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张占斌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一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各项改革措施正在不断向纵深推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会议强调的标志性改革举措有哪些?当前阶段改革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哪些领域的改革尤其需要关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就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教授张占斌。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标志性改革举措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这项重大任务,表明了党中央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个方面的标志性改革举措,一是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二是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今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出党和国家致力于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及努力。三是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将对有些地方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以及“远洋捕捞”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纠偏。四是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将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和设施高标准联通。五是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平台经济发展迅猛,不监管有风险,不发展风险更大。因此,如何加强监管,掌握好“度”是需要探索的问题。六是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近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出现一些困难,加快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七是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非常重要,而稳定经济增长也迫切需要激活资本市场,改善市场预期。
中国经济时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相关部委纷纷召开会议,表示要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实落地,紧盯重要领域、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改革攻坚。在您看来,当前这个阶段的改革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张占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要求。我们注意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很多部委召开会议,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历史视野和时空站位更高,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更清晰,时代责任和战略意义更突出。二是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更加突出,也更加醒目。三是注重发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四是注重全面改革,注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等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五是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要求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努力。六是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要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集成性,打好政策“组合拳”。
中国经济时报: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看,哪些领域的改革尤其需要关注?
张占斌:从《决定》来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有重点、难点。唯有抓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才能起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要牢牢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等方面要作出更大努力并取得更大成绩,重点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调动广大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具体而言,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推动改革措施落地是影响改革成效的重要方面。推动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改革措施落地,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既有重大的战略机遇,也有挑战和压力。要推动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改革政策落地,需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重视困难、保持清醒。
首先,必须上下团结,凝聚力量,形成最大公约数,这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次,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和特征,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再次,要强化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上推动改革落实,形成协调效应。最后,要迎难而上。针对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针对重点领域中的风险隐患,持续用力推进风险处置。此外,还要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坚决反对各种变着花样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地方主义、命令主义和本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