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摘要:柳州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历史名城。它的得名在历史上众说纷纭,主要有得名于柳江,得名于柳岭,得名于柳星,得名于柳宗元等。文章论证得名于柳江一说最为可信。关于柳江名称的沿革,根据文献记载和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认为柳江即西汉之“留水”,东汉作“溜水”,约在南北朝至隋唐间改称“柳江”。

关键词:柳州;柳江;地名来源;文字演变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南方著名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旧石器时代已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潭中县,这是柳州建城之始,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了。而得名柳州是在唐贞观八年(634年),其后虽然曾短暂改为其他名称,但多称柳州,并沿用至今。

一、关于柳州地名来源的四种观点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化石,常可反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变迁等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柳州”的得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代表性的有四种说法,依出处先后胪列如下:

1.因柳江得名。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柳州,本汉郁林郡潭中县之地,迄陈不改,隋末陷贼,武德四年平萧铣,于此置昆州,又改为南昆州,贞观八年改为柳州,因柳江为名。”

2.因柳岭得名。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地理志四》:“柳州,隋始安郡之马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昆州,领马平、新平、文安、贺水、归德五县。其年改归德为修德,改文安为乐沙,仍加昆州为南昆州。······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天宝元年,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复为柳州。以州界柳岭为名。’’

3.因柳星得名。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柳州龙城郡,下。本昆州,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马平置,是年,更名南昆州,贞观八年,又以地当柳星更名。”

4.因柳宗元得名。陈正祥《广西地理》:“柳州之名系唐代柳宗元谪居其地而起。”

黄侃曾说:“制名皆必有故,语言缘起,岂漫然无所由来,无由来即无此物也。”地名的得名也是这样,通常都有一定的来源,只是不少地名因资料缺乏而难以探究罢了。中国有对地名探源的传统。一般说来,一个地方常见的得名途径有:得名于山川河流(如:衡阳、华阴、济南),得名于地势特点(如:咸阳、隰城、平原),得名于物产(如:瓜州、雁门、酒泉),得名于历史事件(如:偃师、获嘉、闻喜、重庆),纪念历史名人(如:中山、子长、靖宇),出于某种意愿(如:南宁、长安、太平),以及其他各种偶然的联系。其中最常见的是得名于山川地形,因为山川地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们在人类文明进入城邦时代之前早已进入人们的观察视野,从而在城市兴起前甚至文字产生前就获得一定的名称。在城市兴起后,往往因所在山川而给城市命名,时至当今,仍保留下大量与山川有关的地名。

二、柳州得名四说考辨

《旧唐书》认为“以州界柳岭为名”,但柳岭不能坐实。唐武德四年(621年)曾置柳岭县,但贞观七年(633年)即废,不大可能成为柳州得名之源。推刘昫意柳岭当为山岭名,但专家们至今无法考证柳岭在什么地方,柳州也不会因一座藉藉无名的小山来命名。清谢启昆修《广西通志》采此说。但此说证据不足,今人多不取。

《新唐书》认为是因“地当柳星”而得名。二十八宿中的柳星的分野不在柳州地界,《汉书·地理志八下》:“周地,柳,七星,张之野也。今之河南、雒阳······是其分也。”那么柳州的分野在何处?《汉书》亦有记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同书又载郁林郡有属县十二,其中包括潭中县。也就是说柳州的分野不是柳星,而是牵牛、婺女。故《新唐书》的说法不能成立。今仍有工具书沿袭此误。如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注重释源,但该辞典“柳州”条仅引《新唐书》以释源,显属失考。

因柳宗元得名。此说在民间流传甚广而实际上最经不起推敲。陈正祥为著名地理学家,解放后去了台湾。《广西地理》是他年轻时所作,是一本通俗性的小册子。此书简要介绍广西的地理、人文情况,对地名来源未做深考,实不足为据。众所周知,柳宗元于唐元和十年(815年)谪柳州,而贞观八年(634年)柳州已得名,天宝元年(742年)曾改名为龙城郡,但时隔不久,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可见柳州的得名复名都在柳宗元到柳州之前,显然均与柳宗元无关。但因柳宗元的名气太大,时至今日仍有人有此误解。如贾毓化、李引《中国地名辞源》“柳州”条称:“柳州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西江支流柳江沿岸······柳州因纪念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谪居于此而得名。”客观地说,柳宗元虽与柳州最初得名无关,但因为柳宗元谪居柳州的经历,对巩固柳州这一名称是起了重大作用的。

