意,彼此间的善意如同海上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为这次航行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海上的旅程并非总是风平浪静。当中国军舰编队首次穿越印度洋时,情况有了不同。特别是与印度海军的遭遇,让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印度海军的“戈达瓦里号”护卫舰,对中国军舰编队进行了近距离的盘问,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但在中国海军的冷静应对下,双方最终化解了误会,印度海军舰长还邀请中国海军未来访问孟买。这次经历不仅考验了中国海军的应变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巴基斯坦卡的访问中,中国军舰编队受到了巴铁的欢迎和周到服务。当地民众的热情与友好,让战士们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与力量。他们参观了当地的军事设施、学校和文化场所,深入了解了巴基斯坦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这段美好的时光不仅让战士们放松了身心,更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而回航之路却充满了未知与危险。当中国军舰编队刚驶过马六甲海峡不久,就遭遇了高达11级的台风。狂风巨浪如同猛兽般肆虐着海面,舰艇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其中,“132舰”作为编队中的主力驱逐舰,由于吨位较小且连续几天在台风环境中航行,舰体重量骤降,难以在风浪中维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险情,指挥部迅速作出决策,决定立即为“132舰”进行油水补给以压重。在强风浪下,两舰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用标枪炮将缆绳发射到对方舰艇上,然后顺着缆绳将油管和水管拉过去进行补给。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也是一场对意志与勇气的考验。尽管过程中损失了一些设备,但在两舰战士们的密切配合下,中国军舰编队最终有惊无险地蹚过了台风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