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对李德生说:“李德生,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得胜)啊”在场的众人皆惊。原来毛泽东转战陕北时曾化名李得胜。取意“离得胜”——离开延安便能得胜利。 讲湖南话,“李德生”和“李得胜”的音是相同的,在场的很多人都向李德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外界甚至一度传言,正是“李德生”这三个字,给李德生带来了好运,一下子从正军级直接升到正大军区级,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办事组”成员,就连李德生自己也不太明白这里真正的原因。
其实,真正的原因含义很深。
正如毛泽东所言,他把李德生放进“军委办事组”,这叫“掺沙子”,如果不“掺沙子”,那他们就是铁板一块,硬的很。
毛泽东在晚年时,让李德生掺了2回“沙子”,一次是进“军委办事组”;另一次是担任党中央副主席。
有的人直言,李德生的升迁是坐火箭上去的,速度快得惊人。让人不解的是,以李德生的级别和资历,是如何入得了毛泽东他老人家的法眼?难道真是因为“李德生”名字这三个字?
毛泽东做事,历来严谨。仅凭谐音的“同名同姓”就任命军队的高级职务,这岂不是儿戏。以李德生的级别,毛泽东根本不可能认识他,更别说了解他。但有一点倒是真的,正因为李德生三个字,在一次汇报材料上出现,因为“同名同姓”的关系,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从这时起,毛泽东才开始观察和考察他,最后决定破格提拔重用。
李德生陪同毛泽东接见外宾
那么李德生有什么特殊的经历?为何能让毛泽东在将星闪耀的众多战将中独独选中名不见经传的李德生呢?
本期文章将带你走进历史,走近开国少将李德生。
1916 年5月,李德生出生于大别山腹地一个叫李家洼的小山村(今属新县)的贫农家庭。李家洼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外面。
父亲是个老实巴交庄稼人,母亲是位善良淳朴的农村妇女,李德生的出生意味着家里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尽管家里穷,父亲还是把他送进了私塾,勉强读了半年书,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字。后来实在读不下去了,在亲戚的介绍下,7 岁的李德生开始跟着邻村的一个裁缝师傅学手艺。当时,裁缝师傅是手艺人,比干农活要轻松得多,母亲的心愿是让儿子学点本事,将来好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可是,年少的李德生正是淘气的年纪,还不能体会母亲的苦心,他总觉得天天闷在屋里, 给师傅干家务活,什么也学不到。 于是,他对母亲说不想当裁缝,要去放牛。
旧社会,稍大点的孩子叫“半拉子”,意思是顶半个劳力。“半拉子”给人家放牛不给工钱,只能混口饭吃。放牛看似轻松好玩,其实是很辛苦的。不管刮风下雨、烈日严寒,一天也耽误不得。
东家的女主人是个刻薄吝啬的老太太,经常拿些残羹剩饭糊弄他。童年的记忆里,他就没吃饱过。他经常站在山上向着对面的山峰高声大喊,仿佛呐喊能将心中的怨气吐尽。
9岁的时候,母亲因贫病交加而撒手人寰,没了娘的李德生更加孤苦伶仃了。经常挨饿的李德生从来没过过生日,也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后来据亲属回忆,才知道自己生于 1916年5月,至于哪一天,谁也不记得了。
1928 年,闭塞的小山村来了头戴红五星的红军叔叔,他们说话和气,还经常给这个没娘的放牛娃饭吃,12岁的李德生头一次放开量,吃饱了肚子。年少的李德生朴素地认为,能让自己吃饱肚子的人,就是自己一辈子应该跟随的人。
小山村热闹起来,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村里成立了儿童团,在 20 多个孩子中,李德生被选为儿童团团长。
李家洼地处偏僻,红军经常在这里活动。儿童团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防止敌人偷袭。李德生手持红缨枪,脖子上系根小领带,威风凛凛地站在山路口,盘查行人,检查路条。
有时候,红军叔叔让他去邻村送信,他总是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 红军叔叔每次都夸他机智勇敢。
看着威武的红军叔叔,李德生也想像叔叔一样,手握钢枪去打那些“白狗子”。
李德生找到苏维埃胡主席,请求他批准参加红军。胡主席看着他瘦小的身躯,有点犹豫不决。这时,正巧一个红军营长找胡主席联系工作,胡主席就把他的请求说给了营长,并特别强调李德生是儿童团长。营长看着李德生说:“多大了?”“14了!”虽然声音有些稚嫩,但却透着李德生的坚毅。“就是个子有点矮,还没有枪高吧?”“电线杆子高,死木头疙瘩一个!”“呦呵,年纪不大,俏皮嗑还不少嘛!” 营长喊来警卫员对李德生说:“你们两个赛跑,如果你赢了,我就带你走。”“说话算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德生和警卫员来到山间小路,他信心满满。因为从小放牛,爬山越岭对他来说那是家常便饭,更别说是赛跑了。果然,李德生领先跑了回来,警卫员在后面嘟囔着,都怪这子弹袋,太沉了,跑起来还一颠一颠的,影响了速度。营长乐了:“跑的蛮快嘛,是块做通信员的料。”营长收下了他。
就这样, 14 岁的李德生自己做主圆了红军梦。
到了晚年,李德生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刻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复杂。激动的是,从此他将开始人生新的起点,复杂的是,家里的老父亲怎么办?
