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我省2024年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圆满收官。全年共发行政府债券1700.87亿元,其中,续发行债券113.73亿元。省财政厅统筹地方债发行管理,围绕破解债券碎片化问题,创新开展续发行业务,形成了财政“增收节息,提高兑付水平”与金融“盘活资金,改善流动性”的双赢格局。
切中问题,创新运用政策工具箱
据了解,我省地方债存在只数多、单只债券规模小的问题。2015年至今单券规模均值为22亿元,低于全国水平,超六成单券规模在20亿元以下,碎片化问题突出。在财政方面,债券只数多提高了兑付频次,以今年为例,对外偿还次数535次,省市两级内部偿付达3918次。在金融方面,单券规模过小,不利于在二级市场交易,承销机构资金被持续挤占,影响一级市场承销意愿,债券流动性亟待改善。但是,受限于发行进度、项目建设等因素,无法通过直接合并发行增大单券规模解决碎片化问题。
2023年,省财政厅联合中央国债公司开展地方债流动性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与发行政策工具箱结合,找到了破题新解——地方债续发行。
省财政厅相关人士介绍,续发行是对已上市债券进行增量发行的创新型业务,其债券名称、票面利率、交易及兑付安排等与原债券一致,在国债中已有应用。同时,续发行可增大单券规模,减少债券只数,实现适度集中兑付,增强机构交易意愿。今年,我省正式启动了地方债续发行工作,成为全国唯一开展地方债续发行的省份。
统筹谋划,释放积极财政政策潜能
省财政厅科学谋划提升兑付水平,制定符合我省特点的续发行方案。
为避免单次兑付压力过大,结合证券交易所地方债做市制度要求,确定续发目标规模为100亿元以上。统筹债券全年到期情况,以4月发行的46.86亿元再融资债券作为原债券,在兑付较频繁的三季度开展两次续发,续发后债券规模增至113.73亿元,拉高今年单券规模均值至25亿元。续发后本只债券将减少对外兑付14次、省市内部偿付91次,实现错峰付息,兑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我们综合政策、市场及机构等因素,研判利率走势,两次续发行均选择大幅降息后的低利率窗口节点,根据现金流测算,累计产生溢价金额1.59亿元,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将溢价金额冲抵利息支出,实现有效增收节息,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释放地方债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潜能。”省财政厅相关人士说。
以点带面,促进金融机构深度交易
山西省续发行债券上市后,金融机构交易空间得到充分扩展,为债券常态化交易创造了有利条件。省财政厅深化财政金融联动,积极同中央国债公司沟通,实时跟踪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数据,鼓励相关证券公司在交易所自主做市。
截至11月底,山西省地方债一二级市场指标屡创新高。其中:续发行债券现券交易量合计159亿元,换手率超山西省地方债换手率均值3倍以上,债券流动性显著改善;一级发行市场有效投标倍数由往期发行批次的3倍大幅增至续发行批次的14倍,9月续发行债券发行完毕后,受投标及交易热度影响,山西省地方债二级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一二级市场良性互动,赢得了金融机构的热捧。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开展续发行业务,打通债券碎片化关键堵点,建立地方债发行与交易良性循环管理机制,各金融机构鼎力投标承销、深度参与交易,为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建设、共助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