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t

引言

1935年的山西,阎锡山点着算盘盘算:怎么把一个旅“炒”成六个军?这位有着“山西王”之称的军阀,硬是靠一套像做生意的操作,把晋绥军的规模做到了全北方闻风丧胆的地步。

结果呢?扩军扩到自己都管不过来了。抗战里,他的部队能打又能逃;内战时,倒成了解放军的练兵场。晋绥军,到底是阎锡山的“得意之作”,还是他的“最大败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扩军像炒股,晋绥军的奇葩兵法

1935年,山西的阎锡山正忙着扩军,但他的操作方式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他搞了个“以一生六”的扩军法,从一个旅里生出六个军,这波操作就跟炒股票似的:拿一点儿本钱,通过巧妙布局,短时间内翻了好几倍。

虽然听着挺玄乎,但这一套在当时的山西军界,那真是玩得炉火纯青。

场景转到太原城内,阎锡山召集了手下军官开会,他拿着算盘比划,指着手下几个旅长:“你们这几个旅,得想办法再生出几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听了发懵:“阎长官,这一个旅怎么生出六个来?”

阎锡山眯起眼睛,咳嗽一声:“没问题!一个旅拆成六块儿,每块儿挂个番号,这不就成军了?各家兄弟部队再来支援点装备,人就算到位了。”

在场的军官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已经开始算账:这算盘打得可真精!

别以为这只是纸上谈兵,阎锡山还真有一套实际操作流程。他通过一系列“拨款扩张”的策略,把部队的规模迅速拉大。

什么叫拨款扩张?就是先把一个旅拆分成几个单位,再利用这些单位名义上申请中央拨款。这样一来,中央政府的钱进了山西的腰包,他的部队也就扩张成功。更绝的是,扩出来的新部队还可以再“下蛋”,循环往复,规模是越滚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没有代价。比如,晋绥军内部的装备就很难做到统一,武器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些部队连基本的后勤保障都要靠“就地解决”。

有一次,手下一名军官实在看不下去了,试探着问:“长官,我们这新扩出来的部队连子弹都不够用,能不能给点支持?”

阎锡山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缺子弹就少打几枪,子弹打完了还能练练拼刺刀,兵练出来才是硬道理!”

不过,这种操作放到当时来看,确实是高招。晋绥军不仅成功扩大规模,还在北方各大军阀中站稳了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35年的授衔仪式上,晋绥军共有一级上将1人,二级上将4人,占到了全国上将总数的将近18%。这成绩单一亮出来,那是相当风光,连蒋介石都忍不住点头说了一句:“阎老先生,还真是能搞啊!”

但是,扩军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长期的维护过程。晋绥军的快速膨胀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新兵的训练时间严重不足。许多兵士甚至连最基本的站队和敬礼都做不标准。

有人笑着说:“这些新兵的武器可能比他们的军龄还长!”更严重的是,这种快速扩军导致了军队内部的派系斗争加剧,各部之间的协作效率直线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问题不少,阎锡山的扩军策略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依然显得独树一帜。他的这些手段,让晋绥军在抗战初期还能勉强撑住局面。

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以一生六”的扩军法到底是妙招,还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后续的发展,会告诉我们答案。

兄弟阋墙,外战更难打

晋绥军的迅速膨胀给阎锡山带来了不少光鲜的面子,但背后的隐患也像拔河比赛一样逐渐显现。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这支“以一生六”的大军队在面对日军侵略时,展现出了独特的“表演风格”——能打仗的部队不多,能内斗的倒是一抓一大把。

抗战初期,晋绥军名义上被纳入了第二战区,与中央军一道抗击日军。但事情并不简单。阎锡山一向以“山西是我的大本营”自居,跟蒋介石的关系就像勉强捆绑在一起的兄弟,台面上称兄道弟,背地里互相拆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绥军在日军进攻时,尽管有几次正面交锋表现出色,比如忻口会战等硬仗,但整体上却经常表现出消极防守的态度。原因很简单——阎锡山不想把家底全耗光。

更有意思的是,晋绥军内部的派系斗争也让人头疼得很。由于扩军时带来的混乱编制,各部之间缺乏统一指挥。

比如,当某一部分的部队需要援助时,另一部分却拖延不前,甚至直接“装死”。一位军官曾愤怒地回忆:“我们打到子弹都快没了,那边还在说等命令。”结果,晋绥军内部互相扯皮,外敌反倒占了便宜。

如果说派系问题还可以用官僚文化来解释,那么后勤保障就是彻彻底底的硬伤了。晋绥军在抗战中物资匮乏到什么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有一次,前线士兵喊着饿得实在没办法,竟然自发地去附近百姓的田地里挖地瓜充饥。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有些新兵上战场甚至连鞋都穿不上。有人无奈地调侃:“咱们晋绥军打仗靠的不是枪,是脚底板硬!”

在抗战的大背景下,晋绥军的“山头主义”逐渐暴露了它的缺点。每个军头都想保住自己的地盘,没人愿意真心配合中央军的大规模战略。这种散漫的风气甚至一度被人戏称为“阎锡山的游击队”。

然而,尽管问题多多,晋绥军在抗战中依然留下了一些亮点。比如太原保卫战和忻口会战,这些战役中,部分精锐部队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可惜的是,这种闪光点始终难以掩盖整体的混乱状态。

从辉煌到覆灭,晋绥军的终局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本以为可以趁机恢复山西的“王朝”辉煌,但历史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解放战争中,晋绥军迅速陷入劣势,逐渐被解放军“化整为零”。这支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军,最终以惨败收场。

晋绥军的覆灭,和阎锡山的扩军策略密切相关。当初快速扩张的好处是军队数量够看,但这些临时拼凑出来的“新兵团”在面临解放军的集中火力时显得不堪一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的后勤和指挥体系问题愈发严重。有人曾戏言:“别说上战场了,光是从一个地方调兵到另一个地方,都能让人急得跳脚。”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阎锡山的许多亲信在形势不利时选择了“弃船而逃”。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时,原本是晋绥军一员的他,最终成了另一派系的谈判代表。这种内部分裂无疑加速了晋绥军的灭亡。

到1949年,阎锡山带着少量残部撤往台湾。那段曾经属于晋绥军的传奇,彻底划上了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绥军的历史是一部复杂的篇章。从阎锡山的扩军妙招,到抗战时期的功过得失,再到解放战争中的惨败,这支军队既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也是权谋与现实交织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