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年抗战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一致对外、誓死杀敌的英勇精神,而这其中有一支队伍尤其突出,他们不怕牺牲,用最差的武器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就是抗战的功臣,川军
在川军参加的众多战役中,有一场战役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揭开台儿庄战役序幕的滕县保卫战。在这场战役中,川军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家国大义前仆后继地冲向枪林弹雨之中,更是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滕县保卫战
1937年10月,沿津浦铁路南下的日军一路打到了黄河北岸。黄河作为一道天险,本是防御日军的一道天然防线,但当时的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却在听到日军南下的消息后闻风丧胆,临阵脱逃。
在这之后,济南、泰安、曲阜等地相继弃守,日军继续南下;与此同时,在南方的日军来到了南京,并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攻下南京后,这支队伍继续北上,企图与南下日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攻下徐州,打通津浦铁路。
徐州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当下的战争形势中更是十分重要。如若徐州失守,那么第五战区的整个作战计划就会受到威胁。
此时的日军已经打到了淮河南岸的蚌埠,而位于山东的滕县,就成了徐州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守住滕县这最后一道防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立刻将正在正在晋中作战的四川部队第22集团军调至调至滕县,第22集团包括41军和45军,总司令为孙震。
另一边,日军在1938年3月8日派出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由邹县南下,攻占滕县、临城, 歼灭该地区的中国军队,占领至大运河以北地区”。
日军在出兵前对滕县的兵力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战前心态十分乐观,认为攻下滕县打进徐州指日可待。当日下午,第10师团命令濑谷支队向界河方向前进,并视情况追击至滕县南部。
一开始,装备精良的濑谷支队利用自身优势,用飞机和大炮对滕县外围进行轰炸。面对日军的强势进攻,驻守在滕县的部队于界河东部和西部设立阵地,依靠对地理位置的了解主动对敌军发起攻势,并派出游击部队进行突袭,击毙了几十名日军官兵,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见一开始的战略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第10师团指挥官矶谷廉介立刻转变了进攻策略,改从右翼迂回进攻。
这一战术的确奏效了,滕县外围阵地被逐个击破,一时间,战况急转直下,滕县的处境岌岌可危。
3月10日,滕县的战况愈发激烈,面对日军越来越猛烈的进攻,122师师长王铭章接替孙震成为第41军军长以及前方总指挥,麾下共有122和124两个师。
可眼前的战况对于王铭章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22集团军自从出川作战后,便一直仅凭着简陋的武器装备在战斗。士兵们每人只有两套布军装,一副绑腿,以及两双草鞋。虽说此前川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精神在娘子关战斗中与日军拼杀了整整七天,顽强地守住了阵地,但长久以来的战斗还是给装备简陋的战士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更致命的是,来到滕县后,战士们依旧使用着出川时使用的土造轻武器,如四川土造的七九步枪、大刀、手榴弹,以及为数不多的土造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整个军团凑不出一台新型重武器。
除了武器装备落后外,王铭章所率领的军队人数也严重不足。当时,驻守滕县外围的军队已经被日军击溃,而驻扎在滕县内的只有一个警卫连、一个通信连和一个卫生队,王铭章指挥的122和124师仅有2000余人,加上滕县内的警察和安保团也不过3000人左右。
反观由矶谷廉介指挥的第十师团则有着极为精良和充足的武器装备。日军共派出三万步兵和1500余名骑兵对滕县发起进攻,整个部队并配有野炮100多门, 重炮30余门,与此同时,还有坦克和飞机各四五十架,枪支弹药等更是足以满足作战需要。
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王铭章没有丝毫退缩,他率领着滕县内仅存的三千士兵,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
奋战到底
3月14日拂晓,滕县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来势汹汹,光是步兵就派出了一万余人,还使用飞机对在界河西山区我方进行轰炸。
面对敌人的强烈攻势,45军毫不畏惧,每个人仍然抱着必死的决心战斗到底,但由于实力实在悬殊,最终,我方出战的一个连队的士兵全部壮烈牺牲。