自从母亲去世后,爷俩便相依为命。家里仅有的两间草房,也被“白狗子”给烧了,李德生和父亲只能住在牛棚里。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人间的罪,李德生尝了个遍。只是一想到自己这一走,可怜的父亲怎么办,李德生有点犹豫了。
父亲得知李德生要参加红军的消息后,并没有反对,只是把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长时间地默默流泪。父亲拉着李德生的手,叮嘱道:“儿啊!爹没本事,让你连饭都吃不饱,去吧,好歹是条活路,记住,要听长官的话,好好干,别记挂我。”李德生的泪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却说不出更多安慰父亲的话,父子俩就此分别。
李德生入伍后,首长见他年纪小,跑得快,熟悉山间地形,就让他做了一名传令兵。传令兵可不简单,每次接到任务,李德生都要冒着枪林弹雨到阵地上传达首长的命令,遇见连队指挥员牺牲,他就临时代替指挥战斗。勇敢机智的李德生每次都能够完满地完成任务,2年后,李德生光荣地入了党。
在鄂豫皖苏区,红军几乎每天都在打仗,传令兵爬山越岭,体力消耗更大,但是伙食和其他战士一样,这对于正长身体李德生来说是很艰苦的,十四五岁的李德生却像老同志一样,克服重重困难,表现非常出色。
李德生少年老成,勇敢机智,16岁时被任命为师部交通队班长。不久,部队西征,从湖北到四川,一路上爬山越岭,途经之地都是深山老林。战士们常常用野果、野菜充饥果腹,好的时候能挖到土豆、萝卜,体能下降很大。李德生班里有个战士叫“郝大个”,个子高力气大,背的东西多。
一天晚上,李德生发现“郝大个”在地铺上翻来覆去、连声叹气,李德生知道他饿得难受。他捅捅“郝大个”说:“肚子里打架了吧!” “郝大个”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李德生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个自己舍不得吃的土豆递给他。“郝大个”接过土豆,激动得不知说啥好。
在一次战斗中,战况异常激烈。首长把交通队也调了上去,敌人猛扑上来,李德生迎了上去。一个高大凶狠的“白狗子”对着李德生就是一刺刀,李德生闪身躲过,回身一脚揣在“白狗子”的肚子上,怎奈身小力薄,“白狗子”只是向后退了几步。李德生提步上前,正要再次发力,“白狗子”急忙抡枪迎战,刺刀刺中李德生的右胸,李德生倒在了地上。队长及时赶到,一枪结果了“白狗子”,李德生被送往战地医院。
李德生和战友
伤好后,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情况,调他到新组建的 35 团任供给处指导员。这段时间,他反思了一下,这几年,虽然在部队得到了锻炼,也有一些进步,但和优秀的人比起来,差距还是不小。陈锡联、洪学智只比自己大一岁,已经是红军的师级干部了;李先念更厉害,24岁任军政委。
那是段特殊的岁月,残酷的战争让人过早的成熟,放在如今,十几二十几岁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
了解我军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红军里面十八九岁当师长,二十几岁当军长,甚至军团长的大有人在。李德生也想像他们一样,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做一个威风八面的大将军。
可是他只读了半年私塾,文化底子薄,对那些战术啊、兵法啊知之甚少。于是他利用这段时间,在随营学堂刻苦学文化和军事知识。胡适先生说过:成功不必在我,但功力必不唐娟。正是这段学习经历,为李德生后来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根据抗战需要,全军整编。李德生重新回到了战斗部队,被分配在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任排长,凭着战功,硬是一步步从连长、副营长、营长到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用李德生的话说,八年抗战,我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1937年10月,在夜袭阳明堡的战斗中,随着团长陈锡联一声令下,李德生甩出去第一颗手榴弹,看着日军飞机在手榴弹的爆炸声中燃起了熊熊大火,李德生开心地笑了。日军守备队疯狂反扑,一颗流弹击中了李德生的左臂,好在是贯穿伤,没有伤到骨头,只是鲜血染红了军衣。战后庆功会上,团长陈锡联表扬了他:“好家伙!力气蛮大的,手榴弹一下子就砸到了飞机上。”“报告团长,我早就憋着一股劲,狠狠地干他一家伙!”“胳膊上的伤怎么样?”“离心脏远着呢,死不了!” 李德生的话,引起了一片笑声。
李德生立功的脚步没有停下,在响堂铺伏击战中,他率领身怀绝技的特务连让日军饱尝了一顿“手榴弹”雨。喂完了“手榴弹”,他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把那些没炸死日军,挨个串成了“糖葫芦”。
此战,炸毁汽车一辆,击毙日军18人。后来,这一带的日军只要一下雨,就会想起李德生的“手榴弹”。
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我军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各地掀起了打炮楼、扒铁路、袭击日军的运输车队的战斗高潮。
这时的李德生已经升任太行军分区30团团长,日军的马坊据点就在李德生的辖区。据点中有个日军小队长铃木,此人残暴凶狠,长得矮胖短粗,外号“猪头”。“猪头”经常祸害附近村子里的妇女,老百姓恨透了他。马坊据点成了扎在晋中根据地上的一根“毒刺”。前几任团领导组织过“拔”据点战斗,但都没有成功。
