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C2024专题页
交叉融合、上下联动、平急结合、全链条管理。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心血管代谢论坛于12月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共设置3个session,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心血管、内分泌、中疾控领域专家齐聚一堂,精彩内容涵盖了心血管代谢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步传递领域最新基础研究进展动态,剖析深层机制,探秘新型筛查和干预靶点,全方位阐述诊疗现状与先进预防理念,分享综合防控策略与经验,阐明基于共识指南的规范化路径等,接下来将现场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主持发言&开篇致辞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天舒、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联袂主持“session1”。
中国科学院张启发院士莅临现场并发表致辞,他指出,心血管代谢属于新兴领域,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控形势严峻,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应对,围绕大健康政策与疾病管理所需,通过搭建心血管代谢论坛这一学术平台,力推多学科交叉融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交流机会,有助于提升心血管代谢疾病整体认知水平,指引心血管代谢疾病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精准化、人性化。
更新理念,引领创新
在session1,包括黄恺教授、王丽敏教授、周脉耕教授、霍勇教授、黄晓教授等共同带领大家站在新的高度、以崭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这门新兴学科。
黄恺:糖代谢异常负担与多学科协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在讲座中表示,当前全世界至少有5亿多人正在罹患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41亿人,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区,并且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糖尿病已经成为损害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与之相应,同期我国心血管死亡率持续增高,代谢异常已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急剧增加的首要原因,糖尿病、前糖尿病在国内造成了严重的死亡负担。鉴于此,糖代谢异常的早筛查早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落实多学科共同管理,实现MTD团队指导下的上下联动、平急结合、全链条管理,是代谢异常疾病管理的必经之路。
王丽敏:中国居民行为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病的影响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丽敏教授介绍,推算我国CVD现患人数3.3亿,防控形势严峻,而生活方式干预是科学管理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因此,健康中国行动--四大慢病防治实施方案就有明确要求:要加强危险因素控制,降低发病风险;防治体系建设,医防融合,以防为主,多因共防多病共管共治,分级诊疗,提升防筛诊治管能力;创新攻关,解决瓶颈问题;加强监测和评估。此外,王教授还分享了慢病防控的“十字诀”:防筛诊治康,知行管保控。
周脉耕:基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的专病队列建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教授在讲座中表示,专病数据库建设有助于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发现重要科学证据,也有助于研发辅助诊疗决策系统,不断提升诊疗质量,因此价值意义巨大。
在具体建设方面,考虑到与职称晋升挂钩,可以充分调动临床医生病例报告的积极性,并且临床医生众多,可以短时间内收集大量专病数据,加上有严格的质控措施,可以保证病例报告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全国死因数据匹配可以破解病例随访难题。流行病和统计学家的参与,与临床专家有很好的互补性。在建成专病数据库的基础上,拓展针对患者的健康服务,符合健康中国慢病防治行动的要求。
霍勇:代谢治疗改善ASCVD结局的新里程碑
据心血管代谢联盟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介绍,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主要终点是临床结局指标如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等,而非中间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等,同样机制的药物CVOT结果不同,预示着代谢治疗改变ASCVD预后的时代已经到来,CVOT决定心血管代谢药物的选择。
此外,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晓教授分享了代谢物质与血管功能评价及基因修饰作用的价值与应用现状。
打造高端平台,汇聚智慧力量,引领行业发展
心血管代谢联盟成立于2021年12月,是由心血管、内分泌、基础研究、肾脏病等学科领域众多院士、知名专家共同发起组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专注于代谢异常所致心血管疾病防治、诊疗、康复以及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制定标准化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治策略,实现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同质化防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心血管代谢联盟于2024年3月30日成立联盟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正成为改进心血管代谢诊疗现状的中坚力量。
本次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心血管代谢联盟专委会专家授聘仪式”。期间,心血管代谢联盟顾问张启发院士、心血管代谢联盟主席霍勇教授、心血管代谢联盟执行主席黄恺教授、心血管代谢联盟专家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丽敏教授受邀出席受聘。
相信心血管代谢联盟在越来越多智慧与力量的加持下,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心血管代谢疾病诊疗模式革新。
优化策略,防治结合
代谢紊乱不纠,心血管病不除!在session2,防治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推动心血管代谢疾病综合管理同质化开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天舒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翼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韩清华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共同主持“session2”。
李建军:新理念,从最新国内外指南更新要点,探寻中国血脂管理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在讲座中表示,《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与中国人群特点,更新ASCVD风险评估流程和不同风险人群的降脂目标,推荐以中等强度他汀为基础的调脂方案天然调脂药物可全面调脂,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且合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治疗LDL-C自基线降低达45%-55%和62%,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瑞舒伐他汀稳定冠脉斑块作用显著。
对比之下,国外心血管指南针对CVD风险评估、血脂控制目标、他汀使用及治疗流程进行了更新明确,2023 AHA/ACC/ACCP/ASPC/ NLA/PCNA指南明确指出,他汀是防治ASCVD的降脂治疗起始之选。如今,他汀联合其他调脂药物治疗是血脂干预策略的基本趋势。调脂治疗应尽早起始且长期坚持,并将LDL-C维持在更低水平。
翁鑫宇:代谢因素与泛血管疾病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翁鑫宇教授介绍,泛血管疾病是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比如,当前我国每 5 个成年人中有 1人患心脑血管疾病,每死亡 2.5 人中就有 1 人是心脑血管病,找准内因,有的放矢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代谢因素与泛血管疾病息息相关,比如,吲哚3甲醛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主动脉夹层,还可结合并促进AHR表达,并通过AHR调控VMSCs表型转化。此外,硫辛酸可抑制主动脉夹层发病。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结果产出,将为泛血管疾病诊疗提供更多潜在的精准靶标。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深度解析了GLP-1 RA调控心血管代谢对HFpEF的意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章秋教授则基于指南和实践,分享了生活方式干预与糖尿病管理相关干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自琼教授则从典型病例分享入手,传播了心血管代谢共病共管的理念。
聚焦新研究、新进展、新策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翼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晓教授共同主持session3。
彭永德:GLP-1 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彭永德教授在讲座中分享道,糖尿病与CVD互为等危症,CVD风险随糖代谢恶化而逐渐增加,心肌细胞和心内膜上均有GLP-1R表达,GLP-1对心脏具有多重保护作用,同时GLP-1RA可改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降低血糖、降低收缩压、降低心血管风险标志物、降低体重和内脏脂肪、改善血脂,新型药物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显示出对于心血管代谢的多重获益。
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分享了尿酸相关研究进展,提示尿酸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心血管代谢风险因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娜琼教授则详细阐述了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策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超教授结合最新前沿动态,分享了肠促胰素及代谢产物对糖尿病下肢缺血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情况;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艳教授则通过经典病例解析的方式,理论与实践融合,分享了心血管代谢共病共治策略。
共管为共赢,携手新征程
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个领域专家,期间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并重,不仅实现了以学术引领推动跨学科交流的目标,还分享了多学科标准化管理策略,推动了我国心血管代谢领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进步。期待与大家一道,以此次论坛成功举办为新的契机,推动建立健全心血管代谢疾病多学科管理模式,开启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协同共管的新局面。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电话:0512-68295918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