次日,日军抵达滕县城下,面对展开攻势的日军,王铭章严密部署,让作为进攻方的日军暂时没能占到便宜。但所有人都知道,日军接下来的每一波进攻都会更加猛烈,到时候,敌众我寡,能不能顶得住恐怕就不好说了。
这时,蒋介石和李宗仁都打来了电话,要求王铭章必须死守滕县,奋战到底,等待支援部队的到来。
在这个紧要的时刻,王铭章对内发起了动员。他语气坚定地表示,作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倘若能在死前守住滕县,保卫徐州第一线,也算是无愧于国家。同时,第22军已经向外请求增援,大家多抗一会,获胜的机会就大一些。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大家盼望的增援永远不会赶到了。
原来,接到增援指令的汤恩伯第三军团本应早早赶到滕县,这支部队有十万人,如果能够及时增援,说不定能扭转当下的局面。但这支部队在行至临城后,便在停在原地不动了,任凭第22军如何请求,汤恩伯就是不为所动。
原来,汤恩伯认为,此时的滕县是迟早要沦陷的,自己就算率兵增援,胜算也不大,与其白白送死,不如为后面的台儿庄战役保存实力。就这样,王铭章只得率领滕县内仅存的兵力,顽强抵抗。
16日清晨,日军的飞机出现在了滕县上空,并开始向滕县进行轰炸。密集的炮弹落下,城内的士兵只能进行躲避,没过多久,日军就发射了三千多发炮弹,昔日车水马,人头攒动的滕县,此时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在这之后,日军分别向东关寨墙的东南角和东北角展开进攻,在将城墙炸开缺口后,他们便使用机枪向城内进行扫射。面对日军的强力进攻,城内守军在武器装备落后于日军的情况下,坚守在缺口边上,只要日军一露头,就使用投掷手榴弹进行击打。
在城内守军的严防死守下,日军没能实现从城墙缺口突破的战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反击过程中,我方死伤人数众多,只能不断调兵进行补充,到了最后,就连王铭章师长的特务连也被调至东莞城墙进行守卫。
不死心的日军在下午五点再次发起袭击。这一次,他们在东关正面使用飞机和大炮再次进行轰炸,并派出三个排的步兵对守卫的122师进行扫射。122师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有人倒下,后方的人就立刻冲上前。
为了不让日军从东关攻入滕县,122师在日军第三排步兵冲上前时英勇无畏地与之发生肉搏,但由于人数和装备差距巨大,122师在这一次的进攻中没能顶住,日军暂时占领了东关。
面对这一情形,122师并没有选择放弃。天黑后,122师的严翊营长趁夜反击,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交战,并成功从日军手中夺回了阵地。但这次反击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在夺回东关后,严翊营长的营队只剩下了20人左右,而他本人也在反击的过程中身负重伤。
日军指挥官见滕县久攻不下,不禁怒火中烧,他再次调来一个旅,将滕县三面包围住,这时,参与攻打滕县的日军已有三万人之多,是22集团军的十倍不止。
17日,日军又调来了五六十门大炮和五六十架飞机,对滕县发起了更为残酷的进攻。在日军火力如此猛烈、进攻如此频繁的情况下,122师无一人退缩。
日军先后对东关、南城墙以及西城墙发起攻击,122师拼死抵抗,誓死不屈,使用手榴弹和大刀对抗敌人的坦克和大炮。
在南城墙,122师使用手榴弹炸毁了两辆敌军坦克,只要日军想要登上城墙,士兵们就挥舞着大刀冲上前与其搏斗。在此过程中,守军虽然英勇地消灭了不少敌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冲在最前面的一整个连的士兵全部牺牲,另一个连则在与日军贴身搏斗后仅剩十人。
到了中午,日军在南城墙加大了炮击力度,我方守军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但仍不敌日军强攻,直到下午三点,南城墙的守军全部战死,无一人生还。
在东关和南城墙相继被日军攻破后,西城墙的守卫也岌岌可危。王铭章师长立刻带兵赶到,并向总司令孙震报告战况,可眼下的战况对于兵力稀少的王铭章来说实在是无力回天。
眼见城内逐渐闯入了越来越的日军,王铭章打算前往火车站指挥守军作战,可在此过程中不幸被日军察觉,身中数枪后倒下。
临去世前,王铭章拔出随身携带的手枪,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杀死了三名日军,在这之后,年仅45岁的王铭章壮烈殉国。
3月18日,滕县内只有几百名战士幸存。令人震撼的是,这些零散分布在滕县内的英雄们仍然在奋力与日军进行战斗,子弹打光了就抽出大刀在巷子和空房中与敌人肉搏,战况之惨烈,令人落泪。
当日中午,滕县失守。
122师所在的22集团军在滕县保卫战中发挥了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下,用手榴弹、土枪和手榴弹对抗敌人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滕县虽然失守,但22集团军的英勇作战为之后的台儿庄战役赢得了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中,但我们仍应牢记历史,记住那些在滕县保卫战以及整个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们,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如今安定的生活。让我们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记住一代代革命人的伟大贡献!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