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拍羊羔滩村集中安置点。陈俊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庆的羊羔滩村集中安置点。陈俊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州镇党员干部察看村民黄志林的新家 马芳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鄯镇避险搬迁安置点上镇干部与村民杨占发、杨占龙两兄弟交流。 马芳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海东市坚持党建引领、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全力让地震灾害避让、避险搬迁以及农房维修加固的受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那么,从地震后的满目疮痍到如今搬入充满希冀的新家,这张民生答卷分值如何?12月18日,记者来到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重建农户家中一探究竟。

冬日暖阳下,一排一排错落有致的房子矗立在黄河岸边,阳光照进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钟学莲家中,她与丈夫正忙碌于厨房之中,洗菜、切菜、焯水,热锅放油间鸡肉入锅,刹那间,香味四溢,弥漫在整个厨房。

对鸡肉的吃法,夫妻俩各有各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语中,笑声不断,热气升腾,寓意红红火火的辣子鸡端上了桌。钟学莲说:“家人在身边,有房住有肉吃,这样的生活就是幸福。”

钟学莲的新家坐北朝南,已装修入住半月有余,趁着天晴日朗,夫妻二人每天都精心雕琢新家的“细枝末节”。作为首批入住的搬迁户,他们备受关注,众多搬迁户纷纷前来观摩借鉴其装修风格。

“实话方便呀,你看一出门就有超市、食堂,还有党群服务中心为我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家里自来水通到厨房,有热水洗菜洗碗不冻手,再也不觉得冬天做饭是件麻烦事了。”钟学莲笑着说,这样的日子充满希望,感谢党和政府的话说不完。

在金田新村,像钟学莲一样属于地震灾害避让搬迁群众的有186户,按照统规统建方式建设,有80平方米、12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三种户型,并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搬迁群众正在陆续装修入住。

如今,灾后重建的宏伟蓝图已化作现实盛景,群众曾经的期待与憧憬已变为美好现实。

走进巴州镇巴一村,村民李正材的新家跃入眼帘,上下两层260平方米的新居,现代简约装修风格,回旋楼梯铺着地毯,近乎4米的层高,全景落地窗再加上夏日户外大露台,来贺房的亲戚无不羡慕和称赞主人家对生活的那份热爱。

“地震后房屋受损,鉴定为C级,有了政府补贴的5.58万元,我们重建了新家,如今居住环境敞亮又温暖。”李正材介绍新家时,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自今年2月份开始动工到10月份装修完成乔迁新居,这一年对于李正材一家来说,是忙碌又充实的。看到一家人能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楼房,李正材满心欢喜,直夸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感恩之情,铭记于心。

同样开心的还有巴州镇下马家村村民黄志林,震后其房屋受损,被鉴定为B级,政府补贴2.27万元后,选择维修加固重新把房屋装修一新。断桥铝的阳台封闭,实木的红色门窗,现代化的吊顶,壁挂式的暖气片,屋内暖意融融,彰显出党和政府对群众的深切关怀。

据介绍,今年民和县农房维修加固重建涉及22824户,B级、C级、D级农房重建均已竣工验收入住,受灾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水包砂外立面彰显立体厚重之感,空气能的安装让屋内温暖如春,全封闭的阳台包裹着100平方米的新居……古鄯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上,搬迁户杨占虎的新家这两日成为安置点上的“样板房”。

从联合村搬迁到集中安置点的杨占虎、杨占发和杨占龙三兄弟装修节奏不同,但入住新家的迫切心情却是一样的。往昔在联合村就是前院后院相邻的三兄弟,选房时再次毗邻而居,让他们喜上加喜。

“一拿上钥匙我们就开始装修了,厨房和卧室打通后房子变大了,炉子生上,过冬就不愁了,剩下的装修我们两口子慢慢来。”说这话的杨占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没事,剩下的慢慢来,有任何困难和问题就跟我们说,党和政府也会再组织车队帮你们把行李都拉到新家的。”古鄯镇副镇长冶鹏在拉家常中,一一回应着杨占龙和杨占发兄弟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古鄯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上共有搬迁群众29户,已装修入住19户,10户正在有序装修中。

今年,民和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2616户,像古鄯镇一样的集中搬迁安置,涉及13个乡镇25个点位的1143户。目前,各安置点主体和基础设施均已完工,在党和政府的协助下,搬迁群众已陆续搬入新家,开启幸福新生活……