柳州得名于柳江,有古代典籍为证,且从典籍的编撰时间看,《元和郡县志》为时最早。唐人叙唐事,无疑最为准确。编者李吉甫身为宰相,有官方调查资料为凭,无疑最可采信。得名于山川,也符合地名命名的一般原则。甚至以考证地名语源自许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仍不免有误。收录当今地名最齐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崔乃夫,商务印书馆1999年)对地名来源通常都有解释,但该书第二卷“柳州”条对其得名来源不置一词,大概是持审慎态度,因分歧众多无暇详考,故阙而不论。其实在众多歧说中,其他诸说均存明显疑点,唯得名于柳江无可疑之处,故得名于柳江当属毋庸置疑。新编《柳州市志》云:“柳州,因柳江得名(又有“柳岭”“柳星”诸说)。”虽在取舍时已有所侧重,但仍罗列诸说,实为不必。

三、柳江名称的沿革

今人所编诸书,对柳州得名或采误说,或采柳江说而游移不定,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史籍对柳州得名的记载有分歧,二是柳江自古名称沿革尚有歧说。前一原因上文已辨明,除《元和郡县志》,他书多不足据。后一说虽可讨论,但并不影响得名依据。虽然柳江与古时溜水、留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清,但据《元和郡县志》,唐时已有柳江之名,且当时柳江即今之柳江则属无疑。今不妨对柳江再作一番考证。《柳州市志·水文》云:“柳江,是西江水系的一级支流,古潭水中游。是柳州市最大的过境河流。柳江在西汉时为潭水,也称溜水,‘溜“柳’同音,今柳江之名源于此。”《汉书·地理志》、《说文解字》、《水经注》诸书及各书的后人注疏,对“潭水”、“溜水”、“留水”作了许多考证,潭水为今之柳江,一般均无异议;而溜水与潭水是否为一水,溜水与留水是否相同,尚存分歧。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对“潭”、“溜”二水的注释较详,今节录与柳州得名相关的文字如下:

《说文解字·水部》:“潭:水,出武陵镡成王山,东入郁林。”段注:“潭水即今福禄江。源出苗地,东南至今贵州黎平府西为古州江,东至永从县南,合彩江为福禄江,入广西界,至柳城县为柳江。又东南经象州,至浔州府城北,日浔江。”“今人上流为柳江,下流为浔江。汉人统日潭。下流亦日溜。潭与溜实一水也。

又,“溜:水,出郁林郡。”段注:“郁林郡在今广西。《前志》有中留县,师古日:‘留,力救反,水名。’盖中留、潭中皆以水得名也。《后志》及《宋书·州郡志》作中溜,字从水,疑《前118志》亦当从水。《元和郡县志》日:‘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因柳江为名。’柳州即今柳州府。柳江出苗地,至今贵州古州永从县生苗界中,东南入广西,至柳城县日柳江。至象州会于盘江,柳江即古溜水,后世讹其字耳。”

从上可知,今《柳州市志·水文》主要是取段玉裁说。段玉裁固能自圆其说,但与其他典籍相参,则有不合之处。颜师古注“留”为水名,实亦是指出中留县的得名原因。但颜对留水的详情未置一言。王先谦《汉书补注》:“《说文》:‘溜水出郁林郡。’《后汉》因,《续志》作中溜,此作留,通借字。《一统志》:‘今象州、武宣县地故城。’今武宣县西南。《温水注》:‘留水自布山来,迳中留入郁。’先谦案:据舆图,留水盖即武宣县南之东乡江。”王先谦认为“溜”是“留”的通借字,留水即为溜水,是现今武宣县南的一条小河,并非柳江。从《温水注》来看,留水方位流向确与今之柳江不同,其原因前人曾予探讨,如清初的《水经注》专家刘献廷说:“予尝谓郦善长天人,其注《水经》,妙绝古今。北方诸水毫发不失,而江淮汉沔之间,便多纰缪。郦北人,南方诸水,非其目及也。”陈桥驿先生也认为:“《水经注》所记载的南方河流中,确实存在不少错误。”清末杨守敬、熊会贞为《水经注》作疏,对此分歧也无法调和,只好两说并存,在“郁水右则留水注之,水南出布山县下,径中留入郁”句下疏云:“段玉裁云溜水即今柳江府之柳江。郦氏则以武宣县南之小水当之。

