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到了选下学期课的时候。
大学生:又到白交学费时候,谁懂啊,我是来上学的,不是来送钱的。
尤其翻转课堂,天天自己做ppt自己讲,自己花钱给自己上课。
而“翻转课堂”,其实是众多大学“水课”的一种。
上过大学的都知道,“水课”是大学课堂的一项“标配”。
“水课”算学分,学生们不敢逃课,铁锭一坐就是三个小时,完全展现当代大学生上课现状——
一节课不旷,一个字不听,主打的就是陪伴。
高校老师们对此也深有体会。
学生稀稀拉拉地来班里,直奔后排座位,前排空出一大块,讲台上的老师五米内射程都不见活人,课堂整体“低头率”99.99%。
甚至有大学生,为了应对水课的突击检查,凭借高中时候练就的“听音辨位”独门绝技,竟然驯服了监控。
“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坐在第一排只要听监控零件震动频率,就知道是摄像头在上下左右转还是放大缩小。”
只能说,学生和老师,都苦水课久矣。
1
“水课”还能再水点吗?
大学里的“水课”,大体可以分为必修课里的“水课”和通识选修课里的“水课”。
NO.1
必修课里的那些“水课”
第一种是“陈酿ppt听得人直晕乎”:
PPT本是老师方便学生抓住内容重点而对教学内容的精炼,可部分老师上课简直就像《中华PPT诵读大会》。
逐字逐句地复述上面的内容,也不会举例说明或延伸拓展相关要点。
有些课件的制作时间竟然停留在十几年前,堪比“陈酿老酒”,“一P传三代,人走它还在”,内容并没有相应地沉淀和更新。
学生也不是傻子,PPT用不用心,内容含金量高不高,一眼就看得出。
第二种是“忆往昔之胡扯瞎聊”:
有些老师动不动就“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bushi)”。
大谈自己的光辉经历、所获成就,又聊自己的孩子在哪哪留学,话题可以从美国大选扯到内娱八卦,什么都聊,就是不正经上课。
一堂课下来,黑板上的PPT还停留在第一页,讲台上的矿泉水倒是喝了好几瓶。
第三种是“翻转课堂之学生当家作主”:
有些老师的上课方式美其名曰“翻转课堂”,实则是主打一个爱就是放手给你自由。
课堂内容要不然是学生上台做pre,学生花钱讲课,老师带薪听课;
要不然是老师在大屏上放网课视频给学生看,老师全程“隐身”,“偷感”满满。
老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提供实质性教学和帮助,只留下一群学生“菜鸡互学”。
NO.2
通识课里的那些“水课”
通识课美其名曰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实际上像是“百味杂烩”,啥都有,啥都学。
它不是某个专业的深度课,而是侧重拓宽学生眼界。
第一种可称为“光看名字就想逃课”:
思政课绝对是“水课”中不容小觑的存在,部分思政课的老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死板,填鸭式灌输理论,自然很难引起学生兴趣。
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等也榜上有名,本属于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课程:
有的老师讲课内容却是理论的堆砌,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期末也是交份结课论文就了事。
网友:就业指导老师教我们怎么啃老。
第二种是“课水、但老师不水课”:
在大学生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比水课更难受的是课水、但老师不水。
后两排不能坐人、坐前两排加分,提前五分钟点名、没到就算迟到,甚至还有强制性收手机的……一系列迷惑操作,谁懂啊!
难怪有同学说:遇到这种老师,你就老实了。
还有的老师上课随时可能抽人回答问题,虽然脑子已经在想“中午吃什么”了,耳朵都得竖着听自己的名字。
有同学心疼讲台上自说自话的老师,抬头和老师对上眼的那一刻,老师眼睛都亮了:
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盯着他讲了一节课,吓得同学以后只敢低着头做人了。
而大学“水课”的出现不单纯是老师的问题,也不单纯是学生的问题,它是学生、老师及一系列体制与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
2
“水课”到底是怎么水起来的
“水课”千千万,各有各的“水”法。
有的是老师“放水”,有的是学生“划水”,还有的是课程“注水”。
NO.1
教师考核:重科研轻教学
首先得联系国内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来看,目前我国高校老师除了有教学任务,还有科研和社会服务指标。
一般高校对于科研产出是有硬性要求的,可以依据发表篇数、期刊等级等维度量化考核,而教学往往只要求满足课时量即可。
况且,部分高校“青椒”还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
所谓“非升即走”,一般指青年教师在入职高校时,会被给予一个几年的服务期,其间需要通过聘期考核来“晋级”,如不达标就要离职。
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部分老师自然是选择在科研上多花功夫,却不愿意在课程教学上投入太多精力。
因此,他们可能主动选择讲一些“水课”,或者“做个过场”,备考马马虎虎,上课凑凑合合,让学生通过就好。
学生感谢老师“放水”凑学分拉绩点,老师感谢学生“配合”完成工作量。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老师与学生“互相成就”的结果。
NO.2
学生心态:求放过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很多人希望能通过轻松的课程获得学分,以腾出更多时间来参与课外活动、实习或休闲娱乐。
因此,面对“水课”,部分同学甚至并不会过于挑剔,甚至会主动选修。
一边吐槽课程“水”,一边主动选择“水课”。
就算不是“水课”,“求放过”心态的大学生们也可以把它上成“水课”。
NO.3
“学分工厂”和优绩主义
大学学分和绩点与学生未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休戚相关,所以有人说:
大学就是一个巨大的“学分工厂”。
学生们为了顺利毕业,很多时候关注学分的获取,而非课程内容的深度。
因此,部分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就会掺些水分,降低难度,以确保学生能顺利通过。
在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也越来越注重课程的“性价比”,流行起一种“选课经济学”。
小殷从大一就瞄准了保研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证高绩点。
她每学期选课前都会去咨询学长姐,或是去选课小程序转一圈,多方打听,“课”比三家,精挑细选,“排雷”给分低的课,专挑那些不考勤、作业少、给分高的“香饽饽”。
个人兴趣、课程质量什么的都必须为高绩点让路,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换取最好看的成绩单才是“性价比”。
那么,水课的水,究竟能不能挤?