马坊据点墙高沟深,工事坚固,强攻不行,前几次失败就是这个原因。李德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马坊据点的敌人经常让各 “维持村”送粮、送菜,就决定化装成送菜农民混进据点。李德生穿上破棉袄,扎上羊肚毛巾,背上柳条筐,化装成菜农,带领7名侦查员,在内应的配合下,控制住守门的哨兵,通知在外面埋伏的由 82 人组成突击队,迅速占领据点。
李德生提着一把大刀,带着两名战士,堵在大门口。这时,突然从院子里窜出一个矮胖短粗的日军军官,手提战刀发了疯似的向李德生猛劈过来。李德生闪身躲过,顺势抡起战刀,一刀砍下他的人头。经老百姓辨认,此人正是日军“猪头”小队长铃木。这次战斗,打得干净漂亮,不但全歼了日军一个加强小队,还活捉了指挥六个县特务工作的日军特务头子清水利一。
李德生一战成名,还上了报纸——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的新闻《长期侦察和坚决突击,太行我军收复马坊》。毛泽东看了报纸,高兴的说:这一仗是典型的“歼灭战”。
李德生一生身经百战,打仗无数,光“挂彩”就有6次,经历的险情更是惊心动魄。
淮海战役中,在攻击敌黄维兵团的重要据点大王庄时,一直在埋头看地图李德生拿起望眼镜走到外面观察敌情。谁知,他刚走出指挥部,一枚重磅炮弹呼啸着从天而降,刚好咂在指挥部上。指挥部内的作战科长、作战参谋、通信员和勤杂人员全部牺牲,李德生也吓了一跳:“该死的老蒋,我跟你没完!”
在这之后不久,有一天,李德生到前沿阵地,与团里的几位主官查看地形,说话当中,他刚侧转身子同另一个人打招呼,一颗子弹刚好打在之前脑袋的位置,要是再晚一秒钟,他就“光荣了”,战友们说:咱们的旅长真是福大命大。
有人说,李德生是“煞星”,阎王爷都躲着走。李德生豪迈地说:“是我的革命意志吓走了阎王爷!”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李德生成名之战,更是将军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次大战。
战役的第二阶段,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把12军、15军的统一指挥交给了老部下李德生。李德生向王近山敬了个军礼:“老军长,你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王近山哈哈大笑:“你上去,我就可以放心睡觉了。”
李德生很清楚肩上这副担子的重量,此战胜负,关系到战役的全局。李德生带着各师师长爬上了山头,这是他常年养成的习惯,每次战斗,他都是亲自查看地形。
阵地表面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工事基本被炸毁,到处一片虚土,一脚踩下去过膝盖深,没法挖工事。李德生要了1000 多个麻袋,在阵地前铺了一层“地毯”,解决了站住脚的问题。吃饭难一直是困扰一线部队的难题,原先一直是连级单位自行解决。李德生规定,今后吃饭由团里统一供应,不分昼夜,随做随送,保证战士吃饱。弹药运输改为接力运送, 50 米分一段。最关键的是作战方式做了重大调整,上甘岭面积狭小,敌人炮火猛烈,山上人越多伤亡越大。李德生提出打“接力战”,按“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来布置兵力、配置火力。要求91团从五圣山到最前沿,一条线排成9个梯队, 既保证了兵力补充,又可对付敌人进攻。阵地上只留少量人员,避开敌人炮火的猛烈袭击,等大批敌人拥上阵地时,我军火炮、机枪、手榴弹一顿“热情招呼”。
前沿阵地
战役期间,李德生率部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421次,歼敌1.9万余人,志愿军坚守住了上甘岭。
战后,李德生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把敌人消灭在最前沿,不准它前进一步”的目的。
毛泽东亲自给三兵团发来贺电:“此次五圣山作战,已发展成为战役的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望你们鼓励该军,坚决作战,为争取胜利而奋斗。”
晚年,每当将军回忆起这段往事,总是眼含泪水:一将成名万古枯,我是一战成名了,但那些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1954 年,李德生凯旋回国,1955 年任十二军军长,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从朝鲜战场归来,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李德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保卫和平?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正是清军的腐朽和落后,中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李德生认识到越是和平时期,越不能放松对军队的建设。一个国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人民才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
李德生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他不搞“花架子”,一切以实战为前提。为了摸清部队的真实战斗力,他对部队搞突击检查,事先不通知。他让战士翻山越岭之后,搞实战性的射击,结果,最先进的连队才打了个“及格”。李德生很着急:“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打胜仗?”