从上可见郦道元原书给后人留下不少疑问,《水经注》中的留水与今柳江明显不合。南方河流通常河床较深,一般不会改道,故此留水肯定不是今天的柳江。《水经注》中叙述河流,主要的大河常顺流而下记所经之地,留水仅从布山县经中留县入郁江,河道不长,也不可能是柳江。故王先谦认为是东乡江是有道理的。《水经注》所叙潭水则与今柳江相合,潭水在古代一直是柳江的主要名称,留水、溜水之名罕见,大概只是潭水的别称。古人缺乏科学的测绘技术,且南方地形复杂,所述水道与今天难以一一吻合,自不奇怪。

四、从文字演变规律看留、溜、柳的嬗变

笔者认为今天的柳江即西汉时的留水,东汉或称溜水。而《水经注》之留水别是一水,即武宣县南之东乡江。因中留县(今武宣)得名于留水,武宣县地处柳江下游的黔江流域,位置吻合。中留县因水为名,其字本无水旁,只是记音。汉字是表意文字,在发展当中为了表意的明确,常常给字加上形旁,正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所言:“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著鱼,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屮。”故留水之“留”在东汉时增形旁为“溜”,此宇为许慎采入《说文解字》,又误将潭、溜分为二水。王先谦注《汉书》,段玉裁注《说文》,均认为留水即溜水,是正确的。但他们对二字的关系判定有误。王先谦认为二者是通借字。留水之名或许来自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其义今已难得其详。《汉书》作“留”只是记音,班固不写作“溜”是因“溜”在经典中另有其义,如《左传·宣公二年》“三进,及溜”,“溜”为屋檐滴水处。文字记录语言,符号的区别性是一个重要原则,不得已而用假借字时,一般取字形较篱叉不容易弓陡;混淆的字,故取“辩”字。后毽又予瘩名多加水旁,就与“三进,及溜”的“溜”相混。可见“留”、“溜”在表示水名义上并非通借字,而是古今字。而表示屋檐滴水处的“溜”与水名的“溜”只是同形字,意义点没有关联。段玉裁据《后汉书》作“中溜”反推《汉书》也当作“中溜”,是过于迷信《说文》,认为《说文》中的小篆都是秦朝传下来的文字,故西汉时当有“溜”字。其实《说文》中亦有汉篆,最明显的如“鄯”字。《说文》:“鄯善,西胡国也。”《汉书·西域传》:“元风四年(前83),傅介予往刺其(楼兰)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鄯善得名既在汉昭帝时,“鄯”字自然不可能是秦时流传下来的。段玉裁深明汉字演变规律,但在这一点上失考。应该是《后汉书》增加了承旁,丽不是《汉书》漏掉了水旁。溜承之“溜”后又演变为“柳”,楚为了求通俗。这一改变大约在南北朝至隋唐之间。因为《后汉书》作者范晔主要生活在南朝宋,他仍写为“溜”,到《元和郡县志》就依据写为“柳”了。南北朝既是政权纷争的时代,也是文字发生分歧变化十分严重的朝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中也说到当时“讹替滋生”、“专辄造字”等文字混乱现象。张涌泉先生称这个时期为“俗字流行的第一个高峰”,溜水之“溜”在此时讹变为“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假借字只是记音,有求简、求区别、求通俗的特点。因为用生僻字来记录语音,人不易识,其记录功能就降低了。“溜”在中古以前是个相对生僻的字,在《十三经》中仅《左传》一见,故选用更为常见易识的“柳”来记录这个音。另外,现在表示溜滑等义的“溜”是后起字,与“溜水”、“屋檐水滴处”等义没有联系。因为“溜”字罕用,民间另造新宇时并不知道有同形古字,故偶然同形。

由于这些复杂的文字演变现象,加上古籍记载时出现的的分歧,使我们对柳州得名及柳江的沿革难以考察清楚。以上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供学界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石 勇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

选稿:宋柄燃

编辑:杜佳玲

校对:宋柄燃

审订:欧阳莉艳

责编:耿 曈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