3
太好了,是挤水分,我们有救了
水分挤一挤,还是能挤出来的。
NO.1
“这样的老师请给我来一打”
网友谷雨分享了他在大学“追老师”上课的疯狂日子。
他回忆,那位高数老师即使是最基础的内容,也投屏带着同学们,从第一步开始,逐步拆解。
这样的严谨和细致对于大学生来说刚刚好。
“最初选择进阶线性代数这门课,是想着拿它水学分。结果没想到,居然是它给我打开了通往理想学术世界的一扇窗,让我看到了超脱于学分和绩点之外的风景。”
还有网友分享,线代老师给他们讲数学工具所包含的逻辑和思想,连枯燥的数学都变得有趣起来。
虽然大学“水课”确实令人无奈,但回过头来发现,还有一群老师在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
当老师与同学真诚地交流他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时,是真的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吧,这样的老师真的可以再多来点!
NO.2
“老师不能都挤在一个赛道上”
让老师苦于没有精力教学的国内“非升即走”制度,其实是源起于美国高校的终身教职制度。
不过,美国具体的考核内容比例会因学校职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教师的考核期限、评价内容均有不同的制度设计。
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高校则根据教师工作重心的差别,将教师职称类别划分为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三种类型。
不同类型不同赛道分别进行评聘,每一类岗位都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
这种基于院校特色和岗位需求进行的考核方式,避免了“一刀切”的考核导向,很好地解决了科研与教学的冲突。
偏教学的教师能够安心上课,偏科研的教师能够潜心科研,而无后顾之忧,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也能减少。
NO.3
“绩效评价该咋评?”
从评价主体来看,在英美等国高校教师绩效评定的主体是非常多元的,由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审等多种方式结合。
学生可根据课堂体验、课堂质量等给予教师反馈,促进课程改善。
同行评审在英美各国的高校教师绩效评定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客观科学。
以英国高校为例,通常会组建由4至6位专家组成的校外专家评审团,评价申请人的学术成绩,为最终评价提供参考。
从评价指标来看,国内教学的评价指标除了教学工作量按课时量累计,其余都是拿项目、拿成果说话。
科研评价指标则更是侧重“量化评价”,对于专著和各级别期刊应发表的论文篇数以及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的数量给出了明确规定,“唯论文”现象突出,很容易走向功利主义、结果导向的极端。
英国高校教师评定则采用发展性评价制度,减少其中的量化评价比例,引入了原创性、重要性和严谨性作为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
如此多元的评价指标跳出了“成果显示度、科研量化值”的桎梏,更大地激发了学术自由与科研活力,值得国内借鉴。
不得不说,“水课”的定义虽然是一个主观上的感受,但背后折射出学生对大学幻想的破灭。
在功利化的绩效考评、学分绩点制度之下,如何让老师和学生重拾教育的信心、相信教育的力量,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但无论如何,先多来一些不水的课,多让老师不必为了评绩效无暇顾及教学、多让学生不必为了学分绩点刷分。
毕竟,学费都交了,也不能浪费是吧?
参考资料:
[1]央视网:你大学讨厌的“水课”,老师也烦
[2]新京报评论:大学选课“红黑榜”:别让“水课”上“红榜”
[3]青年志Youthology:那些让我感觉“大学值得”的老师
[4]王征. 中美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比较研究[D]. 兰州大学, 2016.
[5]邵芳, 雷玥. 中英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4):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