他问二连副连长郭兴福:“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郭兴福摇头:“根据现在的训练水平,不行。”“在有效射程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还是不行! ”李德生很严肃:“你要记住,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切要从实战出发……”
李德生在二连扎了下来,郭兴福教学法由此起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训练,他们练成了一套接近实战的方法。“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李德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次现场会,叶剑英情绪高昂:“大开眼界! 大开脑筋!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李德生
一场突如其来的的“运动”打断了李德生练兵的步伐,如果没有这场运动,也许李德生会在12军军长的位置上解甲归田,但历史没有如果。
1967年,李德生按照中央的要求率领12军进驻安徽。原因是安徽发生了严重的武斗现象,8 月 8 日晚,李德生冒着风险带领3 个连队赶到武斗现场, 阻止两派武斗,并开始收缴武器,拆除街头堡垒。李德生反复强调:“要文斗不要武斗”。
情况刚有所好转,芜湖却发生了恶性冲击当地驻军事件。造反派打伤解放军官兵 200 多人,打死1人,一周内抢走800多支枪,10万发子弹、炮弹,34辆汽车,1套机密海图。事件惊动了中南海,李德生紧急赶赴芜湖。李德生是从战场上硝烟中走出来的战将,一个人毅然“单刀赴会”,阻止了武斗,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李德生可能不知道,正是这次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将军晚年回忆: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自己在安徽制止武斗,搞革命的大联合,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
正如本文前面提到,很多人认为,李德生之所以受到毛泽东的重用,是因为“李德生”和“李得胜”的音是相同的,毛泽东“爱屋及乌”,仅凭名字相同就破格提拔李德生。存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是大大低估了毛泽东用人的智慧,尽管毛泽东已进入老年。
不过,“李德生”这三个字,引起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好感倒也是事实。但是,毛泽东是不会轻易任用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他是做足了功课的。
毛泽东曾经对李德生说:“你是南京军区十二军的,可是我了解你,不是通过南京军区,而是通过其他同志了解的。他们都说你不错。”至于通过谁了解的,毛泽东没有说,李德生也不好问。
毛泽东对李德生有好感并破格任用,是有很深层次含义的。
“文革”期间,林彪主持军委工作,军委成立了“军委办事组”,代替了军委三总部。办事组的主要成员是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叶群是林彪的老婆,黄、吴、李、邱号称林彪的四大金刚,军队被林彪全面控制。
众所周知,林彪在军队的资格很老。红军时期担任红一军团长;抗战时是抗大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四野”司令员。我军中的很多高级将领,大都是他的部下或学生,林彪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对林彪有所警觉。想对军队的控制全有所调整,可是放眼全军,皆是林彪的人。从这时起,他就开始物色人选,李德生正是这时进入毛泽东眼界的。
李德生,时年52岁,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的连指导员,到延安后没有进入抗日大学(团职以上),直接分配到八路军129师刘伯承、邓小平部任排长;解放战争中在“二野”刘邓大军。毛泽东看中的是他的这些履历
正如前文所言,毛泽东把李德生放进“军委办事组”,这叫“掺沙子”,如果不“掺沙子”,那他们就是铁板一块,硬的很。
毛泽东在晚年时,让李德生掺了2回“沙子”,一次是进“军委办事组”;另一次是担任党中央副主席。
李德生
年龄大了,毛泽东对未来的格局有些担心,特别是领导权的问题。周恩来汇报说:“有人对洪文同志当副主席有些看法。”
毛泽东说:“他当过农民,当过兵,还当过工人,算个儿童团,不能看不起儿童团。”
毛泽东历来重视军队,党领导军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副主席里应该有军队的代表。李德生办事稳重,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队里的老人年龄大了,年青一代还很不成熟,应该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人,毛泽东觉得李德生可以胜任。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把江青、张春桥等人排除在外,毛泽东做事的特点就是未雨绸缪,深谋远虑。
按照“三结合”的原则,中央任命李德生为中央副主席。
不久,由于受到坏人的诬陷,李德生辞去中央副主席,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晚年的李德生对于往事,不愿意过多提及。
他常说:“一个革命者, 一定要像周总理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2011年,李德生在京病逝,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 96 年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